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曦  罗君  郑吉林 《绿色科技》2020,(4):154-157
指出了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在地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较之传统的地貌学分类,基于DEM数据划分地貌类型的方法更全面、准确。以30m×30m的GDEMDEM数据为基础,以高程和地形起伏度为指标对该地区地貌形态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分析窗口面积为0.15km2,汉源地区的整体地貌特点为:东、西两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倾斜。该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共划分出9种地貌形态。以该区进行地貌类型划分的尝试,具有典型代表性,为基于DEM的地貌类型的快速定量系统划分提供了经验与方法,分类结果与实际地貌类型相符,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与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沙丘的消长是指沙丘体积缩小还是增大,沙丘高度减低还是增高。摸清新月形沙丘消长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因为知道了沙丘为什么会增大,又为什么会缩小或消逝,就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比较巧妙地改造沙漠地貌形态,把起伏的沙丘,变为平地。新月形沙丘一般是沙漠中条件比较好或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常见的沙丘地形,改变它对在沙区发展林、牧、农业,对生产建设、国防事业及人民生活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3.
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地形类型多样,具有河谷阶地、丘陵及低中山三种地貌形态,造成小集镇建设用地种类不一。目前,全县除城关镇以外共有17个小集镇,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威远、荣县两县毗邻,均位于我省中南部,两县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农业环境比较近似,面积共213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丘陵区.  相似文献   

5.
谷枫 《防护林科技》2012,(6):115-115
选择好的苗圃地是苗木生产的重要保证。文章从位置、地形与地势、土壤、地貌、地下水等几方面入手探讨了苗圃地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义对万县地区的油桐生产,按照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划分为4个油桐产区,解决了适地适树的问题,为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农业、林业和国土等行业的野外调查具有地域广阔,受地形、地貌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受时空影响小的专业野外数据采集仪与后台数据管理系统,非常适合这些行业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成都市30 m×30 m分辨率的ASTERGDEMV2版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10.2构建邻域分析法的地形起伏度批量提取模型,提取不同大小矩形邻域窗口的地形起伏度,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最佳计算单元,在此基础上,将最佳计算单元的地形起伏度与海拔分级图进行空间联合,得到成都市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图。结果表明:成都市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计算单元为14×14网格大小(176 400 m2),中起伏度及以下地形占98.54%。全市基本地貌形态类型有20种,其中主要类型5种,面积占96.5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西北部的龙门山脉地形起伏变化多样,集中分布了13种类型;低海拔丘陵类型主要集中在龙泉山脉及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接合部区域,在中部及东部呈零星分布。低海拔平原和低海拔台地两种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龙泉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及龙泉山脉的西南部。  相似文献   

9.
<正> 森林沙盘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把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地形、地物、土地种类和森林分布等地理要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模型。它能形象地显示实地的地形、地貌、森林分布状况和各项林业生产设施等情况,是指挥林业生产,制定短期生产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合理组织林业生产的有效工具。沙盘可在建立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0.
慕宇  赵雪梅 《中国林业》2011,(11):53-53
甘肃省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其地形狭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较大,农作物的收成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严酷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基础落后的因素长期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但同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造就了甘肃省丰富的生态类型和生物种类,为境内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此文为2010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儿童公园的场地设计中,地形地貌的特点与场地的尺度大小、形态构成、活动空间安排等均关系密切。根据儿童公园以游戏空间为主导的特点,提出场地设计中地形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及合理改造的原则。选取广州儿童公园场地设计中的地形利用佳例,重点分析儿童公园的入口空间、典型游戏空间、挡墙处理、地形利用等,探讨结合场地特点营造丰富有趣、特点鲜明的空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湿地地形恢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地形反映了一定范围内湿地地貌起伏的状况。在湿地恢复工程中, 适宜的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景观要素、形成景观层次、创造出多种生境类型, 达到加强湿地艺术性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文中介绍了湿地地形在湿地恢复中的作用, 阐述了湿地地形的不同类型, 综述了典型湿地地形的恢复方式, 主要有浅滩、弯型岸带、生境岛、深水区、开敞水面、急流带和滞水带等7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乔淼 《绿色科技》2020,(6):31-33
指出了地形起伏度是研究地貌、水文、地质灾害等的重要数据。利用局地高差与标准差法,通过邻域分析及变点分析计算得到全国1∶100万DEM数据的最佳地形起伏度统计单元为11×11,提出了标准差计算地形起伏度的分级标准为:平坦地形(0~5m);小起伏(5~15m);中起伏(15~45m);山地起伏(45~140m);高山起伏(>140m),最终得到了中国地形起伏度分级图。通过与实际地形地貌资料进行对比,1∶100万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的结果完全满足山体完整性与区域普适性原则,标准差分级标准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嘉馨园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将嘉馨园居住小区规划为“一轴、两环、八点”的布局形式。以植物造景为主,强调构筑居住环境绿色空间,以立足生态,体现自然,弘扬文化的现代园林造园理念,来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省宁常高速公路的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宁常高速公路沿线气候、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特点,从植物学、景观生态学及关学的角度,论述了高速公路植物景观绿化的四大原则,总结了该路段景观绿化的植物种类,分析了宁常高速公路中分带、一般路堤、路基边坡、路堑边坡、互通与枢纽以及服务区的植物景观特点,旨在为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及其植物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韧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14-218
详细阐述了太姥山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森林资源分布、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概况。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用生态学原理、景观配置等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原则,对太姥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保护与抚育改造等措施,并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与水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社会经济效用的能力等方面论述了太姥山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太姥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the Mamlay watershed of south Sikkim, India, about 80% of the population depend on land for their livelihood. The agricultural land-use activity includes agroforestry, hort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esides growing crops in irrigated or unirrigated fields. Trees are maintained in the farms mainly for fodder and rarely for fuel purposes. Cropping system is characterised by cultivation of cereals and cash crops to ensure supply of food grains and returns for daily needs. This paper presents data on crop production and farm manageme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linkages among tree-crop-animal components of a hill agriculture system. Crop diversity is high and crop combinations are fixed and well tested. Unpalatable grasses are used for composting by mixing with cow dung to meet high demand for manure and thus exhibit efficient recycling of plant material. The system is at low input level, and is therefore adopted by even the poorest section of society. Limited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sloping terrain, inaccessibility to most agricultural zon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from forests, water scarcity during lean period and heavy rainfall during monsoon, and erosion are, the main constraint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through research using scientific means.  相似文献   

18.
以嵖岈山温泉小镇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作为研究案例,探讨风景区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的方法。结合地形,以嵖岈山风景区为背景,以果树种植和自然风光为基础,以西游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为底蕴,以观光采摘为核心,以休闲、求知、体验为载体,通过园林景观造景方法,将生产与观光采摘相结合、景观与功能相结合,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科普求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采摘园。  相似文献   

19.
粤北英西峰林走廊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且由于历史的移民迁徙分布着诸多传统村落。选取粤北英德市黄花镇大岩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分析的方法,立足于喀斯特地区的地域特性,对大岩村的村落选址、村落布局、景观环境经营进行分析。认为大岩村的人居环境存在以下特色:在选址上背山面田,村落与山体形成轴线关系;村落布局贴山延展,生产生活关系紧密;在庭园空间的营造上巧于借自然之景。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碳排放源,测算了湖北省2008~2017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近年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在低碳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碳排放量的构成来看,农用化肥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次是农药。进一步采用Kaya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有较大的驱动作用,而农业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劳动力等因素也会抑制农业碳排放。据此提出了湖北省贯彻实施农业低碳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