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晋麦9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于2004年利用超优67为母本、临旱6326为父本,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等手段选育而成的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其于2014年1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4009。1生物学特性晋麦98号为冬性,早熟、抗寒、抗旱、抗干热  相似文献   

2.
晋麦88号(品系名临抗19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协作选育而成的一个多抗优质丰产旱地小麦新品种.1999-2000年配制复交组合99R162/临抗5025//晋麦47,即以高抗黄矮病、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99R162为母本,自育品系临抗5025为父本杂交,其F1代再与旱地高产品种晋麦47号杂交.F2~F5代采用系谱法分别在水地、旱地交替进行农艺性和抗旱性选择,并采用穿梭育种进行抗病性鉴定,2005年出圃.2006-2007年参加旱地品比试验,2008、2009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9006.  相似文献   

3.
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47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麦47号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组1985年以12057作母本,(522×K37-20)为父本,经杂交,采用改进F2后裔育种法选育而成。1989年出圃,1990年经过新品系比较试验,1991~1995年完成国家及山西省旱地预区试,199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47号,1998年又分别通过国家及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获农业部“九五”重点推广品种二等后补助和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国家黄淮旱地、山西省旱地、陕西省旱地区试的对照品种。 1 主要特征(1)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生长繁茂稳健。(2)穗长粒多粒重高。平均…  相似文献   

4.
晋麦90号(试验名称临抗5069)是由山西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晋麦47/02L013",F2~F5代采用系谱法分别在水地、旱地交替进行农艺性和抗旱性选择,并采用穿梭育种在临汾、运城两地进行抗旱鉴定,2007年出圃的一个旱地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1004)。  相似文献   

5.
晋麦73号,原名临抗1号,是由山西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协作,利用小麦黄矮病抗源,采用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穿梭育种、异地选择、联合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抗病、耐旱、优质、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种。1989~1992年配制组合(宛7107×2/中4∥2×丰抗13),1996年出圃,1998年通过黄淮旱地区域试验,2000年通过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区域试验。2002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 晋麦73号属冬性中熟品种。苗期半直立,发育稳健,返青早,叶片深绿色。株型紧凑,叶片较小而上举,株高90cm左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颖,籽粒卵圆形、白色、角质、富有光泽。抗旱节水,抗冻耐热,经多年多点测定,抗旱指数大于1.0,抗冻级别为l~2级,对于热风具有较强的抗性。抗病性突出,经山西省植保所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相似文献   

6.
正临麦9号(参试代号临091)系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044190为母本、泰山2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育、水旱轮回选择而育成的免疫小麦白粉病、条锈病、高产稳产、抗冻耐寒、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2018年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 20180012。1 特征特性临麦9号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越冬抗寒性好。起身后生长迅速,植株健壮,分蘖力较强,成熟率中等,成穗多。株高75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号×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相似文献   

8.
晋绿豆6号(原名汾绿豆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绛县绿豆为母本,汾阳当地农家品种灰骨绿为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按照育种目标,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旱、耐瘠、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及适应性广的特点,是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绿豆新品种。2008年8月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公室组织杂粮及其它作物专业组委员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进行了田间鉴定验收,于2009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绿豆6号"。  相似文献   

9.
楚麦16号系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作,以内麦8号为母本、间3为父本杂交,经5年多代改良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18001号。  相似文献   

10.
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兰天40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天4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天水农业学校于2010年以兰天30号为母本、济麦22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20000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28~268 d, 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兰天33号晚熟1 d。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69.0~97.0 cm, 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强。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