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和群力两点的大棚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污染状况,采用单因子与限值比较、综合因子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群力乡6a棚龄的大棚已受Zn污染外,其它大棚土壤尚未发生Cu、Zn污染,而7个大棚土壤均受到Cd污染;7个大棚土壤的综合污染情况均达到重污染的程度;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与棚龄、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和Cd、群力大棚重金属Cu和Zn、群力大棚重金属Zn和Cd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辽宁海城设施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集于辽宁省海城市典型设施种植基地1~10a土壤及周边陆地大田种植作物土壤进行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并对该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采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及《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其中Hg、Cd、Cu元素之间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除As、Cr元素外,其它重金属含量均与大棚使用年限呈正相关关系;与棚外露地土壤相比,棚内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自然背景值,部分年限的蔬菜大棚土壤Hg、Cd、Cu元素含量出现超标的现象;超标的重金属Hg、Cd、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证明了大量施肥可能是导致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葡萄设施栽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量施肥条件下种植年限对设施葡萄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设施葡萄合理施肥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泰安市角峪镇同一农户设施葡萄种植2、7和12 a(年)土壤,以棚外土壤为对照,调查了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设施大棚内土壤容重均显著高于棚外对照,以种植葡萄7 a的大棚土壤容重最大,12 a棚土壤次之;随棚龄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下降;根系分布层土壤的p H值显著低于对照,其中设施种植7 a的p H仅5.0;电导率和总盐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且表层含量明显高于下层;总氮含量低于对照,总磷、总钾、速效氮磷钾、微量元素和各种盐离子含量均高于对照,以盛果树的7 a棚土壤最高;露地主要盐离子以Ca2+、Mg2+和Cl-为主,而7和12 a棚土壤以Ca2+、K+、SO42-和NO3-为主,K+、Ca2+、Mg2+、SO42-和NO3-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盐渍化、表层富营养化和重金属Cu、Zn积累,大量施肥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吴珏  王伟群  朱峰 《长江蔬菜》2011,(20):53-55
测定了上海市奉贤区不同年限设施菜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肥力状况,并对土壤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棚龄2 a及以上设施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 a大棚,除HCO3-外,七大离子含量均显著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酸化趋势,6 a及以上棚龄的设施菜田土壤pH值降至5.87,达到弱酸水平;随设施大棚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6 a及以上棚龄上升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八一镇设施大棚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对硝酸盐累积、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棚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均出现了累积,硝态氮累积较为明显,3年棚龄的大棚中叶菜类蔬菜已出现重度硝酸盐污染,茄果类蔬菜硝酸盐污染较低。  相似文献   

6.
选取棚龄为2、35、a的蔬菜大棚和周边露天菜地进行采样,对土壤pH值、主要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分别在34.94~41.48 g.kg-16、1.34~71.23 mg.kg-12、71.14~353.39 mg.kg-1、161.97~193.39 mg.kg-1和6.55~7.21之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大棚土壤均高于露地土壤。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pH大棚土壤均低于露地土壤。随着棚龄的增加土壤呈现酸化现象。大棚土壤细菌数量在(12.50~27.67)×107cfu.g-1之间,且随着棚龄的增加而增大;真菌数量在(13.67~20.33)×105cfu.g-1之间,放线菌数量在(8.33~12.17)×104cfu.g-1之间,土壤真菌和土壤放线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大棚土壤蔗糖酶活性在30.31~31.25 mg.g-1.d-1之间,脲酶活性在0.85~0.97μg.g-1.d-1之间,脱氢酶活性在1.24~10.67μg.g-1.d-1之间。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尿酶活性在不同棚龄之间变化不大,较稳定;脱氢酶活性随着棚龄增加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刘慧 《蔬菜》2016,(7):29-35
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区设施蔬菜主产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耕层土壤取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铜、锌、铁、锰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分析延庆区设施菜田土壤养分资源的现状及不同棚龄的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等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延庆区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4 g/kg、2.0 g/kg、260.1 mg/kg、81.0 mg/kg、373 mg/kg,总体水平极高。特别是一直施用鸡粪和沼液的张山营镇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乡镇,长期单一肥料施用导致土壤养分累积效应明显。随着棚龄的增加,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含量并未随棚龄增加而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但各棚龄段极高的土壤养分绝对含量表明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的累积仍然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的危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减两增三平衡"的养分管理对策:即严控氮肥施用量,增施微生物肥,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大量-微量相结合,适时适法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8.
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效应,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年)大棚菜田土壤样品,以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肤种植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重金属Zn、Cu、Mn、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以及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率大小顺序依次为ZnPbCuMnCd,其修复效率分别为25.66%、25.64%、21.11%、15.02%、9.78%。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Zn、Pb积累特性表现为根茎叶,而对重金属Cu、Mn、Cd则表现为根茎叶。该试验为大棚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上海市松江区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土壤pH值。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养分富集明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5棚龄时最高;设施4 a及以上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 a大棚,Ca2+、Na+、Cl-、NO3-、SO42-含量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高,6 a及以上大棚的含量反而有所降低,K+、Mg2+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持续升高,HCO3-含量则呈降低趋势;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增加不断下降,呈酸化趋势,最低降至4.06,达到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施果菜类蔬菜耕层土壤养分积累与棚龄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5):45-49
为了研究寿光不同棚龄设施果菜类蔬菜耕层土壤养分积累状况,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不同棚龄的日光温室25个,用"S"型采样法,采集0~20 cm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寿光设施栽培土壤pH值逐年降低,并与棚龄呈弱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374 58,表明寿光棚室耕层土壤有酸化的趋势。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增高,并与棚龄呈较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 454、0.644 182、0.574 865、0.629 884。连续种植10 a,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57%增加到3.22%,速效磷平均含量由216 mg·kg~(-1)增加到418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由448 mg·kg~(-1)增加到1 128 mg·kg~(-1)。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可能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梁静  贾丽  陈清 《中国蔬菜》2020,1(6):81-86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是全国蔬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区之一。通过收集2011~2019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菜田重金属研究的文献数据,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Cu、Zn、Cr、Ni、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与各个省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出现了明显的Cu、Zn、Cd和Hg累积,Cr和As均没有出现累积。8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0.30~0.80,排序依次为:CdPbHg=NiZnCuAsCr,仅Cd处于警戒等级,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清洁等级。8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5,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需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渗灌、沟灌、滴灌处理0~80 cm层次土壤Cu、Zn、Cd、Cr、Pb 5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同一试验区棚外露地大田土壤样本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棚外露地大田与保护地棚内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变化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棚内0~4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明显高于棚外土壤.棚内3种灌水处理0~40 cm土层土壤间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Cd、Cr全量以沟灌处理含量最高,Pb、Zn全量以渗灌处理含量最高;而Cu、Cd、Cr、Pb的有效态含量均以沟灌处理最高、渗灌处理最低.土壤Cu、Zn、Cd、Cr、Pb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重金属全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有效态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灌溉和施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以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室连续种植12年的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9座设施园区,对比园区种植前后各项土壤数据,比较pH、有机质、大量和微量元素以及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土壤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pH明显下降(P0.05),有酸化的趋势,而土壤有机质在种植前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全氮含量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速效钾含量变化并不明显;铁(Fe)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而镁(Mg)含量呈上升趋势,锌含量变化不明显;重金属元素铅(Pb)、砷(As)、汞(Hg)、镉(Cd)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均未超标。其中Pb、As和Hg的环境质量等级均评价为一级,为清洁;总镉的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为尚清洁,说明该园区温室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是符合国家标准,土壤耕层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胶东半岛苹果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果实的重金属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含量进行测定,采用Nemerow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普遍存在镉轻度污染现象,铅、铬、砷、铜元素为安全等级,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均为轻污染;化工厂附近果园土壤砷含量高于其他采样区,果实样品各元素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苹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果实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蚯蚓在供试土壤(清洁土与3种原污土)中培养至第14天时,不同供试土壤全量Cd、Cu和Zn含量较培养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全量Cd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9.90%、0.89%和6.15%;土壤全量Cu含量分别降低了3.16%、8.16%、4.34%和7.74%;土壤全量Zn含量分别下降了2.27%、3.53%、3.34%和4.84%。供试土壤DTPA-Cd、DTPA-Cu和DTPA-Zn含量较培养前呈升高趋势,DTPA-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16.54%、14.33%和0.51%;DTPA-Cu含量分别增加了10.51%、1.26%、12.28%和5.30%;DTPA-Zn含量分别增加了44.99%、9.62%、7.97%和0.18%。另外,不同污染土壤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Cd、Cu和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蚯蚓对Cd、...  相似文献   

16.
唐杰  张辉 《北方园艺》2011,(17):60-6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唐山市某蔬菜地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Cu的含量.结果表明:蔬菜中Cu的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u的含量与土壤中Cu的含量有相关性,蔬菜中的Cu主要来自土壤.  相似文献   

17.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8.
离石区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石区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棚表层土壤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离石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标准限值;但有部分大棚土壤中Cd、Pb、Ni超过其标准限值。结合各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0.64),将离石区温室蔬菜大棚的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定为2级,属于尚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徐州北郊农田土壤中Pb、Zn、Cu、Cr、Cd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对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北郊农田土壤受到了污染,该区域内有固体残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的常年堆放,经过雨水淋溶后,这些固废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向周边土壤中迁移,致使污染土壤中Pb、Zn、Cu、Cr、Cd 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采用地质累积指数Müller指数分析表明,Zn、Cr没有表现出污染;Pb、Cu污染强度不大,表现出轻度污染;而Cd则呈现出极强污染,污染程度顺序Cd>Pb>Cu>Zn>Cr.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江夏区、洪山区、蔡甸区、东西湖区、新洲区的24个蔬菜基地土壤的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铜(Cu)、锌(Zn)、镉(Cd)和铅(Pb)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24个土壤样点重金属含量均在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量标准以内,为蔬菜安全生产基地。但从无公害蔬菜生产角度出发,应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重金属污染源,对土壤酸化严重的部分蔬菜基地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