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秀水122是嘉兴市农科所以秀水04/秀水27////秀水04////秀水02///秀水04//祥湖CP杂交育成,苏州种子公司于1989年引进栽培的中熟晚粳品种.该品种于1990~1991年分别参加了苏州市单季晚粳联合品比试验和江苏省单季晚粳(糯)区域试验,1992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品种生产试验,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年苏州全市实种3.2万亩,1992年达180万亩,且有继续迅速扩大的势头,将成为苏州市的主栽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2.
"镇稻6号"(原名"镇稻53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盐粳2号"作母本、"秀水0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9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镇稻6号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晚稻或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淮香粳15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水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1、2012年江苏省水稻晚粳迟播区域试验资料,通过t检验、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分别对淮香粳15号及对照品种(南粳44、武运粳2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淮香粳1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高产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武育糯18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作物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实现其“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内因和基础。适宜南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单季粳(糯)稻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产性、稳产性、熟期性、优质性四个方面的优良种性。自1991年以来引进了20多个粳、糯稻新品种和新品系,在校内外农科教结合基地进行了观察试验、示范对比。对其中优良种性表现比较突出的杂交中粳稻204A/轮回422、迟熟中粳96-19、早熟晚粳94578和迟熟中粳糯95225等4个品系作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初步认定:这些粳稻新品系通过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和推广,可以填补全市水稻生产中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空白,进而成为优良粳稻的接班和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6.
作物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实现其“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内因和基础。适宜南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单季粳(糯)稻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产性、稳产怀、熟期性、优质性四个方面的优良各 。自1991年以来引进了20多个粳、糯新品种和新品系,在校内外农科教结合基地进行了观察试验、示范对比、对其中优良种性表现比较同的杂交中粳稻204A/轮回422、迟熟中粳96-19、早熟晚粳94578和迟熟中粳糯95225等4个品系  相似文献   

7.
泗棉2号自1984年推广以来,已在苏、皖、赣、沪等省市大面积种植。为了明确泗棉2号的应用价值,我们对近几年泗棉2号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示范试验的资料,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及栽培途径的分析,以便为扩大种植和夺取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丰产性 泗棉2号1982~1986年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安徽省、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优质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其在无为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开展了单季晚粳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青香软粳、镇稻656等品种生育期较适宜,抗性较强,丰产性好,宜在无为县作为单季晚粳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秀水09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用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穗粒兼顾,生长清秀,结实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属于半矮之源供密穗之库的源库协调品种。2002年育成,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作单季晚稻(水育秧,旱育秧,直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秀水09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经2002~2005年四年试验,表现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既适宜在浙江、上海等地作单季移栽稻种植,又适应直播、抛秧等轻型栽培。2005正通过了浙江省和上海市品种审定,并推荐进入国家区试,2007年通过国家生产试验,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1)。  相似文献   

11.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康圣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24,27
华粳40是以晚粳M1148为母本、自育的粳稻中间材料M1(武运粳8号/镇稻9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株叶形态协调、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且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比较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1嘉67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02)。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1产量表现参加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201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62.5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12.0%,  相似文献   

14.
“常农粳4号”(原名“96—96E4”)系常熟市农科所1996年用“丙93—63”/“武运粳7号”配组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1年参加苏州市品试,2002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2003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同时越级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0416)。该品种综合表现为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熟期早、抗性强。适宜在沿江及苏南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南稻区、安徽等地示范应用约6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晚粳稻秀水11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秀水11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嘉兴市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杂交选育的单季常规中熟晚粳稻品种。表现丰产稳产,熟期适中,株叶形挺,穗数较多,生长清秀,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及类似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现将秀水11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张家港市种植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对10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的生育特性、产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粳46"的全生育期较长,适宜在休耕田块作为优质生态米进行推广种植;其他通过审定品种的全生育期适中,适宜在稻麦轮作田块种植,其中"南粳3908"和"南粳晶谷"的丰产性较好;未通过审定品种只适用于进行试验示范,待审定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镇糯19号是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2016年和2017年试验示范表明,镇糯19号在桐城市作单季粳稻种植为中熟品种,产量较高,糯性好,具有穗粒并重型经济性状、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转色佳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镇糯19号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粳50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食味品质优、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2017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江苏省引种备案,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南粳505适于江苏淮北地区、山东鲁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安徽省淮河以北中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盐稻15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稻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江苏省淮南中粳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超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米质优、熟期适中、抗病性强等特点,是江苏省淮南中粳稻区域试验用武育粳3号作对照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综合性状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4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淮南中粳稻区域试验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淮南中粳稻生产试验,并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南粳 41是集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一个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笔者通过 3年的试验示范种植 ,探讨出一套合理的能够体现该品种特征特性的系列配套栽培技术 ,为大面积种植该品种 ,实现高产与优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