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1日龄雏鸡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5组,第1组商品蛋鸡不免疫,第2组SPF鸡不免疫,第3组商品蛋鸡仅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4组商品蛋鸡同时接种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5组空白对照鸡不免疫,于雏鸡8日龄时对第1~4组用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进行攻毒,攻毒后90 d内连续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第1,2组鸡出现精神沉郁、肢体麻痹等临床症状并有部分鸡死亡,对死亡鸡只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全身器官出现肿瘤;对剖检鸡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马立克肿瘤病变。而第3~5组鸡则无任何临床病症出现。说明无论是单独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或是与新流法三联疫苗同时免疫,均能对鸡只提供良好保护,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危害性甚大,截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七十年代后,各国逐渐使用疫苗免疫,接种1—3日龄雏鸡,预防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以减少本病对鸡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未经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患病后死亡率一般在25%~30%不等,最高可达70%~80%,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自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来,本病造成的损失已大大下降。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免疫失败屡有发生,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本人现将对MD的一些新认识提供给同行,以供参考。1MD免疫失败的原因1.1MDV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MDV敏感性越高。据测定,1日龄雏鸡对MD…  相似文献   

4.
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很不确实,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试验证实,1日龄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比成年鸡高1000~10000倍,但1日龄兔疫往往因母源抗体的存在而导致免疫失败。母源抗体滴度在雏鸡3日龄时达到最高水平,在3周龄时又降到最低水平,若在3日龄前进行二免,因母源抗体滴度较高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若在3周龄时进行二兔,可能雏鸡已感染了马立克氏病,再进行免疫已于事无补。因此,…  相似文献   

5.
对自行研制的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与免疫增强复合剂进行了安全性、攻毒保护率及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剂应用于1日龄SPF雏鸡安全可靠;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郊疹病毒(HVT)疫苗联合应用,免疫1日龄SPF雏鸡可使其有效抵抗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攻击;该复合剂在2℃-8℃下保存4年后仍然有效;其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可确实提高HVT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鸡马立克氏病 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疫苗性状:该疫苗为白色疏松团块,加入专用稀释液后即迅速溶解。 疫苗用途: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注射各品种1日龄雏鸡最佳,2~3日龄雏鸡效果较次,免疫期为1年。  相似文献   

7.
用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火鸡疱疹病毒混合制备了一种双价疫苗。给不分性别的日龄白来航鸡接种,21日龄时用感染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家禽血液攻毒。分别与火鸡疱疹病毒和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进行比较,研究了这种疫苗的效力。双价疫苗明显推迟由马立克氏病引起的死亡。按马立克病特异性死亡和病变发生的百分比判定诱发出最高的保护效力。双价疫苗接种鸡各器官的眼观淋巴肿瘤和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的发生率、范围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其他攻毒鸡。此外,双价疫苗接种鸡的病毒血症水平始终显著低于其他鸡。  相似文献   

8.
对自行研制的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与免疫增强复合剂进行了安全性、攻毒保护率及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剂应用于1日龄SPF雏鸡安全可靠;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联合应用,免疫1日龄SPF雏鸡可使其有效抵抗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攻击;该复合剂在2℃~8℃下保存4年后仍然有效;其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可确实提高HVT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1免疫失败原因鸡马立克氏病(MD) ,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世界各养鸡国家和我国各省都有本病流行 ,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以来 ,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已大大降低 ,但近年来 ,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复杂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早期野毒感染雏鸡1日龄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2~3周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如果孵化室、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室、育雏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不好 ,被鸡马立克氏病毒污染 ,雏鸡早期感染鸡马立克氏病毒 ,免疫效果就不理想 ,甚至发生免疫失败。1.…  相似文献   

10.
1马立克氏病由病毒引起的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鸡对该病的易感性最强,特别是1日龄雏鸡最易感,随日龄的增长,其易感性逐渐减弱。鸡马立克氏病潜伏期较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的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并伴随麻痹和产生内脏肿瘤,它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尽管在雏鸡1日龄时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但疫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发病特征,给养鸡业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病、鸡新城疫是养鸡业中最常见的三种传染病,虽然一般鸡场都进行免疫预防,但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一、鸡马立克氏病近几年,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成了各地鸡场甚感头痛的难题。1.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1)母源抗体的干扰:注射HVT疫苗不能中和野毒,但母源抗体却中和HVT疫苗,影响1日龄雏鸡的免疫效果。(2)MDV野毒的早期感染:MD疫苗产生免疫力需1~2周,其间若感染MDV强毒,必将引起MD免疫失败。(3)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马立克氏病的常规防制方法是:①对一日龄出壳雏鸡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或注射马立克氏病同源病毒疫苗或用含同源病毒和异源病毒的多价疫苗。②增加免疫剂量。③在疫苗中加免疫促进素。④强调疫苗使用规范化,预防早期感染的综合防制措施。 在生产实践中,上述常规的防制办法常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病造成的损失,在进一步完善常规防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Devid博  相似文献   

14.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 ,采用了HVT、HVT +ACM 1、CVI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 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CVI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 (发病率为 0 2 2 % ) ,HVT +ACM1次之 (发病率为 2 4 8% ) ,HVT疫苗居第三 (发病率为 6 5 % )。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一)疫苗的因素1个别厂家生产的马立克疫苗,质量低劣,蚀斑量(PFU)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即使进行免疫,免疫保护率也很低。2火鸡疤疹病毒(HVT)疫苗未进行低温保存和运输,贮存细胞结合苗的液氮挥发,都会降低Pgu,影响疫苗免疫效果。3不合理的疫苗稀释、接种技术和接种剂量,也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二)野毒的早期感染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后,一般10—14天才能产生免疫力,如果管理不善,一已发生早期感染外界野毒,就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大量发生。这是免疫失败最常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采用了HVT、HVT ACM1、CV1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盟果表明,CV1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发病率为0.22%),HVT ACM1次之(发病率为2.48%)。HVT疫苗居第三(发病率为6.5%)。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肿瘤 性疾病,其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疫源场、饲 养管理、其他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在 第1日龄进行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保护 率仅在50%~80%,甚至更低。作者通过对 1日龄雏鸡进行第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到 11日龄或17日龄时再进行第2次加强马立 克氏病疫苗接种,其结果显著高于仅一次免 疫鸡群的保护率,大大降低了鸡群的死淘率。 尤其是被马立克氏病污染的鸡场,除严格采 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外,二次免疫接种疫苗 是控制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B基因插入鸡痘病毒中,构建了含有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用rFPV、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疫苗、rFPV HVT二联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AA肉用雏鸡,8日龄攻毒后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3种疫苗均诱导了免疫应答,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9%、69%和85%。该重组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与HVT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当,二者联用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邢兰君 《中国家禽》2004,26(19):27-28
在生产实践中,对于马立克氏病常用如下防制方法:1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增加免疫剂量;在疫苗中添加免疫促进素;正确使用疫苗,预防早期感染等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马立克氏病,应用上述常规防制方法常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在进一步完善常规防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笔者对雏鸡进行了二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Marek’sDiseaseVac cine,Living)系用自然低毒力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弱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加入适宜冷冻保护液制成。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性状】 淡红色细胞悬液。【用途】 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各种品种1日龄雏鸡均可使用。注苗后8日可产生免疫力。【用法与用量】 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稀释液稀释,每羽0.2mL。(含2000PFU)。【免疫期】 1年6个月。【注意事项】 ①疫苗必须在液氮中贮藏及运输。②从液氮中取出后应迅速放于37℃温水中,待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