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在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企业实地核查中,中化集团下属中化云龙有限公司被授予"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云南省矿业协会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化云龙没租哨磷矿递交的绿色矿山申报材料与现场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将河北华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蔡家营锌矿等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公告》,公布2020年全国绿色矿山遴选结果。云南省2020年共有8家矿山入选,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矿山有5家,分别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尖山磷矿汤家山和松山矿段,云南天宁矿业有限公司所属二号矿山、三号矿山和鸣矣河磷矿。  相似文献   

3.
绿色矿山建设与石家庄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格  王健  董坤  黄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62-6563,6604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种洁净生产模式,目的是使矿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达到最低。其立足点是环境效益,着眼点是永久性的资源效益。结合石家庄社会经济发展和矿业现状阐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矿业遗迹是矿山公园的核心景观,也是人类重要的物质与文化遗产。矿业遗迹的保护、利用是矿山公园设计成败的关键。由于地下矿业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在当今矿山公园建设中尚面临困难,本文结合湖南宝山矿山公园规划实践,通过深入挖掘宝山矿业开发史及矿业遗迹,结合具体景点设计,总结了地下遗迹保护开发的设计理念,初步提出四种设计型式,为我国矿山公园地下遗迹保护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多年来花垣县矿业开采飞跃发展,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矿业的无序开采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本文就植被恢复造林绿化模式进行探讨,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以下简称"两型"矿山)。  相似文献   

6.
矿山公园以展示矿业遗迹为主体,具备较强的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由于矿山公园建立在拥有较多矿业遗迹的矿山废弃地上,所以矿山公园的设计应延续这些后工业景观,在保留矿业遗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笔者首先对矿业遗迹进行分类,然后探讨了矿山公园设计时对矿业遗迹的保留与改造问题,提出保留可分为整体保留和部分保留,改造应该从功能和形式上进行改造,并应注意对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本报讯近日,来自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6个国家的矿业专家及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首期培训班学员一行25人到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在座谈会上,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黄玉,向专家及学员们介绍了云南磷化集团昆阳磷矿矿山地质构造及地质灾害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情况。云南磷化集团副总经理崔周全介绍了公司绿色矿山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的相关情况。他说,  相似文献   

8.
矿业遗迹是矿山公园的核心景观,是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进行矿业遗迹调查对矿山公园意义重大。以湖北保康尧治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将该矿山公园的矿业遗迹进行分类评价,结果显示尧治河国家矿山公园内矿业遗迹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观赏性。其中,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中发现的古微体生物化石群、典型沉积型磷矿床的发现等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借此提出矿山公园发展的同时,相关调研结果也要为科学研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业遗迹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绿色矿山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文献整理和对比分析,系统介绍国内外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状况,提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可借鉴经验;比较土地整治目标、原则、任务等与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要求,探讨绿色矿山建设与土地整治关系;提出绿色矿山建设与土地复垦重点。为矿区产业转型与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龙井市德新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宽阔而洁净的道路,树木翠绿,流水清澈,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着……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的德新乡,是国家级卫生乡(镇)和国家级生态乡(镇)。近年来,德新乡坚持"生态立乡、绿色强乡、项目兴乡、产业富乡"的工作思路,以打造"绿色和谐生态德新"为目标,凝全民之心,举全乡之力,在创建两个"国家级"乡(镇)进程中将环境整治与人文和谐相统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1.
湖南宝山具有悠久的地下采矿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随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移,宝山以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为契机,对井下矿业遗迹进行保护、改造与再利用。基于对井下矿业遗迹详实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将"井下探秘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及相应的景点设计,并设定旅游线路。在开发过程中,秉持"四个控制"的原则,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为指导思想,最终达到"情境再现、价值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黑龙江农垦二九一农场依托国家级首批生态示范区及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农场吸引投资2亿元,发展集粮食种植、白酒加工、存储、销售、品鉴、展览为一体的复合型酒业,传承垦荒之初的"烧锅"酿酒技艺,以绿色高粱为原料,酿制健康纯粮食白酒。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沛县紧紧围绕"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级肉鸭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大力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大力倡导优质、高效、生态、环保、安全、外向、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在三品认证、品牌创建、标准化建设、县检测站建设、镇监管站建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郴州地区矿业废弃地及矿山边坡的特点,提出通过改良植被基质、选择科学的植被恢复技术、搭配不同的植物种类,实现矿业废弃地及矿山边坡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废弃矿山试点项目实施案例,总结矿山生态恢复中的新措施、新方法,减少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论述了3S技术在废弃矿山建设规划方法中的应用,并对照行业标准,统筹相关规划,提出了当代绿色矿山的建设目标和基于3S技术的绿色矿山建设措施,为促进绿色矿山发展,提高矿山建设水平,推动废弃矿山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化学矿山排头兵"!这是开磷建矿30多年来共和国给予的最高褒奖。当时,洋水沟仿佛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数万职工家属被这巨大的荣誉深深地鼓舞和激励着。这是继"三阳开泰"之后,开磷又一次声名远扬。"‘山沟里也能出马列主义’。从建矿初期开始,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开磷人扎根矿山,开发矿业,锤炼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牺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从中国化学矿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了解到,我国化学矿业开始步入成熟发展期,行业新增资源储量、生产能力和科技创新均实现新的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据悉,6年间我国磷矿新增了38.14亿吨,硫铁矿新增3.11亿吨,钾盐矿折合氯化钾新增1.12亿吨。绿色矿业稳步推进,正在适应国家建设发展新形势。行业生产满足了化肥、化工及相关工业的需求,保证了磷资源产业"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的健康发展,实现了高浓度磷复肥及磷肥工业原料自给有余,钾矿实现了从资源回收到综合利用的转变,保障程度提升到45%-55%,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程丽 《农业与技术》2022,(5):100-103
本文以岫岩县某理石矿为例,分析了非金属矿行业的资源特点、发展过程及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矿山及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5个方面阐述了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内容,提出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应从源头加强控制,合理设置探矿权和采...  相似文献   

19.
园林植物在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刘金川  安广义  杨建民  王桂霞  康雨磐  宋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77-15279,15292
研究通过对承德矿山环境现状、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的分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耐酸碱度、抗污染性能等相关方面特点的了解,并结合两者的特点对园林植物在营造绿色矿山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整理,归纳总结了园林植物在矿山绿化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在矿山不同部位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展示了承德绿色矿山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强调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应用,充分发挥各种园林植物的应用功能,提高实际利用率,指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在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城区、工矿区及其他环境条件相似的工业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4日,主题为"携手应对、共促发展"的2012(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的代表共计6000多人参会。大会内容涉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民营矿企海外投资、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业技术与设备、国外矿业投资、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等话题。其中,涉及化肥板块的中川国际矿业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领导从管理、技术、投资等不同的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