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紫胶树脂在漂白和脱氯过程中分子量、热寿命、酸价、碘价、羟基值和氯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证明:漂白过程中,氯主要以自由基加成的方式进入紫胶树脂,同时还有氯的自由基取代和树脂上醛基、伯羟基的氧化反应。在脱氯过程中,漂白胶树脂上大部分危害其贮存性的结合氯被除去,这些氯通过消去和取代反应脱离树脂,同时产生双键和羟基。脱氯后仍残留在紫胶树脂上的氯相当稳定,难以自行脱落,经过脱氯处理,漂白胶具备了片胶所具备的优良性质。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紫胶深加工技术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紫胶结构的差异,紫胶深加工产品紫胶蜡、紫胶色素、紫胶桐酸、漂白胶的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工艺;阐述紫胶改性、漂白机理、漂白紫胶脱氯技术及紫胶新应用领域等国内外紫胶深加工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紫胶深加工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市场》2009,(10):101-101
天然紫胶蜡的提取方法是以漂白胶生产过程中废弃助滤剂为原料,用水或稀碳酸钠溶液浸出紫胶加工中废弃助滤剂,冷却后分离出助滤剂中的紫胶蜡。紫胶蜡粗品用索式提取器在有机溶剂中分离粗蜡中的杂质,将分离杂质后的紫胶蜡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进行常压或减压蒸馏,回收有机溶剂后即得块状的紫胶蜡产品。  相似文献   

4.
催化加氢制备低氯漂白紫胶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和表征了在食品及制药业中广泛使用的天然低氯漂白紫胶.通过在次氯酸钠漂白改性后的紫胶碱性溶液中加入Ni-Fe二元金属催化剂,升温至90℃后,通入氢气,氢气流速为50mL/min,进行加氢离解反应240min,脱除漂白过程中加成到紫胶分子环状萜烯酸双键上的结合氯,从而获得低氯天然漂白紫胶.借助有机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表征了制备的产物结构,探索了催化加氢制备低氯漂白紫胶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氯质量分数为0.44%,同催化加氢脱氯前的2.54%相比不到1/5;在催化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取代反应,漂白过程中结合到紫胶分子上的氯被氢依次取代.  相似文献   

5.
引言漂白紫胶由于色浅、快干、光洁明亮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制革、造纸、家俱等工业部门,由于近年来紫胶二次产品,改性紫胶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项重要的紫胶树脂产品。然而经一般化学处理的漂白紫胶储存期短。据西德“KPS公司虫胶规格(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测定脱氯程度不同的漂白胶样品的结合氯含量、热寿命、软化点和颜色,研究了漂白胶脱氯反应的性质,结合氯含量与热寿命的关系以及软化点和颜色的变化规律。发现漂白胶的脱氯反应是一级反应,分为两段,前一段的反应常数为后一段的四倍,说明一部分氯容易脱除,而另一部分则比较难,后者留在漂白胶中对贮存性影响不大。此研究结果为解决漂白胶贮存性差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途径。通过测定一批样品在多年存放期间热寿命的变化,证实了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漂白紫胶固定床干燥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固定床干燥条件下,不同温度时漂白紫胶中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建立了固定床干燥条件下的拟合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的一致性较好,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描述该条件下漂白紫胶的干燥.  相似文献   

8.
紫胶是紫胶虫(Laccifer Iacca Kerr)的分泌物。紫胶虫属同翅目胶蚧科的热带、亚热带昆虫。在我国一年发生两个世代(称冬、夏代)。由于各代产胶性能不同,目前基本上是冬代做种、夏代生产。我国紫胶生产的气候指标,由原林科院紫胶研究所提出,着重指导紫胶虫越冬保种,发展新区种胶基地,对于夏代生产的气候内容提得较少。为了充分利用赣南自然气候资源,提高夏代紫胶产量,现就赣南紫胶夏代生产气候指标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丽 《绿色科技》2015,(2):142-146
指出了墨江具有适宜的气候、宜胶林地、寄主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紫胶市场及发展趋势,对墨江紫胶生产现状、问题及紫胶加工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紫胶产业发展的对策。并重点从加强现有紫胶寄主树保护、重视科技、扶持加工企业、建立林农合作组织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墨江紫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紫胶虫Kerria lacca(Kerr)寄主植物至今主要是用来放养紫胶虫生产紫胶。紫胶枝即紫梗,一般都是集中长在树冠的上半部,收胶的时候,胶农必须把长有紫梗的二、三级枝条砍下来,才能进行剥胶。被伐枝条的大小因树种而异,小乔木的枝径一般为3-5厘米,大乔木有的粗达10厘米左右。由于大多数的紫胶  相似文献   

11.
紫胶辨证     
紫胶也称虫胶,是紫胶蚧雌虫寄生在某些树种上,形成的一种硬化了的紫红色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富含紫胶树脂以及紫胶色素,紫胶蜡等化学成分,现已成为军事工业、多种轻重工业极其重要的原料。 紫胶蚧属胶蚧科胶蚧属,是南亚特有的一种资源昆虫,我国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即是其北部原产地。我国利用紫胶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晋代以前。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承担的“漂白紫胶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于1993年4月17日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鉴定会在江苏省科委主持下进行的。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所做的技术报告,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专家们认为:该项新技术从基础理论着手,通过对漂白紫胶脱氯的化学反应、产物理化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NaClO与紫胶树脂反应的规律,用壳脑酸与NaClO及壳脑酸二甲酯与溴反应,模拟了紫胶树脂与游离氯间的反应。结果表明NaClO与壳脑酸的反应为一表观复杂反应,反应前15min进行得很快,降低pH和提高温度均可加速反应。溴与壳脑酸二甲酯反应的活化能为66.2kJ/mol。由此可知,用NaClO漂白紫胶时,游离氯必然会进入树脂,成为树脂的结合氯,从而危害漂白紫胶产品的贮存性。  相似文献   

14.
<正> 紫胶霉病是紫胶虫主要的病害,在福建、广西及广东的部分紫胶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种胶和原胶的产量和质量。为有效地控制霉病危害,保证胶虫正常生长,提高种胶和原胶的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80—1986年,对紫胶霉病的病症、病原菌、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一、病症、病原菌和发生流行规律观察1.症状紫胶霉病一般发生在胶虫二龄至成虫期,若湿度大,一龄胶虫也会发病,但以成虫期发生严重。胶虫一、二龄时如遇几天连绵细雨,病菌就会在胶虫背部或肚孔处的蜜露上滋生,  相似文献   

15.
紫胶(lac)是复合生物(寄主植物、紫胶虫)地理群落的综合产物。我国紫胶生产,由于原来利用野生野长的天然寄主植物群落、粗放经营,产胶量的增长幅度小,年度间产胶量的变幅波动较大。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的紫胶产量,各地大力营建人工栽培寄主群落,向集约经营方向发展,预期获得高产稳产、一地多收的最佳经济效益。发展紫胶生产,寄主树的量和质是基  相似文献   

16.
用通常方法从原胶经粒胶生产片胶时,约有25%的紫胶树脂损失而成为副产品。为避免损失、降低成本,印度紫胶研究所研制了一种以酒精(在20℃)或丙酮(40℃)为溶剂,从原胶直接生产片胶的方法。此法不仅能生产普通的含蜡和脱蜡片胶,还能生产脱色片胶,从残渣中还可制得紫胶蜡、水溶紫胶色素和含氮肥料;溶剂能够回收再用;且不产生那种讨厌的污水。方法简单、设备一般、产品得率高、质量好、成本低,适于小厂采用。  相似文献   

17.
1961年3月中央林业部、商业部在云南省墨江县首次召开南方六省(区)紫胶生产会议以来,我国紫胶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云南一个产区发展扩大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八个省(区),生产技术由野生野长发展为人工放养胶虫,人工营造紫胶园,紫胶产量由年产原胶10余吨发展为年产原胶3000多吨,成为世界第三产胶大国。但是,和世界先进产胶国家印度和泰国相比,我国紫胶生产无论在经营管理、科学技术和紫胶产量等方面,差距较大,问题较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先后派出紫胶考察团赴印度、泰国等先进产胶国家实地考  相似文献   

18.
油墨专用紫胶树脂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漂白紫胶加工改性为油墨专用树脂的工艺,使其既保持天然紫胶树脂的一系列优良特性,又适应其在油墨加工中的应用。文章阐述了专用树脂在各类油墨中的使用及特性,既扩大了紫胶树脂的用途又开发了油墨新产品,该树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紫胶在工业上的应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古代主要作为染料和胶接剂,到19世纪70年代,主要用在酒精清漆,近年来又进入了改性利用阶段。虽然紫胶有许多优良性能,被应用到许多工业部门,但由于它的平均分子量较小,且含有自由羟基,因而有些不足之处,如耐热性差,粘接性不够大,抗水抗溶剂性不强,不能满足某些工业部门的一些特殊要求。这就需要对紫胶进行改性。紫胶改性的物质有无机物(如磷酸、铬酸盐、硫磺等)、有机物(如尿素、苯酚等)  相似文献   

20.
紫胶树脂链状组分紫胶桐酸漂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漂白紫胶脱氯反应过程中工艺参数改变时脱氯速度曲线形状呈明显规律性变化,以及氯含量常规测定方法无法测出紫胶树脂环状组分上稳定态结合氯的事实,证实紫胶树脂链状组分上的结合氯含量比原先估计的要高,且该部分结合氯较易脱落,从而为寻找最佳脱氯工艺条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