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阳市油茶优良单株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连续2a对油茶炭疽病重感病区的优株的自然抗病性研究及多项因子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油茶果实的抗病性(抗炭疽病)与其果实皮层厚度无关;与果实表皮层厚度呈负相关;与表皮层的细胞结构排列的紧密程度也有关,细胞结构排列越整齐、紧密,抗病性能越强,反之,抗病性能差。以及2001年对确选的优株无性系植株的考察、印证,最后筛选出了抗病的优良单株17株。为解决油茶炭疽病防治提供了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营养建造与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是光合作用,树体结构是形成油茶个体与群体经济产量的基础,培育合理的树体结构是提高油茶光能利用增加生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改善树体结构,提高光合效能,是实现其丰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地和树体内营养元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油茶林地和油茶树体内营养元素变化规律,掌握有效的施肥量,提高油茶产量,我们在油茶产区永兴县选定了12块不同立地类型的油茶林标准地,通过一年的连续采样,测定土壤和树体内P,K,Cu,Mn,Zn,Fe,Mg等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对林地施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表覆盖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油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油茶幼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厚度对油茶树高、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稻草、锯木屑都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林林分的营养生长,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覆盖稻草效果好于锯木屑,覆盖面积宜为60×60 cm2,覆盖厚度为6 cm。  相似文献   

6.
普通油茶及其优树生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文着重研究了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霜降类型及其优良单株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殖过程 ,并对油茶的生殖生态开展了一个周期 (5 78d)的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油茶由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共需 5 0 0 d;花果相会和花粉管萌发快是油茶生殖的两个主要特点 ,油茶的生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花期或花时不遇是影响油茶授粉乃至落花的重要原因 ,花期阴雨、低温是影响油茶授粉和落花的主要气候因素 ,水分是油脂形成期的主导因子。油茶优良单株的生殖结构比一般油茶单株表现四方面的优势。用油茶优良单株为繁殖材料 ,建立花期、花时、果熟期一致的油茶林分 ,是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途径 ;提高集约经营度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改造油茶低产林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樱桃丰产树体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油茶群体产量结构和结实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大面积油茶林分连续8年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油茶群体产量结构是低产植株比例大,高产植株比例小;群体产量分布服从指数分布;群体产量的年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大小年结实规律;群体产量的大小年变化主要与大年株的株次比变动有关。依此揭示了油茶混杂群体低产的实质性原因。  相似文献   

9.
望春玉兰幼龄树体结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50株9年生望春玉兰幼龄树的调查,根据枝条分布状态、主侧枝多少、枝角大小和自然类型,将其划分为疏枝型、密枝型和自然开心型等三种主要树体结构类型,并研究了树体结构的成层规律、成层数与侧枝数分布规律、层枝数、棱角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枝量分布规律、冠层内叶片分布规律、植株类型与蒸腾强度的关系以及根系分布与冠幅的关系。最后,就培养速生丰产树体结构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魏县梨树主产区示范园为试验材料,对梨树大冠稀植和中冠密植采用的疏散分层形树形进行了树体改造试验。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适宜冀南梨区采用的树形——开心形和单层一心形,经过4a在全县主产区示范应用,取得了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良好结果。2008~2010年,通过对核心试验区前罗庄试验树调查,提出了开心形和单层一心形的树相指标:全树选留3~4个主枝,单株结果枝组总量80个左右,每公顷总枝量控制在67.5万个,叶面积系数为1.9左右;每公顷产量为57396.6kg。  相似文献   

11.
麻疯树构件的生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首次在木本植物构件层次上探讨了生殖配置的大小依赖性与权衡问题。据测定,麻疯树果期生殖构件生殖部分的绝对配置为7g,相对配置为23%,分别变动于2.088g-22.05g和7%~49%之间。据回归,生殖构件的营养和生殖部分相对配置为直线负相关,为权衡关系。以构件生物量为大小指标,与麻疯树生殖的绝对配置符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模型,而与生殖的相对配置之间关系符合开口向上的幂函数模型。麻疯树生殖构件两类生殖配置的大小依赖性的曲线模式不同,在不同样地、不同层次都存在普遍性和一致性。构件水平上生殖的相对配置与绝对配置关系模型变化趋势相反,与个体生殖的绝对和相对配置不同。在生产上,需要把优化生殖构件大小,人为修枝,提高当年生殖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兴国县现有油茶林分进行群体结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兴国县现有油茶林分品种(类型)混杂,以黄球球类型最多,依次为青球,红球、黄桃、青桃,这5种品种(类型)分布约占全县94.8%。林分生长发育存在差异,综合表现以黄桃最好。全县平均单位面积株数78株/667m2,林分密度基本合理,但同一地段不同林分、不同地段林分间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林相不齐,疏密不均,植株大小不一,表现在全县平均整齐度仅为2.44,为现有油茶林栽培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茶林下种养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年生油茶林下种植黄花菜、麦冬,养鸡,对林地实施了种养业立体开发,充分利用油茶间隙地,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实现林畜和谐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适宜油茶胚状体发生诱导培养条件,以油茶去壳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胚状体发生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油茶品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诱导油茶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各异:2,4-D 2.0mg· L-1 +KT1.0mg·L-1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73%;6-BA 0.6 mg·L-1 +NAA 2.0 mg·L-1对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到73%,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油茶丰产栽培肥力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4年的肥力水平和配比试验研究,提出了油茶林地施肥的最佳施量和配比,施肥量和油茶产量的相关数学模式为y=196.1397+1.6962x-0.0063x^2。对油茶林施肥的效果和效益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能促进油茶春梢的生长及花芽和顺片数的增加,提高油茶产量,1年施肥,多年有效,4年累计比对照增值7-11倍。  相似文献   

16.
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是我区80年代前栽植果树的模式树形。整个树体高大,按基部三主枝依次向上排列形成3—2—1—1—1,7—8个主枝,主枝多侧枝大,层间距小。树高一般在6米以上,造成上光、侧光、层间光无法解决树体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光秃,产量低效益差,给修剪打药等管理带来不便。近十余年,我师在苹果、梨上对这种树体进行改造,逐渐摸索形成目前较理想的3+1树体结构。据农科所在31团测定,改造后树体比改造前单株总枝量增加41%,内膛透光度提高20%,新梢生长量增加13.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5℃、12℃、25℃条件下贮藏和发芽过程中油茶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3个月内,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种子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减少趋势、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内含物在三种温度下的变化速率不同;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和脂肪含量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3种贮藏温度下,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正相关。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上升、脂肪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后迅速下降。油茶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楸树幼林树体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楸树1~3年生幼林树体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主要是竞争枝、卡脖大枝及病虫枝。试验证明:人工接干十剪除“三枝”,是加速幼林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可使树高生长量提高69%,胸径增加65%,冠幅增加45%,接干高度增加62%,接干成功率提高40%;人工接干十短载“三枝”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油茶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15  
采用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优良无性系湘林4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带芽的茎段、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生技术。茎段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3.0mg·L-1+NAA1.0mg·L-1对芽进行诱导,诱导率达到83.33%;继续在此培养基上继代得到丛生芽,增殖比例为1∶20。对于幼胚和子叶,附加2,4-D2.0mg·L-1+KT1.0mg·L-1诱导愈伤组织得到很好的效果,将愈伤组织转到附加6-BA3.0mg·L-1+NAA0.05mg·L-1和6-BA2.5mg·L-1+IAA1.5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出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0%以上。芽苗增殖以MS+6-BA2.5mg·L-1+IAA1.5mg·L-1的培养基为好。将无菌苗在MS培养基(附加NAA7mg·L-1)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3%。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麻疯树生殖年龄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麻疯树生殖年龄的问题。研究表明。土壤厚度和群落环境是影响林分生殖年龄的主要因素,前者影响了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供给,后者影响了更新个体的光能利用。表明,生殖是一个营养问题,是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个体发育的立地条件调控。还提出了麻疯树林分促成结实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