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牛冻配改良推动了耕牛养殖由单一的劳役型向兼用型经济养殖方面的历史转变.是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最见效、最有效的技术措施。2011年,蔡甸区推广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促进现代化、产业化肉牛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群众养肉牛热又悄然兴起.又给黄牛改良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我市多数黄牛人工授精站点受季节的约束。只抓4—9月份温暖的6个月开展冻配工作.而黄牛属于常年发情的家畜.就人为地忽视了寒冷的10月一翌年3月份冬春6个月的黄牛改良.降低了黄牛的繁殖率。为了加快黄牛改良步伐.扩大覆盖面.l〕1994年选择了常年黄牛冻配站点10处.进行了不同季节黄牛冻配效果的观察。!材料与方法1.互站点选择配种员经验丰富,黄牛冻配200头以上的站点10处。1.2牛体选择八…  相似文献   

3.
1牛产业现状甘肃省肉牛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黄牛改良。从1979年开始,甘肃省就引进西门塔尔牛等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至1998年时牛改冻配数量已达18万头,全省设立冻配点635个。甘肃省为推动肉牛业的发展,对冻配工作一直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液氮与液氮罐、冻配器械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每年补助资金100万~150万元。近年来,随着肉牛业的发展,牛改冻配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00年以后,牛改事业发展迅速。2004年冻配数量已由1999年的18万头发展到近28万头,全省冻  相似文献   

4.
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区几代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奶、肉牛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在肉牛品种改良上效果尤为明显,建立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高代杂种基础母牛群,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种群数量庞大、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肉牛新类群,为甘州区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优良的种质资源。本文全面详细的阐述了近年来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在我县已推广30多年了,为我县黄牛向肉用化方向转变和牛肉的品质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县黄牛的情期受胎率、配种总受胎率等技术指标仍然低于西北地区平均水平,黄牛冻配改良速度缓慢,给肉牛产业的扩量提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更进一步的提高我县黄牛冻配改良的配种总受胎率和情期受胎率,我们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年的努力,凉州区黄牛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黄牛冻配点由最初的10个发展到现在的145个,年授配母牛3万头。为建立适合凉州区的最佳肉牛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该区肉牛生产水平,凉州区从1998年开始,引入夏洛莱、利木辛、德国黄牛、皮埃蒙特等著名肉牛品种与当地西杂母牛进行三元经济杂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于2000年9月20日至2001年1月6日,在凉州区新华乡开展了应用夏洛莱、利木辛肉牛分别与当地西杂牛三元杂交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肉牛改良黄牛直线育肥模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牛肉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山区、半山区的资源优势.推进牡丹江市肉牛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探索出肉牛改良黄牛育肥最佳组合.于1997年在牡丹江市科委正式立项了《肉牛改良黄牛育肥模式的研究》课题。肉牛改良黄牛是从国外引进的优秀肉牛品种的冻精.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使本地黄牛受孕,而产下杂交的个体.选择12个月左右的杂交一代改良牛进行育肥.从中选出适合牡丹江市的杂交组合和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南德温肉牛是甘肃省平凉市引进的世界高档肉牛品种之一,通过连续三年的细管冻精授配杂交效果观察,南德温牛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杂牛,可以作为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在本市黄牛改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市牛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二元级进杂交改良发展到三元肉牛杂交生产,黄牛冻配点219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推广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牛改繁育体系。目前,年黄牛冻配改良达到5万头,牛的良种率达到90%以上,黄牛改良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木赞牛改良当地黄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化地处闽西北山区 ,是三明市黄牛养殖大县 ,黄牛饲养以放牧为主。长期以来本地黄牛处于野交乱配、近亲交配 ,牛种退化 ,其体型日益变小 ,生长速度缓慢 ,产肉性能极低 ,经济效益低下。为了合理调整优化牧业内部结构 ,改良当地牛种 ,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促进肉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我县自 1 996年开始从福建农业大学引进法国利木赞肉牛细管冻精对当地自然发情的黄母牛进行杂交改良。到目前全县已建立一个县级黄牛冷配中心 ,1 0个乡镇黄牛冷配站 ,1 4个黄牛冷配点 ,冷配黄牛 51 1 7头 ,受胎 4 733头 ,总受胎率 92 .5%。在以放牧为主…  相似文献   

11.
甘肃1980年开展黄牛改良以米,取得了可喜成效。全省现有黄牛156万头,引用乳肉兼用、肉用、乳用及役用等品种牛的冻精改良,已由1980年的3,263头发展到1983年的114,621头。1982年冻配11,020头,1983年产犊5,341头,成活5,066头,成活率94.9%。近两年通过外贸渠道向香港输出改良肉牛601头,收入413,488元,平均每头活重886斤,卖价688元。总的来说,黄牛改良逐步铺开,冻配技术正在普及。由于自然生态环  相似文献   

12.
1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甘肃省黄牛冻配改良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省推广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全省养牛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牛的良种化程度达69%;个体产肉量113.4 kg,出栏率达到36.5%;牛肉产量14.47万t。2011年全省冻配面达70个县,冻配点2 161个,年授配数量90万头,以凉州区、甘州区为代表的河西地区牛改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甘肃陇南地区我国重要的黄牛养殖基地,为了黄牛快速繁育,近年采用人工授精冻配改良方法,使黄牛养殖获得了很大发展,不仅提高了黄牛配种成功率,也提高了黄牛整体养殖效益。本文分析了黄牛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指出了黄牛人工授精冻配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黄牛人工授精冻配改良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甘肃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黄牛冻配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对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用南德温牛(细管冻精)授配改良甘南州本地黄牛与西黄牛,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西黄犊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南黄犊牛。南德温牛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黄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在高寒阴湿地区黄牛改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牛冻精配种改良技术推广是我区启动早、覆盖面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畜禽良种工程技术内容之一。经过20多年的示范推广,建立健全了以地县乡三级畜牧站为依托,以冻配输精点为基础而组装配套的三级黄牛冻配改良体系。累计授配母牛23.5万头,产活杂种牛15万多头,占黄牛存栏总数的54.5%。  相似文献   

17.
黄牛冻配改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效益显著的重要实用技术,也是实现黄牛提质增效、加速牛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牛改良推动丰都县肉牛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丰都县黄牛改良前后黄牛的存栏、出栏、产肉量、畜牧业产值、肉牛育肥大户及肉牛基地建设等数据的对比,充分说明黄牛改良在丰都县肉牛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以来,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畜牧业大省,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号召,加快畜牧产业化的发展,我县全面开展了肉牛冷配工作。由于专职从事冷配工作的技术员较少,各乡站冻配技术员大都是重新培训的新手,技术不规范,冻配受胎率和产犊率不高。为搞好冷配工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努力,肉牛冻配受胎率和产犊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县总结历年牛改工作的经验,对2002年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选用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的细管冻精分别授配本地黄牛母牛。用南德温冻精分别授配利黄F1、西黄F1母牛,用西门塔尔冻精分别授配利黄F1、南黄F1母牛,用利木辛冻精分别授配西黄F1、南黄F1母牛。母牛和犊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二元杂交代在一定生长阶段的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黄组合二元杂交犊牛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二元杂交代;南德温作为父本改良西黄牛、利黄牛效果非常显著,明显优于南德温二元杂交牛,同时,杂合了南德温与西门塔尔或利木辛的品种优势,且克服了西门塔尔和利木辛的缺点,可以作为灵台县及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品种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