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MWED)是近年在我国玉米上新出现的病害,已对四川北部、重庆及贵州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玉米上引起显著矮缩,叶变小,僵硬,叶背面形成白色、扁平的腊泪状瘿瘤等典型症状。玉米鼠耳病毒(Maize Wallaby Ear Virus,MWEV)可能与我国发生的玉米鼠耳病有关,国外报道MWEV的昆虫介体有3种:二点叶蝉(Cicadula bipunctella)、斑翅二室叶蝉(Balclutha punctata)及Nephotettix pallida,但研究表明我国发生的MWEV仅与二点叶蝉及斑翅二室叶蝉有关。更新栽培技术、改变生态条件及传播介体暴发是引起MWED流行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MWED的分布与危害、病原致病因子的鉴定、病害流行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玉米三点斑叶蝉的发生与防治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asalinaMit.)属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该虫自80年代初在新疆北部地区发生为害以来,为害逐年加重。1989~1990年连续2a在昌吉地区严重发生,受害面积达3万hm2,年损失玉米500多万...  相似文献   

3.
1.叶蝉 Ciacdulina,bipunctella,bimaculata(Evans):一种在菲律宾可传播玉米耳突病的新介体 A.T.Barrion,J.A.Litsinger 和 H.Hibino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玉米叶蝉 C.b.bimaculata 是菲律宾禾谷类作物上的一种新害虫。它是传播玉米耳突病毒(MEWV)的媒介,可导致玉米和水稻出现斑驳。叶蝉为害后7—14天呈现斑驳症状。此种叶蝉为寡食性害虫,仅以小麦、玉米、水稻、高梁为食料。  相似文献   

4.
广东新发生流行的水稻橙叶病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2年广东茂名市的水稻约2万公顷发黄。用电光叶蝉Reclia dorsalis(Motsch)接种3叶龄稻苗,在平均气温28℃下,潜育期为8~36天;主要症状为病株矮,叶片竖直、橙黄至金黄色;部分病叶纵卷干枯;多数病苗早枯死。四环素液浸病稻根可明显延迟死亡。介体昆虫为电光叶蝉。而黑尾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二条(大斑)叶蝉N.apicalis(Motsch)和二点叶蝉N.virescence(Distant)以及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等均不传病。电光叶蝉最短获毒和最短传毒饲育期分别为<2min和<5min.期在室温25~30℃下,约为7~26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但有间歇传病现象。在病叶脉韧皮筛管细胞毒叶蝉唾腺切片中均可见大量多形态的类菌原体,大小为75~639nm。据此认为本病与1980年云南十年代在东南亚报道的水稻橙叶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水稻瘤矮病—广东湛江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毒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新发生的水稻瘤矮病于1981~1982年在广东湛江地区的信宜、高州和化州县发生流行。室内用叶蝉接种2叶龄的稻苗,在10~11月广州温室温度约为土9~23℃下,潜育期为13~28天,主要症状为病苗矮缩,叶片浓绿色,叶背及叶鞘上长有若干个淡黄绿色近圆形小瘤(0.1~1.2毫米直径)。病毒粒子球状,直径约60毫微米。昆虫介体为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 Motsc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 Uhler.)。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a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不能传病。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ce Distant.)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tsch)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电光叶蝉的最短获毒饲育期少于24小时。潜育期在平均室温22~23℃下为13~24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认为本病与泰国和马来西亚报道的水稻瘤矮病相同。  相似文献   

6.
水稻病毒,诸如水稻矮缩病毒,(Rice-gall dwarf virus)水稻瘤矮病毒(Ric-egall dwarf virus)和水稻短暂性黄化病毒(Rice transitory virus),已知都由其叶蝉介体传播到奇主植物上,而不能用其它方法进行机械传播。这些病毒的侵染力只能通过人工注射少量病毒悬浮液到介体叶蝉腹腔内进行测定。用这种方法而获得  相似文献   

7.
江西叶蝉总科昆虫种类记述(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 叶蝉科 Iassidae8.1 点脉槽胫叶蝉 Drabescusnervosopunctatus( Signoret) ,1 880分布 :江西。8. 2 宽槽胫叶蝉 Drabescus ogumaeMatsumura,1 91 2分布 :井冈山。8. 3 叉茎叶蝉 Dryadomorpha pallidaKirkaldy,1 90 6分布 :南昌。寄主 :紫薇。8.4 黑斑点线叶蝉 Gessius verticalis Distant,1 90 7分布 :江西。8.5 黄绿短头叶蝉 Iassus indicus( Walker) ,1 85 1分布 :南昌、奉新、铅山武夷山。8. 6 褐盾短头叶蝉 Iassus matsumuraiMetcalf,1 91 2分布 :南昌、井冈山。寄主 :柳、梅、槲。8.7 黑缘网脉叶蝉 Krisna striata( Ki…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人工培养液对各种常见的昆虫(主要是叶蝉)的亲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人工培养液适于本试验中大多数昆虫的人工饲养.用此方法,悬钩子广头叶蝉Macropsis.ftscula Zetterstedt和桤树广头叶蝉Oncopsis alniSchrank分别被再次确认为悬钩子矮化植原体和桤树黄化植原体的传播介体;田旋花麦蜡蝉Hyalesthes obsoletus Signoret再次被确认为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的传播介体.此前,上述三种叶蝉已被传统的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为相应植原体的传播介体.危害桤树的河谷树叶蝉Allygus modestus Scott尽管虫体DNA检测结果经常为阳性,但迄今其人工培养液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因此,我们认为河谷树叶蝉不是桤树黄化植原体的传播介体.Eppendorf管人工培养液饲养法不仅适用于潜在的植原体介体昆虫的筛选鉴定,而且可用于介体昆虫的生物防治研究.此外,本研究首次发现自然感染了葡萄上的一种被德国人称为"Vergi-lungskrankheit"植原体(AY组)的草地脊冠叶蝉Aprodes makarovi Zachvatkin.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法,以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对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程度随着密度增大而增高。成虫的聚集是由环境条件所引起;若虫单株密度低于5.08头时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单株密度高于5.08头聚集是由昆虫行为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建立了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数模型。调查期间,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若虫在玉米植株下部数量多于中部,中部数量又多于上部。  相似文献   

10.
水稻橙叶病分子检测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南地区水稻橙叶病(rice orange leaf disease)进行病原菌分子检测和病情发生与分布调查。结果表明,该病是一种由电光叶蝉(Inazuma dorsalis)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传播的植原体(Phytoplasma)引起的病害,早期感病植株在分蘖期全株叶片表现为橙黄色,不久干枯死亡,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为害。电镜下观察,病株幼叶叶脉筛管细胞中存在大量植原体。巢式PCR可从来源于水稻病株及介体电光叶蝉和黑尾叶蝉DNA抽提物中获得单一扩增产物,PCR产物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水稻橙叶植原体16S r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R061356)同一率均为99.8%以上。2015年广东各主要稻区及海南中部和广西东南部均有该病发生与分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畜牧业对优质蛋白质饲料需求的增加,我国从美国进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品的量也逐渐增加,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本文搜集整理了美国紫花苜蓿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包括象甲、蚜虫、叶蝉、盲蝽、蓟马、蜂、蛾类等42种(属),并对危害严重的几种害虫——苜蓿叶象属、大苜蓿耳象、苜蓿无网蚜、蚕豆微叶蝉、苜蓿膜翅角蝉、美国牧草盲蝽和西部牧草盲蝽的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及危害情况做了简介,供进境苜蓿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翅叶蝉Erythroneura subrufa(Motschulsky)成虫与若虫均以刺吸口器刺进水稻叶片组织内吸取叶汁和叶绿素,被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零星小白点,随后出现长短不一的点状白色斑条,受害严重的稻叶上满布白色斑纹,叶绿素丧失,叶片干萎。在稻叶蝉中除一点小叶蝉被害状出现小白点外,其他叶蝉为害水稻时,并不直接破坏叶绿素,亦不呈现白色斑纹,而是直接吸食叶液,使禾苗发黄而死。因而纠正了过去认为黑尾叶蝉、白翅叶蝉为害水稻后,都会造成叶片出现白色或褐色斑纹的报道。白翅叶蝉在湖南一年发生三代,在晚稻收割后以成虫迁向麦田、杂草等场所越冬,因其寿命很长,故长期不同世代交错。白翅叶蝉除为害水稻外,在初冬与早春还为害冬小麦。近年在湖南及我国南方部分稻区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通城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稻赤斑黑沫蝉在水稻上的为害越来越严重,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赤斑黑沫蝉吸食稻株茎、叶汁液,造成水稻减产15%~4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稻赤斑黑沫蝉也为害玉米、甘蔗、油菜等。据观察,个别玉米田也受害较重。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3.5mm,黑色狭长,有光泽,前翅合拢时两  相似文献   

14.
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及50%嘧啶氧磷可湿性粉剂滴灌防治玉米三点斑叶蝉,评价3种药剂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后7 d,3种药剂对三点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85.86%~95.84%,同时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5.
受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大、滴灌节水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的推广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影响,新疆博州玉米主要病虫害已经发生演变。原有的重要害虫玉米螟已减轻,玉米三点斑叶蝉、玉米禾谷缢管蚜、长跗双斑萤叶甲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原偶发为害的玉米叶螨也呈常态化发生趋势。玉米瘤黑粉病在普通田轻发生,但在制种玉米田发生较重,影响玉米制种产业;玉米锈病、顶腐病局部为害成灾;玉米粗缩病等偶发为害。应掌握发生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越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传染介体和越冬介体昆虫只有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一种,但其卵不传递该病原到子代若虫,越冬寄主植物只有水稻的再生稻株和落粒自生稻株。在茂名病区的冬、春期间电光叶蝉的带菌虫和带菌再生稻及感病落粒自生稻始终存在,其带菌率分别为2.33%—35.11%、2.37%—17.78%和1.95%—16.67%。在茂名地区由于冬、春气温不甚低,电光叶蝉仍能继续繁殖越冬,并能不断获菌和传病,所以说该病原是动态越冬的。室内试验表明,带菌电光叶蝉的寿命可长达105—125天,而在茂名的秋收期至翌年春播期一般105天,据此推测有些带菌虫可从秋收后直接存活和传病原到春播稻苗。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用电光叶蝉人工接种并回接水稻成功。但在病区田间调查从未发现病株。以下植物人工接种不成功:野生稻(Oryzea rufipogon)、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s)。  相似文献   

17.
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apicalis(Nawa)]又称葡萄二星叶蝉,近年来在甘肃清水发生日趋严重,受害率达90%~100%,成为当地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我们经3年调查,初步明确了该虫在清水县的发生危害规律,通过试验得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1 危害情...  相似文献   

18.
水稻普通矮缩病 (简称普矮病 ) ,近年来在我市局部偶有发生 ,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今年受去冬今春气温异常影响 ,该病在我市多个乡镇普遍发生 ,全市发病面积达 16 6 6 6 6万hm2 ,发病较轻的病丛率在 5 %左右 ,重病田块病丛率达 2 0 %~6 0 % ,为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 1年。普矮病是由黑尾叶蝉、电光叶蝉、大斑黑尾叶蝉传播病毒而引起的 ,病毒在带毒的黑尾叶蝉若虫体内越冬 ,第 2年春季成虫迁飞到秧地成为初侵染源。感染普矮病的水稻病株显著矮缩 ,分蘖增多 ,叶色浓绿 ,叶质僵硬 ,叶面呈现黄白色条点。1 原因分析(1)气候因素有利虫源越冬、…  相似文献   

19.
利用KT-10-Ⅱ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玉米灌浆期三点斑叶蝉的防治试验,研究无人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施药液量以及喷雾助剂等因素对农药雾滴在玉米冠层的沉积分布影响及对三点斑叶蝉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人机飞行高度为距玉米株冠顶部1m、飞行速度6m/s、施药液量15L/hm2,并加入1.5%喷雾助剂"迈飞"的条件下,喷雾雾滴在玉米冠层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沉积密度分别达到41.9、27.3和14.9个/cm2,对三点斑叶蝉药后1d防效可达91.3%,药后14d防效96.8%以上,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病区四个县和非病区一个县1976~199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簇矮病毒(RBSV病害的发生、消长在年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稻株易感阶段介体叶蝉的种群数量及其传病潜能一一带毒率、亲和率和传毒天率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年份虽然介体叶蝉带毒率不高,但其绝对虫口密度大,也能导致病害的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