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产绿豆品种——苏绿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产绿豆品种──苏绿1号陈新,顾和平,沈克琴(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一、来源和类型苏绿1号原名VC2768A,系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AVRDC)用品种EIJ-MD-BD/ML-3//Pag-asa-1/PHLV-18杂交育成。1985...  相似文献   

2.
黑麦花粉诱导小麦孤雌生殖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4G6×79(1B)8-8]F1去雄第7d,用AR77黑麦花粉重复授粉2次,结实8粒,诱导结实率4.4%,孤雌生殖一代获得纯合二倍体5株,纯合二倍体频率为2.78%;孤雌生殖二代18-3-1和18-3-4两个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整齐一致,其中18-3-4植株较矮,抗病性较好,是一个早熟、大穗、大粒高抗条锈病的新品系。1993 ̄1994年品比试验表明,该品系较小偃6号增产25.3%,较陕麦22  相似文献   

3.
[84G_6×79(lB)8-8]F_1去雄第7d,用AR_77黑麦花粉重复授粉2次,结实8粒,诱导结实率4.4%,孤雌生殖一代获得纯合二倍体5株,纯合二倍体频率为2.78%;孤雌生殖二代18-3-1和18-3-4两个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整齐一致,其中18-3-4植株较矮,抗病性较好,是一个早熟、大穗、大粒高抗条锈病的新品系。1993~1994年品比试验表明,该品系较小偃6号增产25.3%,较陕麦229增产18.1%。本文还对黑麦花粉诱导孤雌生殖的机理、诱导结实率和选择效率以及孤雌生殖二代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RAPD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标记,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万亩)以上的40 个小麦主栽品种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55 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引物( 占58-2% ) 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32 个引物共扩增出185 条带,其中93 条带( 占50% )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 ~11 条多态性带,平均2-9 条。40 个品种RAPD 标记遗传距离(GD) 变异为0-019 ~0-475 ,平均GD 值为0-221。聚类分析表明,在GD 值0-23 水平上,40 个品种可聚为5 类。一些随机引物对有些品种能进行特异性扩增。引物OPN14 对小麦1BS 扩增能产生特异性DNA 片段,能完全鉴定出40 个供试品种中的9 个1BL/1RS小麦- 黑麦易位系品种。据此认为,RAPD标记可以作为小麦品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5.
利用IBV全长S1基因特异性引物,以纯化的3个标准株M41、H52、T和6个地方分离株(QD、ZZ、GZ、GJ、DL和YC)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预期大小约1.73kbcDNA片段,经BAMHI和HindⅢ酶切插入到质粒pUC18中,并在大肠杆菌JM83中实现了克隆。对6个分离株的S1基因PCR产物进行HaeⅢRFLP分析,表明QD、TJ属于M41基因型,ZZ和GZ与T基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麦高亲和性新材料“J-11”和中国春Talkrph1b多基因综合体,采用杂交,回交和细胞学鉴定方法,培育成功新的“J-11”Talkrph1b高亲和性多基因综合体。分析表明:“J-11”Talkrph1b多基综合体中的Talkr和ph1b基因能独立表达,互不干扰,由于新的高亲和性多基因综合体携带有隐性kr4基因,能大大提高小麦远缘杂交结实率,突破中国春及中国春Talkrph1b多基因综合体不  相似文献   

7.
豌豆品种(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钰  吴跃进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4):291-292,295
以18个豌豆栽培品种及野生种材料为DNA样品来源,采用7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利用RAPD标记鉴定其品种间及品种内的遗传变异性。7个引物共扩增出66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6个,占84.8%。每个PCR扩增产物分别以0和1记录存在与否。扩增产物间成对比较产生非相似性矩阵(Jaccard相似系数表),此矩阵用于构建遗传相似性的树状系图谱(遗传树)。通过遗传树的构建将10个P.sativum与8个P.fulvum群居为截然不同的两大组。  相似文献   

8.
以抗病性强的奥地利黑麦(SecalecerealeL.)为父本,与陕麦611杂交、自交,在衍生后代中筛选出表型整齐一致且抗白粉病性好的株系1530W3和1493E3。研究表明,两个衍生系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基本稳定,染色体构型为2n=44=22。采用122个SSR引物对两个衍生系及其亲本进行SSR分析,有5个引物在两个衍生系中可扩增出黑麦的特异性产物,结果表明,黑麦的遗传物质已经导入到普通小麦中。  相似文献   

9.
甘蔗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亲本组合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6×3不完全双列杂交衍生的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6个性状的遗传方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母本对除径外的3个性状的方差加性基因效应作用的结果,根据Gca效应的sca方差评价亲本,认为Co1001,CP67-412,崖71-374、CP72-1210和新台糖1号是大多数性状的优良配合者,CP65-  相似文献   

10.
四川小麦生产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42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及40份抗条锈病材料抗性的变异和评价。繁6对条锈病具有持久抗性,条中30号、31号的出现,是繁6及其衍生品种抗性变异的主要原因。墨444、墨456、墨460、贵农20、贵农21、R7及南京农大选育的小麦-簇毛麦(92R系统)的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等,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适作抗条锈病的系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Sod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对DAL1、2、3、4、5、6、7、8、9、10和11等11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通过Sod同工酶分析,将Sod-Agil基因定位于中间偃麦草第2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同工酶标记Sod-1Rf=0.35为异附加系DAL1、3、5、6、8、9、10和11的特有生化际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OPF16是特异引物,为异附加系DAL4、5、9、10和11所共有。OPF16 560是DAL5、9、10、11的特异RAPD标记,OPF16 1200是DAL4的特异RAPD标记。综合鉴定结果表明:DAL1、3、5、6、8、9、1O和11等8个异附加系中附加的是中间偃麦草第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DAL5、9、10、11是同一种异附加系,附加的异源染色体属于八倍体中5所携带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DAL6和DAL8为同一种异附加系:DAL2和DAL4是不同的异附加系,DAL4中附加的是不同于中2、中5所携带的中间偃麦染色体组的另外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应用上述遗传标记.可以快速地鉴定异附加系DAL1、3、4、5、6、8、9、10、11。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日本兵库县20个酒米品种的类群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不同基因型酒米品种DNA扩增具有较好多态性的引物11个,它们分别是A02、A08、B18、C15、D03、D08、G05、M11、Q16、S13和T06。根据这些随机引物对不同品种总DNA具有特性性的扩增谱带,建立不同品种的RAPD多态性标准模式图,可以快速鉴别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依据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20个酒米品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近缘属黑麦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21个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rum L)品种以及3个小麦近缘属栽培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麦与普通小麦间的分子标记多态性(66.20%)明显高于普通小麦之间的多态性标记(43.90%).冬春性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间的多态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冬性小麦品种间多态性(40.30%)明显高于春性小麦品种间RAPD多态性(14.66%).黑麦与普通小麦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5086)是普通小麦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1378)的4倍.聚类分析表明,利用RAPD标记可以将黑麦和普通小麦以及冬春性普通小麦明显划分开来;来自同一选育单位或同一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大多都聚在一起.一些引物能对有些品种进行特异性扩增.因此,利用RAPD标记可以进行小麦品种指纹分析,确定基因型之间遗传差异,进一步划分小麦杂种优势群.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于重复序列PCR的标记和酸性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小麦品种中国春与秦岭黑麦杂交后代(BC2F4)共75份材料进行了筛选,鉴定含有黑麦成分的株系。根据黑麦特异重复序列pSc20H设计特异引物,用PCR方法从75个株系中筛选出30份含有黑麦成分的材料。从这30份材料中,用A-PAGE的方法鉴定出10个株系为1RS/1BL易住系。实验结果表明,用基于PCR的标记能快速准确地对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鉴定。结合其它方法还能进行小片段移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ye chromosome 1R in winter wheat germplasm Aimengniu and its derivatives, 17 derivatives and 7 types of Aimengniu were examined through molecular-marker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romosome arm 1RS of Neuzucht was transmitted to 5 of the 7 types of Aimengniu, i.e., Aimengniu Ⅱ and Aimengniu Ⅳ-Aimengniu VII, no segment of t RS was identified in Aimengniu Ⅰ or Aimengniu Ⅲ. As for the 17 derivatives, the 1RS chromosome arm of Aimengniu was transmitted to 11 derivatives, part segments of 1RS were found in 1 derivative, while no segment was found in the remaining 5 ones. The results provided the evidence that molecular-marker technology was an efficient approach and suitable for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chromosome 1R.  相似文献   

16.
使用小麦高产品种绵阳 11的套袋自交纯系为受体 ,白粒黑麦自交系为供体 ,选育了高抗条锈病和中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系 98- 10 5 4系列。研究证明它们的抗性来源于小麦 6B染色体和黑麦 6R染色体的易位 ,含有与Yr9和绵阳 11的抗条锈病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暂时命名为YrBL。同时指出所得的 6R易位系是研究易位效应和基因表达的优良材料 ,在小麦育种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中国春ph1b突变体、中国春缺体5B-四体5D、中国春-Cheyenne5B二体代换系、中国春与兰州黑麦的杂交结实率,证明了在小麦中Kr1(kr1)基因和Ph1基因属于不同的位点。由第五部分同源群染色体5B控制的可交配性和部分同源配对不是同一个位点的多效性。中国春ph1b突变体染色体5B缺失部分断裂点在Kr1基因位点和Ph1基因位点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和获得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的多态性,选用153个RAPD随机引物,对3套材料,每套中包含不同来源、同核异质的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Pol-CMS、Ogu-CMS和CMS96)和保持系线粒体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RAPD随机引物可以在全部Ogu-CMS和CMS96不育系中扩增出特异带,有1个随机引物仅在所有Ogu-CMS不育系中扩增出特异带;同时将OPAH16随机引物扩增的与不育相关的特异带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特异片段均与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部分同源,但与已发表的不育基因序列没有同源性。由这5个序列推导出的蛋白质与拟南芥中的一种未知功能蛋白AtMg00760(ORF109b)具有部分同源性。这5个序列的可能功能正在验证中。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分析了96个小麦品种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强面筋品种与普通品种在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强面筋品种含Glu-Ala(1亚基)、Glu-A1b(2^*亚基)、Glu-B1b(7+8亚基)、Glu-Bli(17+18亚基)、Glu-Dld(5+10亚基)、Glu-A3b和Glu-D3c的频率较高,而普通品种则含Glu-Alc(N)、Glu-B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