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马铃薯安全性与产量的影响,选用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在马铃薯4~6叶、杂草2~5叶时采用茎叶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马铃薯产量。施药30 d后,25%砜嘧磺隆和70%嗪草酮对一年生阔叶杂草防效为78.54%和81.59%;15%精喹禾灵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为90.53%和93.34%;15%砜嘧·烯草酮和23.2%砜嘧磺隆·嗪草酮·精喹禾灵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8.11%以上,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对照增产5.95%~10.26%。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两元或三元复配药剂,能有效防除马铃薯田杂草,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11%砜嘧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马铃薯的安全性及对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于2016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砜嘧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马铃薯苗后,一年生杂草2~4叶期茎叶均匀喷雾,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制剂量360~1 080mL·hm~(-2))安全性很好,施药后30d,总株防效为63.6%~91.8%,总鲜重防效为70.1%~96.2%,适宜施用量为制剂量540~720mL·hm~(-2)(有效成分用量59.4~79.2g·hm~(-2))。  相似文献   

3.
20%砜嘧磺隆OF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砜嘧磺隆OF对马铃薯田杂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醴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20%砜嘧磺隆OF对马铃薯田的阔叶杂草马齿苋、反枝苋和醴肠有较好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15~36(a.i.)g/hm2,对马齿苋的防效为76.16%~93.47%,对醴肠的防效为77.58%~96.10%,对反枝苋的防效为81.67%~100%,施用20%砜嘧磺隆OF明显优于人工除草效果,对马铃薯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
75%砜嘧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砜嘧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50.25~73.50 g/hm2能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药后28 d,对稗草的株防效87.2%~89.5%、马唐的株防效88.8%~91.3%、鸭趾草的株防效89.8%~90.7%,总株防效达88.4%~90.4%,总鲜重防效达90.1%~92.0%。对玉米安全性好,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马铃薯田间除草剂最适施用量,2014年进行一年生杂草药剂防治试验,选用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为试验药剂,设置4个浓度梯度及3组对照处理,采用马铃薯苗后茎叶喷雾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施药剂量是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15.0~22.5g·hm-2。施药后30d,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的株数防效分别为78.4%~89.7%,鲜重防效分别为82.3%~93.4%;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株数防效分别为91.7%~97.5%,鲜重防效分别为95.1%~98.9%,鲜重防效略高于株数防效。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好于禾本科杂草。建议在禾本科杂草基数较大的田块应采用高剂量或与禾本科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在低剂量1 140 g a.i.·hm~(-2)下,药后20 d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对一年生杂草的株总防效为89.16%;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的株总防效为84.59%;药后55 d对一年生杂草鲜质量总防效为86.96%,较空白对照增产为19.51%。结果表明,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发生,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是马铃薯田的一种较好的复配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比较24%双草·氯·氰氟可分散油悬浮剂、20%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6%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450 g·L~(-1)二甲戊灵微胶囊悬浮剂、20%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乳油、18%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嘧啶肟草醚EC等8种除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8种除草剂中,16%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对主要杂草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杀草谱广且安全性好,可作为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主要药剂。18%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仅能有效控制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20%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和450 g·L~(-1)二甲戊灵微胶囊悬浮剂能控制直播稻田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和水生杂草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进行用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田稗草、狗尾草、藜、苋、蓼、铁苋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苍耳、荞麦蔓、鸭跖草、苘麻、刺菜、茵陈蒿基本无效。建议在马铃薯出苗后杂草二至三叶期施药,用量以82.5~90.0 g/hm2为宜,药后10 d,对总草株防效可达82.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40%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与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混配,对上海市宝山区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移栽前单一用药进行土壤封闭,40%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田杂草的株防效优于26%噁草酮乳油,但均低于在水稻秧苗移栽后,利用40%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与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混配、采用药肥法施药对稻田杂草的株防效,以每667 m2用40%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 mL+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50 mL对稻田杂草的株防效为最高。供试药剂在本试验用量下,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冬作马铃薯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及药剂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类型和杂草防除技术。【方法】系统调查了福建省冬作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噁草酮、丁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砜嘧磺隆等7种除草剂对费乌瑞它的除草效果。【结果】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有20种以上的杂草类型,其中繁缕、牛繁缕、藜、小藜、柳叶刺廖、酸模叶廖、马唐、马齿笕、龙葵、小飞蓬为马铃薯田间主要常见杂草类型,占杂草总数量的80%以上。药剂防治结果表明:苗前除草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丁草胺水剂、50%乙草胺乳油、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83.7%、68.4%和65.4%;苗后除草剂防治较好的有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90.9%。【结论】福建省冬作马铃薯杂草类型多样,筛选出的苗前除草剂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苗后除草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可作为冬作马铃薯田的除草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以目前在甘蔗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二甲四氯、莠灭净、敌草隆三元混剂为研究对象,建立并优化三元除草剂在甘蔗及土壤基质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探索三元农药在甘蔗使用后其在甘蔗及环境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以2 628 g/hm2在甘蔗及土壤中使用后,二甲四氯、莠灭净、敌草隆在甘蔗植株中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662~13.864,22.235~84.879,5.376~21.003 mg/kg,在土壤中分别为:0.572~5.163,0.385~18.545,0.516~3.094mg/kg。二甲四氯、莠灭净、敌草隆在甘蔗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6~9.5,1.6~13.6,2.2~18.2 d,在土壤中分别为:2.4~7.9,4.8~28.9,15.8~28.9 d。各国的研究均表明二甲四氯、莠灭净、敌草隆均已证实对环境特别是环境地下水体有较高的残留风险,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莠灭净及敌草隆在土壤环境中的DT50最长可达28 d以上,对甘蔗种植区环境土壤及水体存在较大的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霜灵、咪鲜胺和福美双3种单剂及5种混配制剂对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中咪鲜胺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1μg/m L和0.91μg/m L。5种配比中H1[V(甲霜灵)∶V(咪鲜胺)∶V(福美双)=2∶1∶5]、H2[V(甲霜灵)∶V(咪鲜胺)∶V(福美双)=2.5∶1.0∶4.5]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4.2,201.83和483.75,442.95,增效作用明显,可作为田间试验的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44-146
为明确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25,50,75 g(a.i.)·hm-2在两次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0.04%,91.12%和93.30%,在两次药后21 d的防效分别为83.47%,85.64%和87.75%,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好,持效期长,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一种较好的复配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辣椒EST-SSRs标记在主要茄科蔬菜间的通用性,从NCBI数据库下载118 900条辣椒相关EST,对其进行SSR位点搜索,用含SSR位点的辣椒ESTs设计的200对EST-SSRs引物对17份辣椒材料、24份番茄材料、16份茄子材料进行PCR扩增,有效扩增比率分别为98%、94.5%、90.5%,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5.5%、29.5%、26.5%。多态性引物对辣椒、番茄、茄子的特定亲本及其杂种一代F1的亲缘关系进行检测,均能达到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说明从辣椒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SSR引物在茄科植物中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的配方。[方法]采用对比试验,以水分散剂的理化性能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配方筛选研究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所需分散剂、润湿剂、填料的品种和用量。[结果]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配方为:甲维盐有效成分为6%,氟铃脲有效成分7.5%,1.0%VY-115,6.0%NNO,1.0%十二烷基硫酸钠,2.0%六偏磷酸钠,30.0%硫酸铵,玉米淀粉补齐。[结论]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配方可供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研究栝楼生长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用以指导栝楼的农业生产。【方法】田间观察记录栝楼的出芽时间、开花时间、成熟期、叶片数、单株结果数等生长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法、主因素分析法,筛选主因素并分析各生长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各生长性状指标种质内变异系数均较小,种质间的变异系数比较大;影响单株产量的因素主要是单株结果数、分蘖数、主茎粗、叶片数、株高;影响栝楼单株产量的主要生长性状大小顺序为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单株结果数>主茎粗>成熟期>出芽时间>开花时间。【结论】单株结果数越高,分蘖数越多,主茎越粗,叶片数越多,株高越高,栝楼的单株产量就越高。通过比较各生长因素的重要性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地施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5%OV-101色谱柱固定相,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为内标物,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5%胺菊·氯菊酯乳油2种组分的气相色谱分离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胺菊酯和氯菊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43、0.034,变异系数分别为1.71%、1.33%,回收率分别为99.12%~101.08%、99.07%~101.33%。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9.
八角枫为特色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目前研究与开发不够深入。从植物资源、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应用方面对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地利用和开发这一特色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烟雾剂在制剂用量1 500 g/hm2、2 250 g/hm2、3 000 g/hm2时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相当或好于24%虫酰肼悬浮剂、2.5%溴氰菊酯乳油推荐剂量,且对马尾松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