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平炉水蒸汽法生产活性炭系民间创作的一种设备结构简单、投资省、见效快的物理法生产活性炭。它靠木炭在平炉内自燃供热活化,产生的烟道气供炉后的余热锅炉和烘干坪利用。主要设备是由耐火砖砌成的、顶拱底平的长方形平炉和供汽的余热锅炉等,其工艺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活性炭平炉进行了有效能分析,发现普通平炉能耗主要是烟气带走了大量有效能,占总输入有效能51.3%,而SL—SY型平炉只占9.0%,后者因此所节省的炭,以得率20.0%(干基)计,相当于比前者多生产51.5%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3.
SL—SY型水蒸汽平炉的开发,创制了平炉的“双热式、双烟道”,纠正了原平炉的缺陷,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得率、炉产量和降低了劳动强度,体现出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突破“活性炭是高能耗工业”和“高温过热水蒸汽进活化炉”的老观念。用自己系统余热锅炉产生的低温水蒸汽进活化炉,活化过程产生的水煤气燃烧热除供给活化反应本身热能外,余热送余热锅炉及后处理工序。除了少量带动机械电能外,基本不用外供热而生产活性炭,从木炭原料获得活性炭的同时,科学回收利用热能。活化炉为高强度耐热钢结构机械耙动炉,其性能优良。活性炭的得率平均为26.5%(对绝干原料炭),从19.58~34.94%。活性炭对0.15%亚甲兰脱色力平均为10.7ml/0.1g,,从8~14ml。  相似文献   

5.
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杨梅核活性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梅Myrica rubra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杨梅核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50 ℃,活化时间1.5 h,水蒸气用量6 mL·g-1。在该条件下,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4.2%,碘吸附值达1 167.2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132.0 mg·g-1。活化温度对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能力都有显著影响(P<0.05);活化时间只对得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吸附能力影响不显著;水蒸汽用量对得率和吸附能力均无显著影响。杨梅核活性炭对甲醛、苯、氨气、三氯甲烷等4种有毒气体的吸附能力依次为:甲醛>三氯甲烷>苯>氨气。图2表5参7  相似文献   

6.
以椰壳为原料,采用CO2为活化剂制备椰壳基活性炭(AC-1),通过对AC-1依次进行水蒸汽和铁催化-水蒸汽二次活化,制得含有较高中孔比率的活性炭(AC-2、AC-3)。孔径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活化法显著提高活性炭(AC)的中孔比率,中孔比率由11.54%(AC-1)依次提高到75%(AC-2)和78%(AC-3)。电化学测试表明:提高AC的中孔比率,有利于提高循环伏安的响应电流密度、活性炭材料的导电性和电解液离子在活性炭孔道内输运能力。当放电电流密度为500mA.g-1时,3个样品的容量由140F.g-1(AC-1)依次提高到166F.g-1(AC-2)和240F.g-1(AC-3),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8%(AC-1)、78%(AC-1)和80%(AC-3)。说明减少小微孔(<0.7nm),增加中孔,有利于提高放电容量以及容量保持率。  相似文献   

7.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辐照磷酸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磷酸浓度、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及对产品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辐照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60 W,活化时间10 m in,磷酸质量分数5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809.06 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08 mL/g,得率52.96%.活化时间是传统工艺水蒸汽活化核桃壳制活性炭的1/9,得率是传统工艺的2.6倍.  相似文献   

8.
探讨缩短活化时间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实验结果表明:焖烧法生产活性炭中,活化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产品得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生产周期的长短和产品成本的贵贱。因而研究缩短活化时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生产上采用不同的活化罐活化,其活化时间是不同的。本文将从理论上证实这一事实,并推导出不同类型活化罐的活化时间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分析影响活化时间的各种因素,从而为活性炭工业生产上,设计合理的活化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介     
正活性炭吸附技术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郭坤敏等编著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活性炭及其吸附技术有关的理论、工程问题以及在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活性炭及新产品制备和基础性质;活性炭表面结构、化学性质和表面改性以及活性炭多孔结构测试技术;吸附理论及进展;气体吸附系统固定床模拟和设计;分子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0.
作者针对目前国内活性炭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较弱、经济实力不强,在市场竞争中依赖资源优势求生存,难以与国外的大型活性炭企业竞争的现状,提出了庆阳市应进一步扩大活性炭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充分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并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开发,不断优化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开发新型产品,保护和开拓活性炭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活性炭微孔结构对丁烷吸附的影响。[方法]选用8个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生产的活性炭,通过测定活性炭物理性能,研究了活性炭的微孔对丁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分布与丁烷吸附有着密切的关系。微孔中的1.2~2.0nm 范围内的孔容积越大,活性炭丁烷活性越大;0.5~0.9nm的孔容积越大,活性炭丁烷持附性越大,导致BWC会越小。[结论]为活性炭的吸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用了4种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生产的木质气相吸附用活性炭,通过测定活性炭的丁烷工作容量(BWC)、表观密度和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对丁烷工作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样品的表观密度对丁烷工作容量值有显著影响;丁烷工作容量与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分布有着密切联系,孔径在1.2~6.0 nm范围的高孔容积的活性炭,其工作容量高。  相似文献   

13.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小麦秸秆、花生壳和玉米芯等多种农业废弃物混合物为原料,采取化学活化法制取活性炭,利用制备的活性炭对生活污水进行吸附试验,并与商品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均较差;在对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中,添加秸秆基污泥活性炭明显比商品活性炭效果更好,其中以污泥和花生壳混合基活性炭的处理效果最佳,磷酸盐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4.16%、88.00%;在对铜的处理中,只有商品活性炭有效,而秸秆/污泥活性炭基本没有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是指将木屑之类的原料.用氯化锌等溶液浸渍以后,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炭的生产方法。这是常用的活性炭生产方法,该方法对原料有一定要求,以便活化剂发挥作用,所以采用该方法生产活性炭时,常常直接用木屑之类的植物原料。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蒸馏工艺条件对树脂酸异构化的影响实验[2] [4]和许多理论研究都已证实,松香在蒸馏过程中不论是常压水蒸汽蒸馏或真空水蒸汽蒸馏,树脂酸的异构化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同的树脂酸组成显示出不同的比旋值和结晶趋势,同时树脂酸的热异构程度主要受温度与时间影响,尤以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制造竹刨花活性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刨花为原料,水蒸气物理法、磷酸转炉法和磷酸微波法生产出的活性炭各有特点,物理法的碘值高,但焦糖脱色率很小;两种化学法3项指标都比较好,其中亚甲基蓝脱色力和焦糖脱色率都超过了国家一级品标准.用盐酸洗涤活性炭,能大大降低灰分,改进其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蝴蝶兰大红袍花梗经诱导萌发生成的丛生芽为试验材料,对培养温度、活性炭、椰子汁和转接周期4个因素设置正交试验,比较不同处理对丛生芽增殖过程中抑制褐化的效果,筛选出抑制褐化的最优方法,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显著抑制褐化且对褐化的影响最大,各因素对褐化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活性炭转接周期温度椰子汁;活性炭1.0 g/L、转接周期10 d、温度25℃、椰子汁浓度150 m L/L为抑制褐化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产品介绍活性炭雕是指以优质的木质炭、果壳炭、矿物质炭等高性能活性炭和特种矿物质为原料,经过压模、成型、喷砂、雕塑、手工上色等多道工序制成的高档工艺品。在最大限度保留活性炭活性的基础上,活性炭雕又被赋予了艺术价值。活性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在关注大众健康的同时兼具装饰功能,是一种既能清洁空气又能美化环境的多功能环保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我国木材热解工业——烧炭、干馏、气化和活性炭生产等的现状及动向。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森林资源的短缺,木材干馏已衰败,代之以活性炭工业的迅速发展,今后十年以活性炭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不会变化。并对应予重点发展的热解领域的课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木炭的用途很广,工业上需大量的木炭用于制作冶铁还原剂、吸附剂、二硫化碳、活性炭等,日常生活中木炭常用于火锅、烧烤、取暖等。传统方法烧制木炭需消耗大量木材资源,我国已明令严禁滥砍滥伐,木炭生产受到限制,木炭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