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毕节白蒜合理的拔薹技术,为毕节白蒜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对毕节白蒜进行摘薹和蒜薹伸长到7~10厘米时顶下不同叶开始拔薹处理,分析不同拔薹高度对白蒜的产质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蒜头产量以处理1(摘薹)最高,为721.36公斤/亩;处理5最低(第4叶开始拔薹),仅530.49公斤/亩。随着拔薹长度的增加,单只蒜头重依次下降,以处理1最高,为30.06克。蒜头、蒜薹总产值以处理2(顶下第1叶)最高,为5 127.43元/亩。根据蒜头、蒜薹的产质量及实际市场价格研究,最佳拔薹长度为顶下第1叶,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且总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验结果表明,南欧蒜平均单头鲜重及平均单薹鲜重显著高于苍山蒜和苏联蒜。南欧蒜蒜头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大蒜,蒜薹中大蒜素含量高于苍山蒜略低于苏联蒜,蒜薹和蒜头中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苍山蒜和苏联蒜。  相似文献   

3.
1.早薹 1号该品种为薹、头兼用品种,其突出特点是:蒜薹、蒜头收获期早.植株 75~80厘米,蒜头外皮紫红色,9~10瓣,瓣紧,单鳞茎重约 20~30克.蒜薹长约 55~65厘米,蒜薹口感细嫩、味甜、品质佳.每 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 300~360公斤,鲜蒜头 750~1000公斤.每 667平方米用种量大粒 150公斤,小粒 100~125公斤 .……  相似文献   

4.
蒜薹,有些地方俗称蒜苗或蒜毫,是由抽薹大蒜经春化后抽出的花茎。花茎长60厘米~70厘米,花茎顶部有上尖下粗的总苞,总苞里面有花序。通常,人们把总苞和花序部分总称为薹苞,花茎部分称为薹梗。蒜薹鲜脆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质高档蔬菜。蒜薹的收获期由南到北...  相似文献   

5.
1 优良早薹蒜品种"二季早" "二季早"为薹、头兼用品种,其特点是:蒜薹、蒜头收获期早,蒜薹直径为0.8cm,长约35cm.蒜薹口感细嫩、味甜.鲜蒜头平均直径5cm,高约2.8cm,外皮紫红色,9~10瓣,瓣紧,单鳞茎重约20~30g.一般播种期在8~9月,蒜薹2月底~4月中旬收获,4月中旬~5月初始收蒜头;666.7m2产蒜薹300kg,鲜蒜头1000kg.若在保护设施内种植,收获期可提前至春节.666.7m2用种量大粒175kg,小粒100~150kg.  相似文献   

6.
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增厚的细胞壁中,对于细胞壁的结构完整性以及茎的刚度和强度至关重要。另外,木质素含量及其单体组成是影响植物食用口感、可消化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洋葱薹和大蒜薹中的木质素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番红-固绿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洋葱薹中木质素含量高于大蒜薹,其中洋葱薹中部位置木质素含量较高,在薹的表皮、皮层、分泌细胞、维管束、髓部薄壁细胞都有木质素的存在,其中以皮层最多,研究结果为探讨洋葱薹可食用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查岭  杨青  张玉伦 《农技服务》2009,26(4):45-46
探讨了不同沼肥施用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底肥施沼渣4.5万kg/hm2的处理大蒜的蒜薹、蒜头产量均最高,且出薹期和蒜头成熟期延迟,可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济渎红蒜蒜头与蒜薹产量优于四川寒蒜,出薹期、采收期、蒜薹重早于或优于中牟、杞县大蒜;济渎红蒜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Vc、硒、大蒜辣素、大蒜新素含量优于中牟大蒜,除蛋白质、氨基酸外,其他品质优于四川寒蒜;异地种植后,农科院试验基地的济渎红蒜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但可溶性总糖、Vc、硒、大蒜新素含量均低于原产地庙街。  相似文献   

9.
薹蒜是以生产蒜薹、蒜头蔬菜为目的,在蔬菜栽培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大蒜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于湖南省洞庭湖区栽培的加工型大蒜品种,开展了大蒜品种引进与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牟大蒜的生长势强,假茎和叶片生长旺盛,适于作蒜苗栽培;无心大蒜的抽薹率高,薹体大,蒜薹单产6 765.8 kg/hm~2,鳞茎的个体大,鳞芽少,蒜头单产26 562.9 kg/hm~2,适于蒜薹蒜头兼用型栽培。此外,假茎高与单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鳞茎重与蒜头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假茎横径与叶片数,株高与鳞茎高,薹茎长与薹基部横径,鳞茎横径与鳞茎重、蒜头单产呈显著正相关;叶长与薹茎长、薹基部横径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多项农艺性状指标,有利于选出宜栽大蒜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水杨酸(SA)对小苍兰(Freesiarefracta Klatt)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SA调控小苍兰生长、开花及其种球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盆栽小苍兰进行不同浓度SA水溶液浸泡种球、叶面喷施及浸泡种球+叶面喷施3组处理,以未进行SA处理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小苍兰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指标。【结果】低浓度SA(150.0 mg/L)处理可促进小苍兰营养生长及球茎发育,并延长开花天数,高浓度(450.0~600.0 mg/L)SA处理能抑制小苍兰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在浸泡组中,600.0 mg/L SA处理的小苍兰矮化效果显著(P<0.05,下同),株高比CK降低16.9%,花葶高比CK降低33.8%,但小苍兰叶片受到损伤,且植株开花率降低。在喷施组中,300.0 mg/L SA处理的小苍兰花期比CK提早5 d;150.0 mg/L SA处理的球茎总重量比CK提高27.3%。在浸球+喷施组中,300.0 mg/L SA浸泡种球处理随着叶面喷施SA浓度的升高,大球茎平均重呈明显降低趋势,其中,喷施300.0 mg/L SA处理的大球茎平均重比CK降低11.3%,喷施450.0 mg/L SA处理的株高和花葶高分别比CK降低13.5%和10.3%,且植株叶片生长及开花表现良好。【结论】300.0 mg/L SA浸泡种球+450.0 mg/L SA喷施叶面对小苍兰生长及开花的综合效果最佳,可供小苍兰或其他植物利用SA进行植株生长及开花调控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石蒜(Lycoris radiata)为研究材料,采取10种不同的叶面喷施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叶片生长、鳞茎直径及地下须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3、KT-30均会显著促进石蒜叶长、叶宽的增加及鳞茎的增大,但地下根系量与CK无显著差异;叶面喷施浓度为50mg/L以上的NAA虽也可显著促进石蒜地上部叶长、叶宽及地下部须根量的增加,却会显著抑制地下鳞茎的膨大及相对叶绿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苍山大蒜管叶发生的叶位及其对蒜薹和蒜头产量的影响,以及管叶发生株率与种瓣大小、蒜种贮藏温度、湿度和光暗条件、播期及生长期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管叶主要发生在植株内层第3,4叶位上;管叶株上一般只产生1片管状叶,其蒜薹短、蒜头小,产量分别比正常株的降低29.7%和30.3%,蒜种播前经低温贮藏,或选用较大的种瓣,均使管叶株率显著增高;适期晚播,或维持较高水平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可以减少管叶的发生;在管叶出现后,及时划开管叶,可以消除管叶引起的蒜薹和蒜头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产量相关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方法创制新种质,新品种选育较为困难。因此,研究分析大蒜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探索决定大蒜产量形成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以及优选大蒜高产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78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取代表性植株,分别于大蒜抽薹期和鳞茎收获晾干后测试大蒜种质资源的16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大蒜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达11.1%-64.0%,其中以蒜薹相关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鳞茎重、鳞芽数次之,株形等相关性状较小。除鳞芽宽外,其他农艺性状与鳞茎重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除叶夹角及鳞芽数外,其他农艺性状与蒜薹重的简单相关系数亦达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影响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的主要性状包括株形因子、蒜薹因子和叶形鳞芽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鳞茎产量和蒜薹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回归模型,经统计学检验,两个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516和0.9449。通过通径分析,确定影响大蒜鳞茎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鳞茎横径(0.5353)、鳞芽长(0.1652)、鳞芽数(0.147)、假茎粗(0.1136)及叶片数(0.1036),而影响大蒜蒜薹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蒜薹粗(0.8875)、株高(0.1585)和鳞芽数(-0.1382)。【结论】大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大蒜农艺性状之间多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决定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形成的关键农艺性状显著不同,除蒜薹和鳞茎自身性状外,以较高株型大蒜的蒜薹产量较高,以较粗株型大蒜的鳞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黄花菜圆球茎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再生苗加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黄花菜叶片、花葶、花梗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分割、继代培养于6BA2mg/1的MS培养基上,逐步形成圆球茎。在无菌状态下,以浓度0.05%的秋水仙素浸泡、棉花覆盖,或者用浸有加入2%二甲基亚砜的0.02%~0.05%秋水仙素溶液的棉花覆盖圆球茎,经24h处理后,除获得黄花菜多倍体试管苗外,还获得以下结果:(1)来源于叶片、花葶的圆球茎的多倍体苗染色体数目比较稳定(2n=4x=44),而来源于花梗的圆球茎的多倍体苗染色体数目类型较多:(2)用多倍体试管苗叶片培养形成的圆球茎,以及分化多倍体苗的圆球茎继代培养可再生大量的多倍体苗,为快速繁殖黄花菜多倍体苗提供了有效途径;(3)在多倍体苗的形态上明显表现出多种类型,为选择提供了机率。  相似文献   

16.
周强  金研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01-14202
[目的]研究多效唑(PP333)对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最好的矮化处理方式。[方法]以浓度0、200、400、600、800、1 000 mg/L PP333水溶液对宿根福禄考进行土壤浇灌和叶面喷施处理,并对其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每种处理对宿根福禄考都有一定的矮化作用,但是土施相比叶施效果较为明显;各处理对株高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茎粗、叶长、叶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处理浓度为600 mg/L时土壤浇灌效果最佳,不仅促使宿根福禄考的株型明显矮化、株茎也明显变粗,而且生长态势良好、抗倒伏能力增强。[结论]该研究可为PP333在宿根福禄考矮化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田间条件下 ,采用 1 5 N微区法 ,研究中、后期施肥对稻株体内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氮肥施用时期的推迟 ,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重明显下降 ,而穗干物重下降幅度较小 ,且其占全株干重的比例提高。 2稻株含氮率随氮肥施用时期推迟有提高的趋势 ;与施促花肥相比 ,施用粒肥绿叶及叶鞘中的氮素积累量明显下降 ,而茎、穗中氮累积量则略有增加。 3在稻株不同器官中 ,穗、绿叶 (包括叶鞘 )对穗粒肥氮的积累能力最强 ,但随穗粒肥施用时期的推迟 ,穗部积累的肥料氮及其占全株的比例增加 ,而绿叶则呈相反的趋势。 4稻株对促花肥、保花肥、粒肥氮的回收率 (利用率 )分别为 32 .7%、30 .0 %及 2 3.7%。  相似文献   

18.
杨献娟  潘丽  邵元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50-7952
[目的]研究南通地区国兰的生长发育动态,为国兰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兰和蕙兰主栽品种为试材,定期观测叶芽、花芽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春兰春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蕙兰春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春兰秋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中旬;蕙兰秋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下旬。春兰、蕙兰的花葶均在10月底出土,但春兰的花葶在1月底进入缓慢生长期,而蕙兰的花葶则在2月底才进入缓慢生长期。[结论]南通地区春兰和蕙兰的主要施肥期宜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以氮肥为主;秋季9月中下旬,宜多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青花菜的花球花芽分化与发育进行解剖学研究。在解剖显微镜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摄影,将青花菜的花序分化发育形成花球的过程分为7期。其分化发育规律是:侧花茎原基的分化级数由外而内地逐渐减少,最外最先分化的侧花茎原基先发育,第2-3级分化后,便分化花原基,分化至第4级的为数不多,个别分化至第5级。往内仅有第2级甚或第1级侧花茎原基的分化,便分化花原基。最后主花茎端直接分化花原基,陆  相似文献   

20.
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湿度控制对烤烟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以K326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湿球控制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的湿度状况对烟叶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湿球温度能够明显改善烟叶的烘烤质量。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在变黄期的干球温度38℃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36±0.5)℃、(35±0.5)℃、(36±0.5)℃;在变黄期的干球温度42℃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38±0.5)℃、(37±0.5)℃、(37±0.5)℃;在定色期的干球温度45℃或47℃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38±0.5)℃、(39±0.5)℃、(38±0.5)℃;在定色期的干球温度54℃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40±0.5)℃、(39±0.5)℃、(39±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