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严重影响患牛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化学药物、防腐剂、消毒药、激素和中药进行治疗,其中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一直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药物。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可使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和治疗费用增加。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但南于此类药物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疗效明显降低且易在畜产品中造成药物残留。而中草药有来源广泛、疗效显著、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小等优点。随着人们对绿色畜产品的需求,应用中草药作为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替代产品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将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复方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发情、排卵、妊娠,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该病的治疗大多数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物疗法,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加和药物残留问题的突出,奶牛生产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药物。中草药具有资源丰富、副作用小、残留少的优点,而且中草药的抗感染作用与单一的西药抗感染作用不同,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产生多种生理、生化效应,通过强化机体本身对感染性病变产生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中药抑菌试验、中药对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等试验研究出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复方药物,为验证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4.
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是造成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导致奶牛的子宫粘膜出现脓性炎症,从而使奶牛的子宫内膜炎产生。在对奶牛的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时,普遍的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但是经过对药物效果的观察发现,抗生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由于此类药物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疗效明显降低且易在畜产品中造成药物残留。而中草药有来源广泛、疗效显著、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小等优点。随着人们对绿色畜产品的需求,应用中草药作为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替代产品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它常能引起奶牛的不孕,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影响奶牛业的发展,给奶牛业户和奶牛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复杂,致病因素多样,给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又由于各地的病原菌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各地的情况有所差异,所以各地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防治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7.
对泰安地区一例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牛子宫分泌物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分离出菌株49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和巴氏葡萄球菌.采用微生态制剂对病原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以体外试验结果作为指导,在牧场进行了疗效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效率95%(19/20),治愈率75%(15/20),说明微生态制剂可作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药物使用,为解决生产中奶牛子宫内膜炎高发、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笔者按照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将选出的久配不孕即将淘汰的56头奶牛,经过问诊和直肠检查暂定为子宫内膜炎.奶牛屠宰后将子宫整体取出并采集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81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化脓性棒状杆菌,且多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笔者按照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将选出的久配不孕即将淘汰的56头奶牛,经过问诊和直肠检查暂定为子宫内膜炎.奶牛屠宰后将子宫整体取出并采集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81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化脓性棒状杆菌,且多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可使奶牛产犊间隔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和治疗费用增加。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但由于此类药物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疗效明显降低且易在畜产品中造成药物残留。而中草药具有疗效显著、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小等优点。随着人们对绿色畜产品的需求提高,中草药逐渐作为一些化学药物的替代品。中医认为,子宫内膜炎属带下范畴。主要由于邪毒内侵、秽浊客于胞宫或瘀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1],其所造成的繁殖障碍和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子宫内膜炎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受环境中病原菌影响较大,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2-4]。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往往不佳。为了筛选出对主要病原菌比较敏感的药物及进一步摸清其与环境的关系,笔者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从兰州地区3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47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4种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病原菌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引起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化脓隐秘杆菌(37.1%)、大肠杆菌(24.2%)、屎肠球菌(22.6%)和无乳链球菌(16.1%)。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4种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和杆菌肽耐药性最为严重,其耐药率为60%~100%。对4种病原菌均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头孢他啶、先锋霉素V和氟苯尼考,其敏感度达100%。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病,屡配不孕的奶牛中患子宫内膜炎的占1/2以上。患病牛由于子宫存在炎症,无法完成受孕过程,给我国乃至世界奶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病原菌的抗菌谱越来越广,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开发抗生素替代疗法得到学界广泛共识。微生态制剂具有绿色、安全、无残留等特点,是最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应用,以及微生态制剂防控奶牛子宫内膜炎作用机理,以期为抗生素减量化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断方式相对固定,但治疗药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病原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抗体,导致治疗成效下降。本文阐述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过程,简述了针对不同区域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的过程,介绍了甲硝唑、双联益母液等药物的应用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味益母生化栓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疾病,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使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产生奶源药物残留,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而造成疗效降低。用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可以克服以上不利因素。所以选用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试验在经典方剂益母生化散的基础上,按照清热利湿、活血祛淤、消炎止痛的原则,组成了“加味益母生化栓”,采用子宫内给药方式。通过测定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用药前后血清中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变化和临床治愈情况而判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可使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和治疗费用增加。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但由于此类药物耐药性菌株的不断产生,疗效明显降低,且易在畜产品中残留,已开始限用此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借助防腐消毒液灌注子宫或使用抗菌药物,这也使得感染的病原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溶葡萄球菌酶作为一种迅速溶解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细胞壁结构的药物,其治疗疗效明显,而且应用浓度低,有助于促进奶牛生产鲜乳,因而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为了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对某奶牛场中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牛采取上述治疗方式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病,影响奶业健康发展。本文根据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初步找到了我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和药物范围,为今后我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为奶牛产后易患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从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内分离到多种细菌.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抗生素治疗,由于治疗药物的滥用,造成子宫灌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对奶牛繁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清楚锦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锦州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5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共分离出菌种52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且大多数牛为单一感染.[结论]主要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