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鸭圆环病毒(DuCV)在山东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iELISA)方法对山东省潍坊和泰安两个地区的17个肉鸭场1 130份血清进行Du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肉鸭场的DuCV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78%,平均为29.91%(338/1130),群体阳性率为100%(17/17)。潍坊地区的抗体阳性率(42.81%)明显高于泰安地区(17.73%),显示DuCV在老养殖区鸭群中污染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 自80年代初,我国牛场普遍采用投服磁棒防治牛创伤性网胃炎和心包炎,1~2年内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经2~3年后,尤其在含铁异物污染严重的地区,由于磁棒吸附含铁异物饱和,形成以磁棒为核心的刺猬状集团,不仅直接刺激胃壁,也不再起到预防作用致使发病率有回升的趋势。为此,我们自1986年开始,研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5):41-45
本次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2 423个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呕吐毒素的检测。结果发现:呕吐毒素污染主要存在小麦、小麦副产物、玉米和玉米副产物中,饼粕类样品污染较轻。从地区来看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是华北地区,大于1 000μg/kg的样品比例为29.1%。从抽样环节来看污染最为严重的是粮食集散地,大于1 000μg/kg的样品比例为为34.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安徽地区规模化猪场猪饮用水的细菌污染情况,采用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安徽地区1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55份猪饮用水水样进行了检测与分析。55份猪饮用水水样中仅有8份水样同时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总数的标准,其中24份水源水样的合格率为25.0%;31份水线末端水样的合格率为6.5%。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猪场的饮用水细菌污染较为严重,整体而言水线后段比水源处污染更加严重,在水线管道老旧的情况下,传统的消毒方法不能完全保证水线后段不受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中水体污染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的工厂化,水体自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控制污染,提高水质的质量,成为水产养殖者关心和研究的热点。1 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传统的水产养殖是靠投饵料或施肥来获得尽可能多的水产品。生产中产生的残饵、残骸、渔体排泄物等使水产养殖产生自污染,尤其是随着养殖方式向集约化、工厂化发展,养殖密度和投饵量大大增加,残饵量和渔体排泄物也相应增加,养殖污染更趋严重。据报道,玉筋鱼养殖中,其代谢产物为投饵量的2 0 %~35 % ,残饵为投饵量的10 %~4 0 % ;鲑鳟鱼和斑点叉尾鱼回的总固体排泄物分别占投饵量的4 0 %~5 2 %和18%~6 9%。美…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饲粮之一,其质量与安全对人畜健康至关重要。玉米在实际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常会发霉变质,导致霉菌毒素污染。因此,为摸清山西省饲粮玉米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本研究对山西不同地区玉米采样并进行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玉米中AFB1、DON和ZEN检出率均为100%。其中,ZEN污染情况较为严重,DON次之,AFB1污染较轻,含量超标率分别为14%、12%和8%。从地区分布分析,山西玉米中AFB1含量由山西北部向南部呈现增高趋势,DON正好相反,ZEN地区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6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已开展了该病的研究,我国上海潘雪珠(1983)吉林候世宽(1983)、黑龙江李宝启(1985)、四川邬捷(1987)等从不同地区分离到 PPV 毒株。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调查表明,该病在我国污染十分严重,阳性率为90%以上,几乎很难找到一个 PPV 阴性的猪场,说明 PPV 病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秋粮主要种植玉米,每到收获的季节,秸秆就地焚烧,严重污染环境.2000年始,笔者在焦作地区推广玉米秸秆蘑菇春菇冬种技术,每100m2种植面积可消耗玉米秸秆2 500kg,经过3年来的示范推广,生物转化率稳定在40%~60%.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秋粮主要种植玉米,每到收获的季节,秸秆就地焚烧,严重污染环境.2000年始,笔者在焦作地区推广玉米秸秆蘑菇春菇冬种技术,每100m2种植面积可消耗玉米秸秆2 500kg,经过3年来的示范推广,生物转化率稳定在40%~60%.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有大量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谷子秸秆、高粱秸秆等,有些地区焚烧还田,严重污染环境,而把秸秆"过腹还田"变废为宝,效益高、效果佳。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一是可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一般可提高粗蛋白质含量4%~6%;二是可以提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此病最早是1938年由爱尔兰Shanks发现[1],Bertschinger等报道几乎全世界都有发生[2],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本病,20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均有报道[3].锦州地区近几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发病率为1.70%~8.43%,死亡率为1.02%~6.75%.本文为鉴定锦州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防治猪水肿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分布很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以欧洲及美国流行较为严重。我国屠宰猪旋毛虫病的检出率约为0.1~0.2%,某些地区高达2~7%,个别地区该病的发病率高达60~80%。为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猪群感染旋毛虫病的情况,作者应用 ELISA 方法对四个猪场和个体养猪户随机抽取4881头猪血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污染现状上个世纪60~70年代,在一些人口密度大,而且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出现了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问题。应该承认,这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造成的后果。在我国几千年传统生态农业中,畜禽粪便一直被视为“庄稼宝”,是农业赖以良性循环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由于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畜禽生产过程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可以说一头(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畜禽饲养场就是一个污染排放场。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年生产粪便360吨,一个百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  相似文献   

14.
本次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2,423个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T-2毒素的检测。结果发现,T-2毒素污染较为普遍,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小麦副产物和饼粕类样品中检出率均高于20%,但污染程度较轻,所有样品中均无超标。从地区来看,T-2毒素污染较为严重是西南和华南地区。从抽样环节来看污染较为严重的是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5.
本次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2 423个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结果发现赭曲霉毒素A污染较为普遍,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小麦副产物和饼粕类样品中检出率均高于20%,但污染程度较轻,所有样品中均无超标。从地区来看赭曲霉毒素A污染较为严重是西南和华南地区。从抽样环节来看污染较为严重的是粮食集散地。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犊牛腹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20%~100%,较高的发病率给牛健康养殖造成较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着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新生犊牛的腹泻不分季节,发病率地区性差异明显,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为90%~100%,死亡率也高达50%,病发后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牦牛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5000m的高寒地区,生长地区环境恶劣,发生新生犊牛的概率相对较高。研究牦牛新生犊牛的腹泻及防治对降低  相似文献   

17.
禽脑脊髓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各种禽类中枢神经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引起4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以肌肉进行性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特征,发病率在10%~90%之间,死亡率常低于10%,但易继发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等病毒病和细菌病,进而导致死亡率升高,一般可达30%左右.耐过病鸡常伴有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后期生产性能较差等后遗症,常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1].80年代以来,尤其在90年代中叶,我国广东、辽宁、江苏、黑龙江等地先后暴发该病,造成了较大规模流行[2].2000年下半年以来,山东省平原、禹城地区商品肉鸡时常有该病发生,为此,我们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平顶山地区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应用ELISA方法对2015年采集的168份猪饲料样品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平顶山地区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污染率分别为15.48%、40.48%和30.95%;168份样品中1种霉菌毒素污染率为16.67%,2种以上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率为30.35%。结果表明平顶山地区猪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且混合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 青紫兰兔球虫病是家兔养殖中最常见而且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其临床上多以虚瘦、贫血、下痢为主要特征。在饲养条件不好时,容易引起该病,特别是42~60日龄的幼兔对球虫病的抵抗力极弱,其感染率可达100%,患病后幼兔死亡率可达80%左右,耐过兔体重一般可减轻12%~27%。1 流行特点病兔与带虫兔是该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用具等污染。各种品种的家兔对球虫均有易感性,成年兔发病轻微,1~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该病传染主要通过饮水与采食,仔兔主要是由于食入母兔乳房上污染的卵囊而感染。成年兔多为带虫者。苍蝇、老鼠、饲养员、工具也可机械性的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2005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发生以产蛋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一般产蛋高峰鸡群产蛋下降15%~30%,严重的产蛋率降至20%~40%,甚至更多。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认为主要原因是新城疫病毒感染。1流行情况近些年来,石家庄地区商品蛋鸡饲养量大,成上升趋势,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尽管人们对其免疫及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养殖密度不断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变异毒株存在,以及多种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新城疫在养鸡生产中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其中产蛋高峰鸡群新城疫发病尤为严重。本病在该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