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通过配制56组70.7 mm×70.7 mm×70.7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了水胶比和石英砂、硅灰、矿渣粉、钢纤维品种与掺量及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了6组强度和流动性都比较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初步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龚平 《长江大学学报》2013,(11):106-108
试验研究了骨料种类、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比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碎石型陶粒混凝土还是卵石型陶粒混凝土其比强度均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碎石型陶粒混凝土较同配比的卵石型陶粒混凝土的比强度要高;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陶粒混凝土的比强度逐渐降低,在粉煤灰掺量超过15%后,其比强度下降较快,故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15%;掺入硅灰后,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和比强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研究了早强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对掺粉煤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减水剂量在0~1%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后期强度也有所增大;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早强减水剂为0.8%时混凝土强度最大;当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时,粉煤灰掺量为25%,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0%时混凝土强度最大;从而得出了掺不同类型减水剂粉煤灰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低掺量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粉煤灰-偏高岭土(FA-MK)基地聚合物砂浆经200、400、600℃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外观和微观形貌等,探讨了碳纤维对地聚合物砂浆耐高温性能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掺入可改善地聚合物砂浆的耐高温性能。20~600℃时,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碳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度高于400℃时,试件的抗折强度随碳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就高温后力学性能而言,碳纤维的最佳体积掺量为0.50%。温度对试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颜色由深变浅,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较高温度时,试件强度损失随高温持时的增加而逐渐加剧。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地聚合物内部N-A-S-H/C-A-S-H凝胶受热分解、砂浆基体内部裂缝增多及碳纤维熔断是试件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依据对废旧轮胎橡胶粉碎料作为添加成分取代部分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制备了多组不同橡胶粒径和掺量的橡胶混凝土试件;试件采用的橡胶分别为胶粉和胶粒,掺量为细骨料体积的0,20%,40%,60%,80%和100%,以考查橡胶粒径和掺量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均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密度小、韧性好、抗裂性能强、变形能力大等传统混凝土难以企及的卓越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油菜秸秆灰分等量替代5%、10%、15%的水泥,分别制作强度为C20、C30、C40的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测试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考察月牙纹钢筋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5%时,3个强度下的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的粘结强度分别为19.06、19.90、20.08 MPa,与普通混凝土相当,油菜秸秆灰分掺量10%和15%的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粘结性能较普通混凝土减弱。改变5%掺量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植入钢筋的类型与月牙纹钢筋直径,月牙纹钢筋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光圆钢筋的2.55倍;月牙纹钢筋直径从12 mm增至16、20 mm,粘结强度分别下降了6%与25%,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粘结性能随着月牙纹钢筋直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型试验研究预应力加筋路堤的静力力学性能.路堤模型尺寸为1 500 mm×780 mm×1 750 mm,模型路堤填料为中砂,加筋材料为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设计了2种试验工况,分别研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中砂路堤模型的竖向位移、侧向位移及侧向应力分布,并比较加筋土路堤与预应力加筋土路堤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这种预应力加筋土结构可以提高加筋土结构的承载力,并可以明显减少加筋土结构的竖向、侧向变形.  相似文献   

9.
当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由于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良好粘结作用,使混凝土孔隙率减少,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随之提高.本文研究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影响,当钢纤维掺量达到1.4%时,增幅最大,抗压强度的增长幅度最高达到27.6%,抗拉强度的增长幅度达到33.7%.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UF500纤维素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文章探讨了高强混凝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基体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UF500纤维素纤维的最佳掺量为1.1kg/m3。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牦牛乳中VA和VE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牦牛乳中VA和VE含量的方法.以ODS-C18(5μm,4.6 mm×150mm)为色谱柱,100%的甲醇为流动相,在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条件下,用波长为290 nm的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了白牦牛乳中VA和VE的含量.结果表明:VA的平均检出值为44.458 3μg/(100 mL),标准差(SD)为0.761 4;平均回收率为98.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3%;VE的平均检出值为98.527 1μg/(100 mL),标准差(SD)为0.018 4;平均回收率为97.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7%.  相似文献   

12.
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移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测定木材微波干燥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分层含水率,着重研究了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水蒸气压力和水分分布状态与变化情况.通过对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但在干燥的后期,木材内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有加大的趋势;随着干燥的进行,木材内部含水率梯度逐渐减小,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在木材干燥的初期,木材表面有水分“积聚”现象;在功率1000W条件下,测定规格300mm×100mm×60mm试材内部压力,纤维长度方向木材内部最大压差为20.1kPa,厚度方向木材内部最大压差为17.9kPa,表明木材微波干燥过程中在厚度和长度方向分别存在明显的蒸汽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油菜纸钵苗移栽机气动插入式取苗装置,构建取苗过程的力学模型,通过取苗各阶段的关键参数优选试验,获得取苗装置最优参数组合。选择倒四棱台形纸钵,并设计一种双针插入式取苗末端执行器,根据取苗针间距要求确定取苗执行气缸型号为MHS4-20D。气动取苗过程分为取苗阶段、送苗阶段和脱苗阶段,各阶段力学分析与参数优选试验表明,取苗针与苗钵基质间摩擦力不小于3.67 N、苗钵脱落高度低于380mm时取苗装置可有效实施取苗功能。台架试验表明,当取苗针为直径4mm不锈钢、插入苗钵基质深度20mm、脱苗高度340mm时,取苗成功率达9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动插入式取苗装置取苗效果满足钵苗移栽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卵叶韭休眠芽中GA_3I、AA、ABA和ZT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卵叶韭休眠芽为试材,改进了提取纯化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4种内源激素的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6%冰乙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54 nm。实际分析样品表明,本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适合大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方法]采用NovapakC18(3.9mm×150mm)分离,以乙腈-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结果]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9%~103.9%,相对标准差为1.2%~1.7%。[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橙橘中Vc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eclipse XDB C18150.0 mm×4.6 mmi.d色谱柱,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甲醇(95∶5)作为流动相,流速1.00 ml/min,于265 nm波长检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Vc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相对标准偏差为0.22%;方法回收率为91.6%~104.1%。  相似文献   

1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肥料中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柠檬酸盐值(DA-6)含量。先用超纯水将样品溶解后,在AQ-C18(150 mm×4.6 mm I D,5μm)色谱柱上以pH值3.0的磷酸缓冲液为流动相,以0.8 ml/min的流量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紫外205 nm对DA-6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A-6在0.002~0.200 mg/ml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8。  相似文献   

18.
大鲵糖肽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大鲵糖肽进行分析,使用Sino Chrom 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并测定大鲵糖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大鲵糖肽组分的最佳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为V(乙腈)∶V(甲醇)∶V(0.1%三氟乙酸)=5∶5∶9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大鲵糖肽在5.78μg/mL浓度时,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60.19%,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将处理后的油菜秸秆纤维切成10 ~ 15 mm、>15 ~ 20 mm、>20 ~ 25 mm、>25 ~ 30 mm等4种长度,以体积掺量分别为0.2%、0.4%、0.6%、0.8%掺入混凝土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观察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25、50、75、100次的表观形貌,测定其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研究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并对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油菜秸秆纤维长度>15 ~ 20 mm、体积掺量为0.2%时,混凝土的抗剥落能力最强,冻融循环100次后,其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93.1%,较普通混凝土的提高34.4%,抗冻性能最佳;威布尔分布模型和一元二次函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过程,一元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精度均大于0.98;仅考虑冻融劣化作用,抗冻性能最佳组的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约为普通混凝土的2.4倍,在哈尔滨使用寿命可达16.7 a、拉萨可达17.3 a、石家庄可达36.7 a、长沙可达136.1 a、上海可达189.3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