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赵国强 《农业工程》2020,10(8):22-24
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关键是在现有农业和农机技术发展水平上,充分提高基层农机服务人员和田间农机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标准,确保花生收获机械的高质、高效作业。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包括作业前准备、田间作业要求和技术服务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大葱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其各环节的生产技术及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大葱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作业质量难以保证,在联合收获技术及装备方面仍处于空白,迫切需要实现机械化。分析了我国大葱的生产技术及机械化状况,研究了国内外大葱收获技术及装备特点,提出了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有关的定义、农艺要求与作业质量、作业机具及技术状态要求、安全规则、操作规程及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等技术要求。1.2本规范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生产的作业流程:确定玉米收获期→田间调查→选择作业机具并检查、保养、调试→人工开割道→玉米收获及秸秆粉碎还田。1.3本规范适用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2相关规范性文件DB37/T285-2000农业机械作业质量谷物机械收获DB37/T315-2002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秸秆机械还田联合收获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3定…  相似文献   

4.
0引言目前,小麦和水稻从整地、种植、收获上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玉米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上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玉米收获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还比较低。由于小麦、水稻跨区收获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农民已尝到了使用机械化增收的甜头,其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木薯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在高效和低损的前提下,从土壤挖出或拔出木薯,并对木薯进行清洁、分切和收集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该文重点阐述了木薯收获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和国内外先进机型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并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机具结构参数优化、提高机具适用水平以及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展望了我国木薯收获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蔬菜机械化生产对提升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收获技术是影响蔬菜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提升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并满足发展需求,结合国内外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研究现状,联系收获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我国现阶段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需求,为我国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提高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田宏建  郑雪宁 《南方农机》2024,(5):62-64+99
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益。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夏玉米收获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籽粒损失和浪费的问题,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效率和精度,减少籽粒损失和浪费。本研究以陕西三原县玉米籽粒收获作业为例,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详细阐述了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减损方法与减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陕西三原县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作业面积大约为4万亩,总收益达到2 500万元;与传统玉米收获手段相比,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作业时间、节省劳动力,显著减少作业成本和粮食损失,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来,安化县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将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一项农机推广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大宣传和农机手技能培训力度。先后在大福、马路等乡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及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将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列入重要培训内容。二是在主推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延长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期,提高油菜收割机的作业效益。今年油菜收割期,已组织油菜联合收割机60多台到乡镇帮助抢收油菜,机收面积达3334hm2(5万亩)。  相似文献   

10.
1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11.
湛江农垦是我国最早开展甘蔗机械化收获大田作业的单位。本文回顾了自2011/2012年榨季以来,该单位使用的甘蔗收割机机型、机组配套、作业成本和作业效果等机械化作业实践情况,并做了简要分析,得出结论:机械化收获是我国甘蔗产业亟需推广应用的技术;行距是影响甘蔗收割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关键农艺参数;针对目前农场1.2 m的种植行距,我国需要有适合1.2 m行距的甘蔗收割机;糖厂、农机服务公司和蔗农之间现有机制阻碍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协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油菜机械化收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机械化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机械化收获在提高收获效率、节约收获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对现有的收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对收获具体作业时间的确定、不同收获方法的作业性能比较及其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综合了收获机械装备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机械化收获作业不同方式、不同环节、不同装备条件下对损失率的影响。同时,从农机农艺相互结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今后发展油菜机械化收获需要从品种改良、提升装备性能、收获方式方法选择及收获时间判断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改良现有技术,为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提供可行的机械装备和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麦、玉米是我市的两大主要农作物。近几年我市小麦的播、收机械化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王米的播种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水平还相当低,成为制约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一个难题。我们遵化市自1997年开始推广玉米机械收获,但至今收效甚微.还处于相当低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阐述了我国甘薯生产特点、机械化现状与存在问题,从用户需求、品种特性、种植方式、收获工艺等角度探索与机械化关系,分析确定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所需思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为本领域研发、制造、种植、使用等提供明晰的方向引导.技术路线主要内容为:分步推进,先平原后丘陵,先大户后散户;农机农艺融合,以利于机械作业为目标,选育品种,改进和规范栽培技术;提升规范现有垄作技术,研发大型和微小型起垄机具;先栽后浇、分段作业、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切蔓粉碎还田优先、逐步发展整蔓收集饲用;推进提升分段收获、重视开发丘陵机械、加快研发两段式收获、逐步发展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15.
小麦秸秆机械捡拾打捆技术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新方式,就是在小麦机械收获后利用动力机械配套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秸秆机械捡拾,一次性完成秸秆的自动捡拾、打捆成型等操作的机械化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蒜收获机械研发现状及作业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当前国内外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指出现有机型存在的问题;并从机械伤损、果秧分离技术、作物倒伏等7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大蒜收获机械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我国大蒜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的对策。以期为我国自主研发高效、低损、优质的大蒜收获机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用机器将生产的牧草或作为饲草的其他作物切割、收集,制成各种形式的干草的田间作业过程。当前,生产中常用的收获方法有“散草收获法”、“压缩收获法”和“青饲收获法”。下面分别以往复式割草机、圆草捆捆扎机和青贮铡草机为例,介绍牧草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8.
9月21日,山西省秋季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现场会在忻州市五寨县包家湾召开:此次现场会旨在促进全省玉米、马铃薯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推动柠条、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大会设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其中主会场进行了玉米和马铃薯收获机械作业演示,4个分会场分别进行了中药材收获、柠条平茬、柠条加工以及马铃薯淀粉加工生产线作业演示。省农机局领导要求各市、县农机部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玉米作为北方地区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可以使玉米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有利于玉米种植效益的增加。结合玉米生长特点,对其收获阶段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当前常见的玉米收获机械及其特征,提出了推广应用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建议,为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蔗剥叶机械化技术及运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技术应用的意义目前广西蔗区甘蔗机械化程度很低,特别是甘蔗收获环节。但收获作业量占甘蔗种植总作业量的55%,据统计,收获作业各道工序时间比例分别为:收割17.2%、剥叶59.3%、清理打捆10.9%、运输12.8%。由此可见,在收获环节中剥叶所占用的时间最长,劳动强度最大,是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