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新疆116份海岛棉棉仁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研究表明,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33.12%、40.37%.其高低与品种类型、棉子被绒情况、种子大小和株型等有关.趋势是:自育品种(系)、毛子、籽指小、零式果枝等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推广品种、光子、籽指大、长果枝等品种的脂肪含量较高.吐鲁番地区是新疆海岛棉高脂肪区,喀什地区为高蛋白区.蛋脂总量在品种间、地区间表现稳定,平均为73.50%,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筛选出蛋白质、脂肪及其总量较高的种质12份.  相似文献   

2.
3.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籽仁含粗蛋白36.8%,粗脂肪33.8%,与对照泗棉3号相比差异不显著。抗虫棉棉籽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49%,必需氨基酸含量达10.47%,与泗棉3号相近 。说明抗虫棉棉籽营养品质同常规陆地棉一样,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全棉籽是与棉花纤维分开后未加工的、纯的含油种子。棉籽含有高脂肪、高蛋白,并且棉籽壳可以保护脂肪和蛋白质,奶牛采食棉籽后可以直接通过第一个胃到达第四胃或小肠中,直接被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简化栽培措施对棉籽营养品质的影响程度,以3种株型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等密度(5.2万株/hm2)条件下采用常规整枝和不整枝2种栽培方式管理,测定不同栽培措施下不同结铃部位棉籽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整枝措施对棉籽中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整枝能提高果枝铃棉籽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果枝铃棉籽中的粗脂肪含量;整枝措施和品种类型对棉籽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没有互作效应,而品种类型和结铃部位对棉籽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互作效应显著。总之,简化栽培措施主要影响棉籽的粗脂肪含量,下一步提高棉籽脂肪含量应作为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和棉纤维发育除受遗传和环境生态因素影响外,棉株生理年龄也有一定影响,不同播期间,棉株生理年龄对同期形成的伏桃棉籽和纤维的发育影响不显著,对秋桃棉籽和纤维发育影响较小,对晚秋桃棉籽和纤维发育的影响最大,似有播期愈晚,棉株生理上,棉籽和纤维发育愈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棉籽蛋白质与脂肪累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生态类型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棉铃发育过程中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单铃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累积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态类型棉花品种棉铃发育过程中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百分含量的差异及单铃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累积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陆地棉与海岛棉干物质累积分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四个陆地棉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速度和数量,从现蕾至吐絮始终高于四个海岛棉品种;陆地与棉与海岛棉的所有品种干物质累积速率最快的时间均在初期至有效花期期间。但海岛棉干物质累积最大量到8月25日止,陆地棉则持续到9月9日;不同时期干 物质分配率的特点是;苗期;叶〉茎,苗期:叶〉茎〉蕾,花苗期:叶〉茎〉铃〉蕾〉花;铃期;铃〉茎〉叶;株铃重累积的最快速率时间,陆地棉与海岛棉均在7月26日至8月25日  相似文献   

11.
海岛棉两类果枝型品种铃部性状的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果枝型海岛棉品种间铃部性状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长果枝品种单铃皮棉重及单铃籽数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零式果枝品种,纤维品质性状在品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2)零式果枝品种单铃皮棉重和长果枝品种单铃籽棉重以及两类品种的迈克隆值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均较高,而零式果枝品种单铃籽数,伸长度和长果枝品种长度整齐度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均较低;(3)单铃产量性状间以及纤维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在品种类型间趋势基本一致,而两类性状间的相关在品种类型间却有一定的差异;(4)零式果枝品种的衣分,单铃皮棉重和单铃籽数以及长果枝品种的单铃籽棉重、单铃皮棉重、长度、整齐度和迈克隆值的遗传相关贡献率均较大,而两类品种的伸长度以及长果枝品种衣分的遗传相关贡献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300份海岛棉种质材料的30个性状记录所建立的综合性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来源,软件设计思想,系统功能和特点,数据库管理和统计分析两个子系统间的通讯。该系统的研制对海岛棉种质资源的加工利用和育种工作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在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不同土壤容重均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朝着容重1.3g/cm3附近自调,不同土壤和棉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与土壤自调方向一致。容重1.1g/cm3处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棉株全氮、磷和钾含量,以及主要生育阶段棉株累积吸肥量都顺着容重变大的自调方向渐降,开花前与开花后棉株吸肥比例较大,为3.5∶6.5,长势前旺后衰;而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养分供、吸量均沿着容重变小的自调方向渐升,前后期吸肥比例较小,为2∶8,弱苗迟发,花后长势虽有所转强,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供、吸肥量一直稳中有升,且后期更显优势。前后期吸肥比为3∶7,形成了棉花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多结铃的理想长势。因此,土壤紧实度适宜,有利于棉花吸肥与土壤供肥进程同步。  相似文献   

14.
大田条件下叶面喷施 DPC 结果表明,DPC 对棉花纤维长度、细度、强力和断裂长度等没有不良作用。对于后代种子的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 DPC 处理增加了棉仁中脂肪,全氮和氨基酸的含量。用~(14)C-DPC 测定表明在棉花纤维中没有检测到 DPC 残留,种子中的残留量为1.8ppm  相似文献   

15.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存在的少量异交,对自交纯合产生严重的拮抗作用,因而在育种过程中保留较多的剩余变异。棉花品种退化的实质,是杂合体组成的不平衡群体逐步达到遗传平衡的过程。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应是控制授粉下的自交纯合,选择并建立典型一致的基础群体。本研究证实了棉花个体的遗传杂合性,分析了优良品种多代选株自交的遗传效应。据此,提出了棉花原种生产的“自交混繁法”。经实际应用表明,能有效地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种性,而且比传统的“三圃制”方法更简便易行,节工省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三十多年来推广的二十个主要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潜势及其演变。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十四个农艺性状区别品种的能力大多较小,遗传变异度普遍偏低,品种遗传基础贫乏。单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库”方面的衣分和单株铃数的增加。品种的演变协调了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提高了纤维长度和强度。此外,本文还对株型和产量的关系及今后的育种目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旱作马铃薯养分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养分管理在旱作马铃薯生产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根据马铃薯的养分需求规律和养分特性等提出了根据土壤Nmin进行氮素总量确定,磷钾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川棉田昆虫群落的时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及物种个体总数等指标,对四川棉田昆虫群落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川棉田昆虫群落的季节变化格局可划分为5月底以前,6~7月份,8月份,9月份及其以后4个阶段,并结合气候,物候变化,讨论了各阶段内主要害虫,天敌的发生特点和害虫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硼对棉花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