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5年1号文件精神,推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从2005年起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这是稳定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品种更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的重要举措,也给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又一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科技入户使得农业技术人员学有所用,提高了广大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开拓了服务农业的新舞台,是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技应用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赋予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重任。为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莲都区顺利实施,2005年以来,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工程实施的初步成效。1·入户工程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起,章丘市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对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的工作机制与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多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的工作机制与方式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为促进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和农技推广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清丰县连续4年实施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科技直接服务农民为主要方式,以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为内容,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镇积极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于2006~2008年开展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也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的重要举措。随着这一工程的深入推进,受到愈来愈多种粮专业户、规模经营户的认识、认同、认可,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清丰县连续4年实施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科技直接服务农民为主要方式.以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为内容,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都把科技入户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践证明,两年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为农民办了许多实事,干群关系融洽了,凝聚力增强了,还推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得民心,农民迫切希望该工程能够持续下去,而且越深入越扎实越好,尽快把科技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户户都能掌握科技,家家都能科学种田。农业科技入户恰如一条传送带,承载着科技人员的技术,对接着农民的希望,使科技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展现出无限魅力。《农技服务》杂志肩负着传播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成果的使命,也义不容辞地加入到农业科技入户这个伟大的工程中。从本期起,《农技服务》与贵州省农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手开辟“科技入户工程”新栏目,为您解读科技入户新政策、了解各地科技入户新动态、掌握科技入户实用技术等,与您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科技入户工程首席专家、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员、以及科技示范户把您在入户工程中总结的好经验、好技术通过《农技服务》传播给广大农民朋友,更充分地发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6亿元,基本覆盖全国农业县。主要用于支持项目县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服务模式,推动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工作,改善推广服务手段,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补充推广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相似文献   

9.
姜堰市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堰市为解决农技推广中存在断层、服务方式不佳、推广的针对性和长效性不强等问题,根据部、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切入点,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机制,探索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组"、"农民田间学校",配合"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沟通服务渠道,提高农民技术员的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让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践证明,此项举措效果显著,使农业服务在最基层有了落脚点,与农民的沟通、服务、示范、推广有了抓手,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增强了农业服务的时效性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技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农业科技入户是联结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和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平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是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高效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技术推广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农业委员会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全县160余名农技人员开通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并在全县农技推广队伍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应用。同时,还对该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使用现状、使用方法、使用优点、使用效果及具体做法进行了必要阐述。通过对书屋几年时间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了农业技术信息的实时、交互传播,加快了农业技术及信息进村入户,提升了农技服务能力,提高了农技推广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农民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有强烈的需求意愿,需求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人员田间指导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科技服务方式。因此,应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供给和反馈机制、加强政府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主体作用等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农技推广的动力,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生命。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新要求,上高县农技推广部门紧紧围绕提高服务水平与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创办乡镇农业科技超市,对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创办农业科技超市基本情况2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河南省扶沟县实施一年来.以整合资源和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快捷通道.从而提升了全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夏粮生产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相似文献   

16.
一、强化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业信息发展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和农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传统的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农技推广必须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化服务。强化农业经营服务功能,以实现科技信息同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快速对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全县相继实施了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文章重点介绍了东平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成效、农技推广工作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民农技培训工作,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入场、入社,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胡彦奇  张文才 《河南农业》2010,(4):61-61,64
2007年初,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立足本地实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推广、积极探索组建村有农技信息员、组有示范户的新型农技推厂网络。目前,全县397个行政村有1226名农技信息员和示范户、35个村级农技信息服务站。形成了一支“自育、公认、实用”的农村科技推厂队伍。三年多来,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带动本村农户科学种田、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和服务水平,完善了"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新阳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中壮大并发展起来。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合作社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