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结瘤固氮树木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的豆科结瘤固氮树木有183种,非豆科结瘤固氮树木有44种。目前,不少固氮树种在土壤氮素输入、荒山绿化、能源提供、发展经济和保持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结瘤固氮树种资源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结瘤固氮树木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的豆科结瘤固氮树木有183种,非豆科结大对木有44种,目前,不同固氮树种在土壤氮素输入,荒山绿化,能源提供,发展经济和保持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混交林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混交林的研究现状。指出在贫瘠缺氮立地上,固氮树种可改善林地小气候,提高林分稳定性,改良土壤,改善非固氮树种氮素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增加林地产量;而在肥沃富氮立地上,混交效益不能充分体现,树木生长不变或反而下降。同时,对混交林树种间存在的复杂关系(特别是特殊的营养关系)及其造林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这种类型的混交林由于在贫瘠地造林及在林业中部分代替无机氮肥方面的巨大潜力,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固氮植物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植物在林业上应用的状况,综合评论林业上应用固氮植物的四种基本途径:1)固氮植物与非固氮树木轮作,2)固氮树木与非固氮树木混交,3)固氮树木为目的经营树种的纯林,4)固氮植物作为林下植物与非固氮树木伴生,最后提出林业上应用固氮植物需考虑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5.
间种固氮树种──促进林木速生一些树木的菌根能固氮,但目前还极少被人们所利用。我们已知能够固氮的树木有苏铁、苏木、桦木、蔷薇、合欢、紫穗槐、刺槐、黄檀、相思树、赤杨、胡知子、杨梅、荔枝、柑桔、木麻黄等。还有山毛榉科、鼠李秆树木的菌根能积累磷酸盐,并能释...  相似文献   

6.
马德彪 《沙棘》2004,17(1):23-23
沙棘是黄土高原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沙棘林具有固氮、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沙棘叶可制成保健茶,提取治疗心血管病的黄酮;沙棘果实种子和叶片中含有10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营养十分丰富。因而沙棘果实在医疗和食品工业中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是,自  相似文献   

7.
研究马尾松与固氮树种、非固氮阔叶树种混交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与固氮树种、非固氮树种混交后,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坚实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说明马尾松与其他树种混交能够改善土壤的持水性,减轻植物生长的土壤坚实(容重)胁迫、改善土壤的氮素供应;固氮树种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全N、水解N和速效K供应方面的作用大于非固氮树种。  相似文献   

8.
沙枣的耐盐力与固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栽植试验和室内水培实验,证明沙枣抗逆性强、生长快、固氮活性强、固氮量高。沙枣固氮与耐盐特性之间关系密切,由于固氮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养分,改变了土壤质地,降低了盐分,保证了树木成林及良好生长。沙枣可作为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毛赤杨根瘤固氮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赤杨根部结瘤固氮作用的调查测定表明,混生毛赤杨林分有增加土壤和相邻树种氮素的作用,固氮量与根瘤生物量成正比,根瘤量与苗木地径是指数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物固氮     
作物需要施肥,目前施肥量最大的就是氮肥。其实,地球上并不缺乏氮素.仅大气中氮素就占4/5,但大部分植物都不能直接利用它。许多种微生物能利用大气氮素(即固氮),能够独立生活并固氮的叫做自生固氮;必须和植物共生才能固氮的叫做共生固氮。世界上共生固氮起的作用要比自生固氮大得多,所以这是最有意义的固氮形式。两种形式的共生固氨共生固氮的方式有两种:我们所熟悉的豆科植物,其根部长有根瘤,瘤里的根瘤菌能固氮,它们吸收植物的营养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沙棘在小叶杨人工林中的供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人工林中,混交豆科或非豆科的固氮树种,可增加林地土壤的氮素含量,提高林分的生产力。苏、美曾分别进行过加拿大杨、灰杨、黑杨、花旗松等和固氮树种赤杨的混交试验,都取得了肯定的结果。其中9年生的加拿大杨和灰杨平均木的材积可提高9倍之多(Pe-(?) 1960)。证明混交固氮树种是提高人工林产量的一个经济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森林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森林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增强氮素供应能力,提高林分的生产力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土壤肥力,应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入手.人工杉木林连栽引起土壤地力衰退,建议营造阔叶树种,特别是落叶阔叶树种及豆科或非豆科固氮树种,其枯枝落叶等凋落物回归地表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富集,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豆科固氮树种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固氮是大气中氮素向森林生态系统中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木本共生固氮是重要的固氮资源,非豆科木本固氮植物结瘤范围广,随着新的种属的不断发现和弗氏放线菌的分离成功,非豆科共生固氯已成为当前生物固氮研究中的活跃领域之一。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非豆科固氮树种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华南地区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造林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影响,对广东省鹤山市造林13 a的固氮树种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纯林和非固氮树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纯林的土壤碳(C)、氮(N)、磷(P)与RO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固氮与非固氮树种造林后土壤C、N、P和ROC的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固氮树种土壤ROC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固氮树种(P<0.05),且ROC/TOC值小于非固氮树种,土壤碳稳定性更强;固氮树种总氮(TN)含量和C∶N值均显著高于非固氮树种(P<0.05),C∶P、N∶P和C∶N∶P均高于非固氮树种,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在两种林分下,TOC和TN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固氮树种中,TOC、TN与ROC/TO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含水量(SWC)、C∶P、N∶P与TOC呈显著正相关(P<0.05)关系。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华南地区,固氮树种造林提高了土壤TN、TOC含量和土壤化学计量比,有利于提高土...  相似文献   

15.
树木之间、庄稼之间、树木和庄稼之间,即有“亲朋好友”而相生,也有“冤家对头”而相克。人类就是要顺其相生,避其相克而种。 樱桃和苹果相生,若种在一起,各自都可放出一种挥发性气体,彼此互相吸收、促进生长发育,结出的果实格外香甜。刺槐和杨树是“好友”,刺槐是浅根性树种,杨树是深根性树种,互不争水肥,且刺槐的根瘤菌可固氮供给杨树,促进其生长。大豆、花生地内若种玉米,则大豆、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供给玉米,而玉米则可反哺碳水化合物给大豆、花生。黄瓜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黄土高原樟子松生长及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黄土高原凉城县六苏木乡,80年代初定植的樟子松和油松的生长量对比分析,说明樟子松在该地区的生长表现比乡土树种油松有明显的优势。是内蒙古黄土高原适生的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7.
《河南林业科技》1990,(3):39-40
<正> 1989年10月在联邦德国召开了“杨树种源与育种”和“速生树种与固氮树种“两个学术讨论会。专家讨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速生树种和固氮树种研究发展速生树种和固氮树种,尤其是结合当地农民需要发展所谓“多用途”树种,即融木材、薪材、饲料、固氮、蜜源等优良性  相似文献   

18.
《热带林业》2000,28(4):176-178
桉树通过接种固氮菌,构建一种新型的共生固氮体系,使原本不具有固氮自肥能力的桉树获得固氮能力。这不仅补偿了由于淋失和木材采伐等消耗的土壤氮源,而且可以提供桉树生长所需的氮,并使土壤维持一定的氮素水平。因此,桉树接种固氮菌在土壤氮素持续供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日趋贫瘠的桉树林地土壤改良、地力保持具有重大意义(康丽华,1997)。苗期接种固氮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树木矿质营养与生长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近40年来树木矿质营养与生长相关性的研究意义、方法和现状。重点述评了植物营养与生长相关性的基本理论、稳态营养理论和NUE理论。指出其发展趋势是进行树种改良,实现树木生长的自然供肥。  相似文献   

20.
沙棘,灌木或小乔木,浆果,果实营养丰富;沙棘树抗寒,耐盐碱,抗风沙;根系能固氮,适应性广,栽培容易,结果早。亩产千余公斤。在盐碱土、风沙土、瘠薄的土壤都能生长良好,是防风固沙、护岸固堤、改良土壤、绿化城乡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