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水稻普矮病,近年来在闽北山区每年单、双晚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少数年份高达30%左右,已经成为近年来水稻主要病害之。  相似文献   

2.
3.
水稻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年来,水稻矮缩病的发生与危害在不同乡镇和年份有起有伏,局部性发生危害不断,稻区晚稻发生较重。据田间调查,该病轻度发生的面积较大,部分田块严重的造成大幅减产。有的甚至绝收,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结合生产实践。根据水稻矮缩病的发生规律.针对延平区水稻栽培和气候特点.应采取以下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5.
6.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在江西省新建县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流行过,受害作物主要是双季晚稻.70年代末期后发病渐渐减轻,到70年代难以找到病株标本.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本病又开始回升,于2005年在我县的杂交晚稻上突然暴发成灾,受害作物主要是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7.
黄玉林 《广西农学报》2015,30(2):15-17,21
为了提出防治水稻黄矮病的对策,对水稻黄矮病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田间表现、发病的原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黄矮病是属于病毒病害,各地水稻普遍发生黄矮病。近几年来,在乐业县新化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会使水稻减产20%-80%,有的农户由于播种了感病品种,造成全部受灾,有的甚至绝收;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易感病,高、中秆品种抗病强;病害潜育期因传毒虫数的增多而缩短,水肥管理和种植绿肥也预防和减少黄矮病害的发生。文章根据发病原因和规律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徐州市贾汪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以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介绍了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来在连云港市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发生概况、症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指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连云港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分析了田间发病规律与影响因素,提出了抓好播种关、育秧栽插关、治虱防矮关、应急补救关四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黑条矮缩2007年在江西省安福县的二晚稻迅速扩展蔓延,发生点多面广,局部田块产量锐减,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常年,农民朋友反映强烈。为了摸清全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为害情况,为以后的防治提供依据,安福县植保站作了一次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规律、病害症状和病害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论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发生的水稻病毒病。受耕作制度、农田气候、虫源基数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病有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成为水稻的突发性病害,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一、危害症状1.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矮缩丛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介绍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以及表现的症状、危害特点,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提出防治技术,从而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病害症状该病系病毒病害,水稻感染此病后,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分蘗增多,叶色浓绿,叶质僵硬,在新叶叶片或叶鞘上,沿叶脉生出很多黄白色小斑点,呈断续点线状;根系发育不良,当健株成熟时仍呈青、矮特征。早期感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