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玲  罗建 《林业科学研究》2014,27(4):557-561
正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相似文献   

2.
华山松种源幼林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先菊 《林业科学》1990,26(4):301-307
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分布很广,生态条件变化梯度大。对华山松种源幼林(8年生)性状变异的研究表明,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与产地纬度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呈纬向为主的渐变群。云贵高原种源生长快、生物产量高、针叶长、针叶着生密度小;而秦岭—大巴山区种源则与此相反。华山松各产地的极端温度是其种源变异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种源试验幼林期生长性状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樟子松在五台,宁东,太白三个地点的苗期和幼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高生长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种源内个体变异也十分明显。高生长是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渐变模式,而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则无明显的地理变异。初步选择出生长良好,稳定性强的13、16、20、15、2号种源。  相似文献   

4.
红皮云杉生长与材质性状的地理变异和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帽儿山(45°20'N, 127°30'E)、凉水(47°10'N, 128°53'E)和加格达奇(50°24'N, 124°07'E)的19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8个种源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种源间高生长、径生长和材质性状(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年轮宽度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种源间在高生长和径生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具有不同的地理适应性.如帽儿山和凉水试验地种源的生长性状在10年生时与地理经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当试验林达到15和19年生时种源的生长与纬度和海拔出现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还发现红皮云杉材质性状在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变异.种源生长与材质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种源的高径生长与管胞直径和年轮宽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与管胞壁厚和木材密度之间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最后对以上生长与材质性状种源间的遗传表现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今后红皮云杉单板与纸浆材综合选择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黑云杉、白云杉苗期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对引进加拿大的黑云杉3个种源和白云杉4个种源及当地的红皮云杉进行了苗期生长性状的研究,通过对1年生苗期的高生长和径生长的数据整理分析,结果表明,3种云杉以苗期高生长差异显著,但径生长不显著。3种云杉以苗期高生长排序为白云杉>黑云杉>红皮云杉。同时对黑云杉、白云杉的种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杉的7号种源和黑云杉的3号种源分别在高生长和径生长上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本引种试验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6.
《福建林业科技》2015,(4):72-75
通过对3年生无患子无性系幼林生长和结实性状调查及主要经济指标测定分析,以8年生实生林和无性系母株为对照,揭示无性系幼林期的生长结实规律。结果表明:3年生无性系林与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相比,平均地径、平均干高、平均树高、冠幅、一级主枝数、平均新梢数均略低,但是平均开花枝数、平均开花枝率、平均结果枝数、平均结果株率、平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明显大于8年生的实生苗,无性系果实的单果重2.47 g~3.41 g、出籽率36.93%~53.82%、出仁率29.40%~32.37%、果肉皂苷产出率74.01%~78.39%、种仁含油率40.49%~43.86%,与各无性系母株最近连续3 a检测结果均值十分接近,保持了无性系母株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白桦21个产地的种子育苗,调查苗期2年的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首次进行了白桦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桦不同种源在苗期的生长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苗高生长最快的种源与最差种源相比,高出118.84%;地径最粗的种源比最低值种源大54.33%。一同参试的光皮桦不能适应北方低温气候,于第1年冬季受冻害死亡;垂枝桦适应性较强,苗期生长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分别对凉水地区的红皮云杉天然林和帽耳山地区的红皮云杉人工林的管胞性状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壁厚度在各年轮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管胞的性状从隋心到树皮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天然林中,管胞各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工林中,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呈明显的正相关,但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分别与管胞壁厚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都没有太大差异,只是在15年生以前,人工林的管胞壁厚度稍大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10.
南酸枣优树选择方法及优树子代苗期性状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南方林区树种、林种结构的调整 ,以及市场对阔叶材 ,特别是优质装饰阔叶材的需求逐年增加 ,主要造林树种已从以针叶树种松、杉造林为主 ,逐步转为针阔叶树种并重的格局 ,并向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来 ,阔叶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 ,绝大部分是以当地普通种为主 ,有些树种采种很困难。可是当前对阔叶树、特别是优质阔叶树种的地理种源变异、遗传改良、育苗造林技术等研究相对较薄弱 ,滞后于生产。南酸枣 (ChoerospondiasaxillarisBurtt.etHill) ,又称酸枣、五眼果等 ,属漆树科落叶阔叶乔木树种…  相似文献   

11.
福建柏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福建柏 (Fokieniahodginsii)是柏科 (Cupressaceae)福建柏属的唯一种 ,为我国特有的第一批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因其生长较快、材质较好、栽培管理较容易、病虫害较少 ,因此是值得推广的优良用材树种 (杨宗武等 ,1 998;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 ,1 983;高兆蔚 ,1 994)。近年来 ,福建柏作为珍贵建筑材树种和抗逆性强的造林树种已越来越被重视 ,在南方各省区已成为杉木二代更新不可多得的好树种 ,推广前景广阔 (盛炜彤等 ,1 992 )。因此 ,开展福建柏的遗传改良研究 ,选育优良的遗传材料供生产推广应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笔者从 1 998年开始进行福建柏优树选择、子代测定等工作。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仅有少量有关种源试验苗期阶段的报道 (曾志光等 ,1 998;侯伯鑫等 ,2 0 0 0 ;郑仁华等 ,2 0 0 1 ;杨宗武等 ,2 0 0 1 ) ,而对优树子代测定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 999年 1 0月中旬至 1 1月上旬 ,对 1 998— 1 999年在福建省和湖南省选...  相似文献   

12.
鹅掌楸种源材性遗传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鹅掌楸两个种及其杂种多地点7年生种源试验林中,随机抽取3块试验林共282株样本,分别遗行木材基本密度(BD)和纤维长度(FL)的测定分析,在分布型拟合与精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般线性方差模型分析,结果为:中国鹅掌楸种源间BD和FL均差异显著(a=0.05),5个北美鹅掌楸种源间BD和FL未达到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平均值T检测表明中国掌楸与北美鹅掌楸两种间BD和FL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鹅掌楸的BD总均值为0.397g/cm^3,FL总均值达1.603mm,属于中小密度,长纤维或近长纤维树种,差异分析揭示了种内差异是掌释属的主要变异来源,种内种源间存在选择的遗传基础,性状遗传相关分析认为,鹅掌楸BD和FL之间相互不密切(r=0.157),两本材料状与各生长因子间相关亦不密切,说明他们之间基因连锁不紧密,可独立选择。BD种源广义遗传力为H^2BD=0.65,受遗传控制较强,FL为H^FL=0.29,受遗传控制中偏弱,两性状年-年间遗传相关密切,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方3种标准进行了鹅掌楸属材料种源选择,其中,在“强度选择”条件下,选出BD优良的种源为庐山和桑植,FL优良的种源为浏阳和赣武夷,均为中国掌楸种源,北美种源虽然与中国种源在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多数处于中等水平上,对照杂种夫性系BD和FL的均超过鹅掌楸性状总均值,但未超过最好的种源。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材性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云民  黄永利 《林业科学》1995,31(4):346-352
对生长于广西南宁地区相同环境下来自美国的18个种源10年生火炬松的材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材笥的种源变异。材性的地理变异模式及其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材性因子间及其与生长因子、形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华山松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种源试验表明,不同种源场圈发芽率、苗高、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些苗期性状差异与地理纬度呈负相关。5、6、19号种源表现优异,场圃发芽率、苗高和保存率均高地种源平均值。各种源7月份进入速生期,7、8月份苗生长量占全年的26%左右,10月开始陆续封顶。  相似文献   

15.
做为重要多目的树种之一的银杏 (Ginkgobiloba) ,其种核 (白果 )是我国的传统干果及药用品 ,它是在未认识到从中可提药物之前人工长期栽培的重要目的产品。其种核的营养成分 ,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究竟如何 ,遗传变异模式怎样 ,至今系统研究很少。故对其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宣传还具一定盲目性 ,理由是过去文献所载白果营养成分测定结果相当矛盾。另外迄今未见有关其营养物质和元素含量遗传变异研究的报道。如许慕农等 ( 1 993)在综述已有白果营养成分的文献后就说 :“白果营养成分的数值差异极大 ,自相矛盾的也不少”。史继孔等 ( 1…  相似文献   

16.
对11年生短枝木麻黄41个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生长在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这种变异与种源所在的地理位置关系不十分密切;仅分布在南半球的种源,其树高生长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种源高生长在苗期与11年生的生长关系不紧密,而树高、胸径在其他各生长期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之间呈高度正相关。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初步筛选出8个优良种源:广东湛江、18154(菲律宾)、18014(印度)、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158(马来西亚)、18298(泰国)、18118(越南),这些种源均好于本地种源,可在闽南地区推广应用,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7.
山西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文荣  齐力旺 《林业科学》1992,28(6):493-501
对山西省内华北落叶松天然林调查,得到了41个调查点的生长量、球果、针叶和种子等性状的材料,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单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林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有的性状与经纬度、气候因子呈显著的相关。总的趋势是:随着气候干旱、寒冷、每簇针叶数目越来越多,呈单向渐变群的变异模式,且果鳞数目逐渐增多;年生长量也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之趋势,尤其是胸径生长量与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纬度、年均温,1月均温是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子:而影响每簇针叶数目变化的主要是7月均温和纬度。同时还筛选出影响变异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8.
高脂马尾松优树松脂化学组分及其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6省( 区) 的274 株优树的产脂力、含油率、软化点和松香、松节油化学组分等18 个因子与经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地理变异:即随着纬度的降低,产脂力、长叶松酸+ 左旋海松酸、新枞酸和去氢枞酸的含量由北向南递增;而含油率、莰烯、石竹烯、山达海松酸的含量则由北向南递减;并显示出产脂力与含油率和某些化学组分含量同时受经纬度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进行了板栗针叶小爪螨冬卵数量变动及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小爪螨以卵在1-4a生枝箱越冬。其自然死亡率达89.2%,春季降大到暴雨,对冬卵的冲刷减退率为64.2%。冬卵5月初开始孵化,5月8日前为孵化始期,5月9日后为盛期,5月20日后为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