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高眉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眉茶品质存在外形上的“松、扁、碎”和内质上的“烟焦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作者改进的八角滚筒杀青机杀青,能有效地避免“烟焦味”的产生;采用烘-妙-滚干燥工艺,可明显地减轻荷地“松、扁、碎”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长炒青品质一个等至二个等;经精制计算,采用烘-炒-滚干燥工艺的产值高于滚-炒-滚干燥工艺4.24%-27.10%,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提高有机五凤香茗茶品质的综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生产技术与加工技术2个方面总结了提高有机五凤香茗茶品质的综合技术,以期为提高有机五凤香茗茶品质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不同干燥工艺对银杏叶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银杏叶茶初制加工过程中,干燥工艺对银杏叶茶香、味的影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2003年对春嫩叶和秋成叶的干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烘-摊晾-炒-趁热装袋-烘”的干燥方法,可提高银杏叶茶的香气,滋味更纯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发酵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蒸双压、冷发酵2种不同发酵方式处理六堡茶,考察其对六堡成品茶品质及内含物质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的六堡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红素、茶褐素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感官和理化成分都表现出不同的产品特点,双蒸双压处理的六堡茶发酵程度、物质转化程度均低于冷发酵处理。[结论]研究可为丰富六堡茶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八眉猪几项主要肉质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八眉猪肌肉中含有较高的脂肪(为长白猪的2.88倍)(P<0.01),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较低(P<0.05);在所分析的17种氨基酸中,八眉猪肌肉中的赖氨酸、胱氨酸和谷氨酸比例较高(P<0.05),缬氨酸比例较低(P<0.05).在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中,八眉猪的硬脂酸、油酸和总饱和脂肪酸(SFA)比例较高(P<0.05,P<0.01),豆蔻酸、亚油酸、总不饱和脂肪酸(UFA)和总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较低(P<0.05,P<0.01);棕榈酸比例在皮下脂肪较高(P<0.05),而在肌间脂肪较低(P<0.01).  相似文献   

7.
不同烘焙处理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烘焙处理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为乌龙陈茶烘焙提供参考。[方法]以常温放置了2年的白芽奇兰颗粒乌龙陈茶为原料,研究电焙笼烘焙、炭焙2种不同烘焙方式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结果]电焙笼100~110℃烘6 h或120℃烘3 h,有利于乌龙陈茶品质的形成;炭焙对样品的品质提升明显,陈茶经相对低温(80~85℃)炭焙后,汤色变深,滋味变醇厚,含炭香,随炭焙年份的增加,茶汤变得更加顺滑、甜醇、有活性。[结论]烘焙是改善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有效途径,炭焙对其品质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茉莉花窨制处理,以茉莉花的芳香来矫正γ-氨基丁酸茶残留的不良气味.采用感官审评方法评定各茶样的品质因子,用化学分析方法分析茶样中的关键品质成分,以探讨矫香工艺对γ-氨基丁酸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花香消除了γ-氨基丁酸的不良气味时,γ-氨基丁酸含量仍然高达2.5 mg/g;同时,儿茶素与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以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降低,茶叶滋味变得更加醇和爽口,成为具有高香的花香γ-氨基丁酸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传统干燥方式和热风干燥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干燥样具有“槟榔香”香韵,滋味浓醇回甘;热风干燥样香气纯正陈香显露,滋味醇厚.通过理化成分分析可知,相比于传统干燥方式,热风干燥样中茶多酚、茶红素含量较高,游离氨基酸、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较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可知,在两种六堡茶样中香气种类均以碳氢化合物、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8种,均为共有香气成分,但各成分含量之间存在差异.与热风干燥样相比较,传统干燥样中β-芳樟醇、顺-氧化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9种化合物相对含量高,α-萜品醇、苯甲醛、藏红花醛等10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低.不同干燥方式制成的六堡茶品质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丰富了六堡茶种类,适应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摘金萱茶树品种受小绿叶蝉危害的一芽一叶鲜叶,按照新工艺研制金龙美人茶产品,研究探讨不同提香温度对金龙美人茶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提香温度100℃,提香时间30min,金龙美人茶的香气和滋味最好,感官审评总分达93.1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及教学理念,对于专科体育教育起到很大作用。是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因此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非常重要。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不足,鉴于此,本文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实状况以及提高监管质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纯净水、蒸馏水、自来水、浅井水冲泡信阳毛尖茶 ,初步研究了水质对信阳毛尖茶冲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纯净水冲泡信阳毛尖茶品质最为理想 ,信阳市自来水冲泡信阳毛尖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青草气较重、滋味苦涩的成品红茶为原料,采用湿热后处理措施,以温度(60、65、70℃)、水分(10%、15%、20%)、时间(5、6、7 h)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L_9(3~4)),以感官综合得分及理化数据为评判指标,探索湿热后处理改善红茶风味品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湿热后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65℃、水分10%、时间7 h;经湿热后处理的红茶感官上汤色、香气、滋味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香气甜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茶多酚、儿茶素(尤其是酯型儿茶素)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茶红素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组分中呈甜味及鲜味的氨基酸总量增加,而呈苦味的氨基酸总量减少;香气组分上呈青草气及异味的反–2–己烯醇、己醇、己酸等物质的含量减少,而呈甜香、花果香的α–雪松醇、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α–萜品烯、柠檬烯、2–乙基呋喃等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不同遮荫处理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涩味重是影响夏、秋绿茶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季节的茶园进行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对茶叶中与茶汤苦涩味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处理能使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酚氨比比值降低,优化了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同时叶绿素含量也增加,从而提高了绿茶的品质。遮荫处理对于夏茶的影响较大,秋茶次之,春茶的影响较小,且双层黑色遮荫网的效果优于单层黑色遮荫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2010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绿茶新品种川沐28号和马边绿1号的生物学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名优茶品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和鉴定。结果表明:川沐28号和马边绿1号的营养芽萌发期分别比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早4~5d和2~4d,均属于早生品种曰且芽头肥壮,易采独芽。两个新品种的生化品质成分含量与对照相当,且配比适宜,具有优良品质的物质基础;用其鲜叶制作名茶品质较优、滋味鲜浓。因此,从生化特性及制茶品质来看,两个供试新品种在四川茶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土壤生物有机培肥体系(FBO)对茶叶品质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采用FBO培肥体系的茶园所产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含量比常规施肥对照有明显增加,感官品质也优于对照,说明茶园土壤采用FBO方式进行培肥管理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蚯蚓生物有机培肥(Bio-organic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FBO)对金萱绿茶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该技术在茶园土壤培肥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两种蚯蚓FBO处理(100%FBO和50%FBO)与常规化肥处理(CK)下的金萱绿茶产量及感官审评综合得分差异,并分析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含量及酚氨比等品质成分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蚯蚓FBO能在保证茶叶产量的同时显著提升茶叶综合品质3.5%~5.7%(P<0.05,下同),并显著降低茶叶咖啡碱含量,轻微提升可溶性糖含量.蚯蚓FBO处理下的金萱绿茶氨基酸总量低于CK,与总氮投入量较低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6.56%,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30.46%;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的指标是咖啡碱,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的指标是可溶性糖,即应用蚯蚓FBO可提升茶叶品质的原因主要与咖啡碱含量降低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关.[结论]金萱绿茶施用有机肥+接种蚯蚓能完全或部分替代化肥,减少化肥用量,促进茶叶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可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7个优势小麦品种(系)和3个普通型(非优质)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优质小麦和普通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以及优质小麦子粒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普通型小麦相比,优质小麦表现植株高大,生物学产量低,收获指数低,穗粒数少,公顷穗数少。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公顷穗数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良优质小麦品种子粒产量的目标是降低株高,提高生产总量,改善光合产物分配,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质量检验新方法,提高成品卵质量检验的准确性、高效性及可操作性。【方法】分别采用直接计数蚁蚕法、称量计算蚁蚕法、直接计数良卵法,进行蚕种孵化率和良卵数调查,并比较3种方法的调查效率。【结果】采用称量法计算蚁蚕头数与直接计数蚁蚕头数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直接计数良卵数与实际良卵孵化值误差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效率方面,直接计数良卵法耗时是直接计数蚁蚕法的56.75%,而称量计算蚁蚕法耗时仅是直接计数蚁蚕法的21.83%,节省约4/5的调查时间,工作效率极大提高。【结论】将称量计算蚁蚕法应用于良卵数和孵化率调查是可行的,且具有操作性好、省时、省工、效率高,准确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