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勐腊县橡胶树遭受蚧壳虫的危害,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已成为确保勐腊县橡胶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将勐腊县橡胶蚧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1橡胶蚧壳虫发生情况勐腊县橡胶蚧壳虫于2003年5月15日首次发现,当年发生面积约333.3hm2,危害面积近20hm2。  相似文献   

2.
汪文凯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71-171
杏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又名朝鲜球坚蚧,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科。此虫分布广,寄主多,抗逆性强,是杏、梅、樱花等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以若虫、成虫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期长、集中,常造成小枝枯死,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因而降低了观赏价值与绿化效应。此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定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并另选固定场所,集中危害。5月中旬新1代若虫孵化,固定危害至10月中旬进入越冬。早春和若虫孵化是进行防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田荣润  蔡凌云  潘娜  唐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64-164,170
总结了园林蚧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针对园林蚧壳虫发生的新动态,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蚧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桑白蚧1.发生与危害桑白蚧又名桑盾蚧和桃白蚧,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越冬雌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3代若虫发生期分别为每年的5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以雌成虫和若虫危害桃树新梢、枝干和果实,致使树势严重衰弱,果实产量大减和品种退化,甚至全树枯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阿克苏地区林果业面积的不断扩大,果树蚧壳虫发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老果园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新植果园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了解蚧壳虫发生特点,把握防治时期是防治蚧壳虫的关键。一、危害症状蚧壳虫对于果树来说是毁灭性害虫,成虫群集于枝条,若虫在枝条和叶片上吸食汁液,并分泌蜜汁,蜜汁慢慢布满枝条、叶片表面,堵塞气孔,危害轻  相似文献   

6.
我县发生的介壳虫主要有球坚蚧、龟蜡蚧、梨园蚧、康氏粉蚧等,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柿树等,近几年,介壳虫已成为危害我县果树枝干的一种主要害虫,在个别管理水平差、早春清园不彻底的果园发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介壳虫是对陕西富平尖柿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害虫。浅析了危害柿子的四种主要介壳虫柿绵蚧、龟蜡蚧、长绵蚧、草履蚧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对高寒地区杏树蚧壳虫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蚧壳虫对杏树不同年龄的枝条为害有差异,总结了蚧壳虫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蚧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胡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34-5036
[目的]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在湘南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进行越冬观察、田间若虫消长情况观察、世代史及虫态历期观察、天敌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柑橘黑点蚧和柑橘糠片蚧在湘南普遍发生,且各龄虫态均可在活枝、叶上越冬,其习性为:柑橘糠片蚧主要固定于叶片正面中脉附近或凹陷处,柑橘黑点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的比例相差不大。第一代初孵若虫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中旬开始发生,以后各月不断出现,发生很不整齐。两蚧在田间活动大致出现3个高峰期:第一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个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个出现在9月至10月下旬。其中,9月份为全年的最高峰,占总虫数的37.08%,以后逐月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柑桔蚧壳虫为害柑桔的蚧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26种。其中矢尖蚧是为害柑桔的重要种群,也是防治的重点对象。1.矢尖蚧发生和为害特点矢尖蚧是国内各柑桔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蚧壳虫。矢尖蚧在四川柑桔区每年发生2~3代,主要以雌成蚧越冬,2龄期若蚧越冬的数量占少数。越冬代  相似文献   

11.
竹秆红链蚧在福建省首次发生大面积为害.以不同农药、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氧化乐果1:20的注射法为最佳组合,杀虫效果达90%,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此法简便易行,在生产上可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竹子害虫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其中尤以竹蠹螟(Omphisasp.)、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和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危害严重。为促进云南省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对该省竹子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玉米红蜘蛛发生预警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0):58-59
近年来,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害虫种群数量消长与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而害虫发生的高峰期、数量等生物参数的获取是害虫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害虫测报精确性的首要因素。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时代,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农业害虫的系统分析与检测预警及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便捷的先进手段,使得对农业复杂系统中的大量信息进行多功能综合分析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15.
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Takahashi)属同翅目盾蚧科。该虫在福建毛竹林中是分布广、危害性大的一种蚧虫,我们在尤溪、沙县两处受害的毛竹林中调查,其受害率为70%左右,高的达90%以上。毛竹受害时,虫体在竹秆表面形成厚层白蜡状物,竹叶由深绿色变为枯黄,并即脱落,严重者整株枯死,受害后竹秆材质脆弱、韧性差,不宜劈蔑,并且严重地影响翌年出笋。 蠕须盾蚧经防治试验研究,采用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农药以快灭磷效果最佳,氧化乐果次之,水胺硫磷较差;最佳组合浓度为水胺硫磷(1:0)—氧化乐果(1:20)—快灭磷(1:10);处理方法以喷雾法、注射法、涂秆法皆比灌根法为佳,而前三者无显著差异,但喷雾法在高大密集的毛竹林中,由于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操作困难,花工大,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而注射法和涂秆法简便易行,省工省成本,可在大面积毛竹林受害时推广应用。经尤溪龙船坑及沙县高砂两处,于1985—1986年重复防治结果,证明用乐果等农药注射或涂秆后,再无该虫发生为害,竹林由枯黄转青,次年多发笋,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刚竹毒蛾生活习性及其大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刚竹毒蛾在庆元la发生3代,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气候条件对刚竹毒蛾周期性大发生起主要制约作用。倒春寒可使越冬代死亡率达80.0%以上;大暴雨对刚竹毒蛾有大量的机械杀伤作用;9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低,而10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高,且气温变化平稳,刚竹毒蛾就有可能大暴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氯氰菊酯和以氯氰菊酯为主体添加百威3号高渗增效剂对慈竹长足大竹象进行了防治试验,以竹笋成竹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慈竹竹笋的成竹率从50.2%提高到74.1%,估算竹材增产47.6%;百威3号高渗增效剂能增强农药渗透能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使竹笋成竹率从50.2%提高到84.7%,估算竹材增产68.7%。  相似文献   

18.
斜纹夜蛾为害烟草情况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纹夜蛾Prodenis liturs Fabricius,该虫已成为云南烟田常发生害虫。有的地方发生危害已超过烟青虫,但尚未引起各烟区的注意。近年来,在红河州烟区的弥勒.蒙自、建水;文山烟区的邱北、砚山,曲靖烟区的陆良.罗平.马龙.富源等,玉溪烟区的红塔区、通海、江川等发生也较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现根据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提出防治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芸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8):104-105,108
准确掌握杀虫时间是提高防蛀干预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在不同的时间里干预效果和害虫体内生化指标的变化,说明每种杀虫剂都有其最佳的作用时间段。在实际工作中应依据实验结果确定杀虫剂有效作用时间,克服不限时间的作法。  相似文献   

20.
烟草新记录害虫云南蝗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调查发现云南蝗(Yunnanites coriacea Uvarov)是危害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山地烟发生较多。云南蝗为害烟草过去未见报道。文章初步介绍了云南蝗的分布、形态特征、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