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应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施氮、钾肥不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2B2(施N10kg/667m^2、施K2O10kg/667m^2产量居第1住,单产达693.3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产量居第2位,单产达686.7kg/667m^2;产量居第3是处理A3B1单产643.3kg/667m^2;产量最的低A1B1处理单产536.7kg/667m^2,其次是处理A1B3单产583.3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厢面宽度丢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以2m开厢丢秧产量居第1位,单产579.4kg/667m^2;其次是2.67m开厢行秧产量居第2位,单产568.9kg/667m^2;产量最低是4.67m开厢丢秧产量最低,单产531.4kg/667m^2;其次是4m开厢丢秧单产536.4kg/667m^2。  相似文献   

3.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4.
研究机插水稻不同基本苗及施氮量对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武运粳21、徐稻3号产量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武运粳21机插秧单产700kg/667群以上基本苗为6.6~9.9万,最佳基本苗为6.6~8.257万/667m^2;氮肥用量以施纯氮19.15kg/667m^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687.51kg/667m^2。徐稻3号机插秧单产700kg/667m^2以上基本苗在4.95~8.25,最适宜基本苗为4.95~6.6万苗/667m^2;氮肥用量以施17.6kg/667m^2纯氮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741.2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有效促进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稻茬免耕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以利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最佳适宜播种期,确保前后作物季季稳产高产。试验结果表明:C处理产量最高达1605.4kg/667m^2居第1位,较B、A、D处理分别提高单产165.2kg、234.6kg、325kg/667m^2,依次分别增产11.3%、17.1%、25.4%;B处理产量1442.9kg/667m^2居第2位,分别比A、D处理提高单产72.1kg和162.5kg/667m^2,分别增产5%和12.7%;A处理产量1370.8kg/667m^2居第3,比D处理提高单产90.4kg/667m^2,增产6.6%;D处理产量最低为1280.4kg/667m^2。  相似文献   

6.
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准两优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3):45-45,4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超级稻新组合准两优527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结果影响显著。在低海拔区以1.8万穴/667m^2移栽密度产量最高,达770.05kg/667m^2,其次是1.6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位居第2,1.0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产量最低,为710.36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2B2最高,单产为2801.4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单产为2641.32kg/667m^2,第3是处理A2B2,2626.31kg/667m^2,产量最低是处理A1B1,单产为2055.03kg/667m^2。经方差分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处理A2(5000株/667m^2),最佳施钾肥量为处理B3(20kg/667m^2)。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种密度对大蒜蒜瓣蒜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蒜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密度为4.5万株/667m0的蒜舛、蒜薹产量最优,蒜薹、蒜舛产量分别达到588.44kg/667m^2,1756.43kg/667m^2;其次是5.0万株/667m^2。蒜薹、蒜舛分别为566.95kg/667m^2,1726.79kg/667m^2。最差的是8.5~9.0万株/667m^2,蒜薹、蒜瓣产量分别只到261kg/667m^2,1340kg/667m^2;密度低于4.5万株/667m^2。高于5.0万株/667m^2的蒜薹、蒜瓣产量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4):24-24,26
秋马铃薯不同播期及密度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种期以9月2日,密度以5500株/667m^2为宜,A1B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1305.41kg/667m^2,A1B3产量住居第2,平均单产1236.331kg/667m^2,A3B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821.83kg/667m^2。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1号是黔两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用白育自交系0519作母本,用白育自交系2011~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06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平均单产687.5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6.68%,产量居参试110个组合中第1位。2007年进入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56.8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5.12%,产量居第四位,增产点占总试点的87.5%。2008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63.4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6.95%,产量居第3位,100%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8.72%,100%试点增产。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性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效果的探讨,培肥苗床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1.7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3叶、4.2根、1.4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随着沼肥用量增加,秧苗素质显著提高。大田结果表明:用1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02.5kg/667m^2,其次是15kg/m^2平均单产501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7.67%和7.4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纳雍县进行高海拔特殊生态区小麦品种毕2003—1、丰优9911、贵农03—9试验。结果表明:毕2003—1产量最高(204.0kg/667m^2),其次丰优9911是(196.5kg/667m^2),贵农03—9居第三(189.0kg/667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26.7%、22.1%、17.4%。成熟期比对照品种晚12~16d,抗倒伏,高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属相好,在纳雍县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免耕直播与抛秧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900m地区冬闲泡冬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以免耕抛秧产量最高592.3kg/667m^2,产值1243.8元/667m^2,纯收入最高799.3元/667m^2;其次常规移栽564.7kg/667m^2,产值1185.9元/667m^2,但纯收入621.9元/667m^2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541.3kg/667m^2,但纯收入732.2元/667m^2居第2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节本增效增收177.4元、110.3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增加经济效益,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连续3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应平塘县的1年3熟制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004年全县示范面积达到0.047万hm^2,平均单产粮食449.4kg/667m^2(其中杂交玉米314.6kg/667m^2,小麦134.8kg/667m^2),烤烟产量106.4kg/667m^2,总产值为1728.99元/667m^2,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416-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超级稻天优998不同的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量等四因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四元二次回归方程,经过试验及计算机寻优得出了超级稻品种天优998在宜州壤土田高产栽培模型的高、中、低方案及密度、氮、磷、钾最佳用量;高产方案的目标产量557.83kg/667m^2,插植基本苗(密度)53640株/667m^2,施纯N13.87kg,P2O53.99kg,K2O7.98kg/667m^2为宜;中产方案的目标产量543.97kg/667m^2,插植的基本苗为54237株/667m^2,施纯N12.48kg,P2O5 3.46kg,K2O 6.45k/667m^2为宜;低产方案的目标产量499.78kg/667m^2,插植的基本苗为54010株/667m^2,施纯N 10.43kg,P2O5 2.52kg,K2O 4.24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务川栽培的番茄品种,进行了6个蕃茄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表明:金刚12号产量居第1位,单产3356.0 kg/667m2;其次是红珍宝产量居第2位,单产3345.8 kg/667m2;产量居第3位的是红帅4041,单产3345.8kg/667m2.适宜在务川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余庆海拔800m地区水稻旱育丢秧最佳密度为1.27~1.47万穴/667m^2,产量分剐为650.3~670.3kg/667m^2。丢秧密度过大或过小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杂交水稻不同移栽规格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密度1.33万窝/667m2条件下,A处理(0.3×0.14)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63.8kg/667m2产量居第1位;其次是D处理(0.23×0.18)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3.4kg/667m2产量居第2位;产量居第3是B处理(0.27×0.15)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0.4kg/667m2;产量居率4位D处理[(0.33+0.17)×0.17]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794.7kg/667m2。在移栽密度0.67万穴/667m2条件下,E处理(0.3×0.27)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34.7kg/667m2居第5位;产量居6位的是F处理[(0.45+0.27)×0.23]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08.0kg/667m2。在白泥大坝水稻移栽密度在1.33万窝/667m2比较适宜,移栽方式以宽行窄株为好。  相似文献   

19.
油菜免耕栽培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菜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移栽产量162.1kg/667m^2,净产值354.7元/667m^2;翻耕移栽产量166.8kg/667m^2,净产值332.8元/667m^2;翻耕直播产量125.1kg/667m^2,净产值171.3元/667m^2;少免耕直播产量113kg/667m^2,净产值179.6元/667m^2;全免耕直播产量88.9kg/667m^2,净产值117.5元/667m^2,免耕移栽稳产、增效。在油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1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目标-600kg/667m^2以上。产量构成:基本苗20万-25万株,667m^2。冬前总茎数60万~70万/667m^2,拔节前最高返青总茎数80万/667m^2。穗数达到45万~50万穗/667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