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试验于1987~1988年在泰县蔬菜试验站进行。供试的辣椒品种为早丰一号,1987年设6个处理:(1)覆盖银灰膜,(2)覆盖银灰膜加喷敌杀死,(3)覆盖透明膜,(4)覆盖透明膜加喷敌杀死,(5)喷口针油和敌杀死混合液,(6)对照区不喷药、不盖膜。1988年增设喷敌杀死处理。小区面积为3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株行距和田间管理与生产田相同。辣椒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毒源主要为TuMV、TMV、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传播途径TMV主要是存在土壤中的病残根,TuMV、CMV为蚜虫介体传毒.不同种型传毒能力有差异,菜缢管蚜适应能力强,其传毒能力主要靠迁飞;光、风向、风速、湿度、温度、寄主水肥条件营养环境都影响菜蚜迁飞传毒.  相似文献   

3.
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介体,不仅可以造成马铃薯的减产,还会使马铃薯种薯质量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开展马铃薯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主要马铃薯田蚜虫的种类分布、习性、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避免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4.
5.
蚜虫对金黄色具有正趋性,奶灰色具有负趋性。利用蚜虫的负趋性,设置一定银灰色标志,能起到驱避蚜虫的作用。作者连续四年对油菜蚜虫试用银粉带进行防蚜研究表明:银灰色标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地控制蚜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病毒病的蚜虫传毒规律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天津大白菜病毒病的毒源种类和组成为 TuMV 占65.9%,TMV 占31.9%和 CMV 占2.2%,其中除 TMV 为非蚜虫传毒的种群外,TuMV 和 CMV 种群都是由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为更好地指导大白菜病毒病的防治,必须对传毒介体——蚜虫的发生生态和传毒规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马树田 《新农业》2004,(11):39-39
西红柿病毒病常有3种类型,花叶型、蕨叶型,条纹型。发病时主要是叶子卷曲,叶肉变少有时仅存中脉,茎秆由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变成深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坪死斑;果实形成花脸或腐烂。该病毒病主要由种子带毒、土壤带毒、蚜虫传毒,接触传染等几种传播途径。要想经济有效地防治这种病害,必须以防病重于治病,切断传播途径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3):184-184
西瓜病毒病是由病毒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也可由蚜虫传播,近期小麦开始成熟,蚜虫有一次迁飞过程,极有利于西瓜病毒病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9.
甘薯病毒病(SPFMV)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甘薯产区.近年国内调查结果证明,该病毒在江苏、山东、北京、安徽、河南、四川等广大甘薯产区也普遍存在.它引起的甘薯叶片症状有明脉、褪绿斑,尤以紫色斑驳或紫色羽状斑驳显而易见.该病毒导致甘薯生长势减弱,块根变小.减产幅度因品种而异,如徐薯18一般减产20~30%,有些品种减产50%以上.该病毒随种薯带入苗床,随薯苗带入田间,可随其调运至其他地区.田间传播媒介是蚜虫和粉虱(Bermisia tabaci),以非持久方式传播.由于粉虱在本地少见,故蚜虫成为主要传播介体.了解蚜虫与该病毒的关系,对于繁殖和应用脱毒甘薯防治病毒病且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地处渭北旱塬的永寿县近年来麦田蛴螬的发生为害情况,该虫有逐年偏重发生趋势,偏重为害的发生年距越来越短,发生范围越来越大,成为影响全县小麦安全生产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偏重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蛴螬种类多、适应性强,单一作物连作、管理粗放,轻视防治措施,小麦播种偏早,气象条件适宜.提出了深耕灭茬,耙耱保墒,合理倒茬,平衡施...  相似文献   

11.
脱毒马铃薯投放大田后重新感染病毒病.其重新罹病的程度、速率和大田连续种植代数、海拔高度等密切相关.在海拔2000m左右的地区,脱毒薯的有效种植年限至多为3代;当海拔升至2400~2700m,到第3代时,病情指数低于5%,可保持高产,若连续种植5~6代,则病情剧增,丰产性丧失;在海拔2800m的农区,重新感病速率接近于零.因此在高寒农区设置原种繁殖基地,并建立梯级循环繁种供种体系,是保持其高产势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竹山青麸杨倍子形态及倍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调查,采集,鉴定,发现竹山青死者杨上有纺锤形,长枣形,小枣形及佛手形4种倍手和肚倍蚜,红小铁枣蚜及佛手倍蚜3种倍蚜,其中纺锤形与长枣形是主要类型,且均由肚倍蚜致瘿成倍,但2种倍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是不同的。小枣形倍子内的致瘿蚜虫经鉴定为红小铁枣蚜,佛手形倍子是由一倍蚜新种致瘿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省大陆小麦生育期间20年的气候资料和29个品种2年生态学试验数据,用计算机以聚类法定量分区,将隶属华南早熟麦区的广东省划归为6个小麦生态亚区。指出各区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控制指标,为小麦生产发展、品种布局及栽培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了小麦生态区划的若干原则、聚类法的应用要求和指标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上,进行耕法定位及配合试验,试验表明,耙茬少耕的有效年限为1~2年。秋季麦前耕作可实行耙茬少耕1~2年、翻耕或深松1年的轮耕制。轮耕制较连年翻耕具有高效、争时、节能、降本、护土、增产的效果。夏玉米可免耕种植。  相似文献   

15.
麦蚜发生规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系统观测,关中麦区麦蚜种类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蚜、麦无网蚜和玉米蚜。麦长管蚜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优势种;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西部小麦生长前期的优势种分别为麦二叉蚜和禾谷缢蚜。据麦蚜混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提出渭北春季麦蚜混合种群发生量峰值预测式。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在渭北非极端寒冷年份可以成、若蚜安全越冬,未谷缢蚜只部分年份可以越冬。小麦适期晚播可减少黄矮病的发生,但对麦蚜却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和禾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田间消长规律和种群数量变动因素。麦二叉蚜发生最早,一般在小麦返青期即有发生,小麦灌浆乳熟期以后,因气候及营养条件惡化,蚜量急剧下降。麦长管蚜在小麦拔节期始见有翅成蚜,孕穗、抽穗以后,蚜量一直稳定上升,灌浆至乳熟初期蚜量急剧增长达到高峰。此后驟减。禾縊管蚜最耐高温高湿,一般小麦揚花期以前蚜量少,麦收前7~10天内剧增达高峰。在小麦各生育期,三种麦蚜长管蚜始終占总蚜量的70%以上,多者100%,是麦田蚜虫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棉株营养生物量与其最大载蚜量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棉蚜田间种群消长的规律。结论从为:由于棉株供给棉蚜的营养生物量与居住场所的季节变化控制着棉蚜的增长、生翅及扩散等特征而引起蚜群的季节消长,通过分析建立了四个与棉蚜种群增长、消亡、崩溃以及棉株营养生物量的消长有关的于模型,并通过此子模型建立了棉蚜田间种群消长模拟模型。此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棉蚜田间种群消长的一般规律,无疑对棉蚜种群消长规律的认识及预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靖宇山区中低产田春小麦合理施肥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最优回归设计311-B方案,在靖宇县白浆土中低产田上研究了春小麦合理施肥问题,提出了春小麦产量与化肥有效成份N、P_2、O_5、K_2O用量之间拟合度较高的二项回归方程,探讨了化肥最佳养分用量,最佳产量及化肥有效成份的单素效应和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野生型菌株经人工移植七次后,无论是培养性状还是致病力都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产孢数量减少,分生孢子变小,产毒能力下降以及致病力减弱。培养性状变异与致病力强弱变异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不同麦区适应品种和不同类型早熟大穗材料生育过程的系统观察,将小麦的生育期以单棱、双棱和开花为界划分为4个生育阶段:Ⅰ.播种至单棱;Ⅱ.单棱至双棱;Ⅲ.双棱至开花;Ⅳ.开花至成熟。分析指出,第1阶段持续天数是品种冬春性强弱的重要标志;第1阶段持续天数是形成大穗的关键因素;同时二者与品种的早熟性都密切相关。第Ⅰ、Ⅱ阶段的不同组合基本上决定了品种的生育类型;特定的生育类型适应于特定的生态条件,具有特定的冬春性——大穗性——早熟性复合特点。该3个性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