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4,(5):11
为害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  相似文献   

2.
柑桔疮痂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北地区苦瓜春季提早栽培要利用温室大棚,而温室大棚高温高湿易引发白粉病,一旦发生,病情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产量。苦瓜白粉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茎。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点,以叶片正  相似文献   

3.
菜青虫是对蔬菜为害较重的害虫,它取食植株叶片,严重者能把叶片食光,仅剩下叶脉或叶柄。此外,菜青虫造成的伤口,易招致软腐病菌的侵入而引起病害流行。菜青虫每年有两个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4.
1发病症状灰霉病主要为害菜豆的叶片、茎、花和幼果等。幼苗多在接近地面的茎、叶上被侵染,在现蕾前主要为害叶片,进入花期为害花器,结果后为害果实,  相似文献   

5.
大豆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病种子相当大部分于出苗前即死于土中,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病菌自子叶可侵入幼茎,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  相似文献   

6.
1、症状 茄子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先中、下部发生,然后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嫩茎。叶片染病,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点和斑块,叶背面病部生出霉层,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紫灰色或灰褐色,霉层十分明显,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环境条件合适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上也可长出霉层。叶柄和茎部发病症状与叶部相同。  相似文献   

7.
一、玉米主要病害 (一)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苞叶。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相似文献   

8.
王少佳 《河南农业》2008,(15):19-19
一、发生概况 灰霉病在漯河市一般年份病株率15%~20%.重者达50名;严重年份病株率达40%~50名.重者达100%,减产幅度在10%~40%。灰霉病可为害茄科、瓜类、豆类、甘蓝、莴苣、韭菜等多种蔬菜,既为害叶片又为害果实,造成叶片枯死或瓜果腐烂,后期表面出现大量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9.
梅疮痴病又称梅黑星病、梅黑痣病,主要为害梅果实影响梅品质,亦会为害叶片和枝条,是梅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0.
烟青虫和金龟子是烤烟大田生长期的主要害虫。烟青虫主要为害生长点的嫩叶及花和果实,而金龟子主要为害团棵期叶片,造成叶片缺损,对烟叶质量有较大影响。在防治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这两类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分别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壮铗普瘿蚊在福建省的传播为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壮铗普瘿蚊首先在厦门岛内被发现为害芒果树叶片,笔者与南开大学生物学院卜文俊教授等共同研究,2003年作为新种发表。此后在厦门岛范围内大爆发,严重为害芒果树叶片。为摸清该虫在厦门和周边地区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便于指导防治。笔者于2002~2005年对该虫在厦门和周边地区的发生分布情况展开全面调杏。  相似文献   

12.
夏播大豆田截形叶螨发生为害及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太谷地区夏播大豆田截形叶螨的田间为害及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谷地区截形叶螨从夏播大豆幼苗期即开始为害,7月下旬达到为害高峰,为害盛期持续1个月之久。同时表明,截形叶螨不同虫态虫口密度的最大叶区不同,其中成虫、卵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上部叶片上,幼虫、若虫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下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13.
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卷叶蛾等,是为害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大枣,近年来在河北省发生日趋严重。为害时幼虫吐厚厚的白丝,将寄主的小枝与叶片相互粘贴在一起,隐居其中为害,并串食花蕾、花,咬食幼果,后期大量食害叶片及枣果,如不及时防治,不仅造成当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且导致二次发芽,严重影响翌年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柑桔全爪螨又称柑桔红蜘蛛,是柑桔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害螨之一,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苦楝、桂花、苎麻等。该螨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轻则产生许多灰白色小点,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以至引起落叶;果实受害后,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外观质量。由于该螨螨体小,繁殖力强,代数多,对药剂抗性强,因而给防治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菌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其次为害新梢、叶柄、果梗等部位。以在芽鳞和枯枝落叶中越冬为主,病部呈现黑色霉层是该病的主要病状特征。为害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一、小麦锈病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  相似文献   

17.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也为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若口光温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在病叶背面病斑上常溢出黄色黏状菌脓。最终,病斑干枯,其边缘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有时残留部分组织坏死。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18.
小麦锈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2005,(5):23-23
为害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三种锈病病部后期均生成黑色条孢子堆。…  相似文献   

19.
芝麻大蛾在长城以南、四川以东的芝麻产地都有发生。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有时也为害嫩茎,对产量影响很大。除为害芝麻外,还为害马铃薯和茄子等作物。  相似文献   

20.
水稻长腿水叶甲属鞘翅目,负泥甲科,别名稻食根叶甲、稻食根虫、饭米虫等。它分布广,以幼虫在土层下为害水稻须根,造成植株矮小,叶片黄瘦,须根腐烂,严重时使整株叶片枯萎死亡。该虫为害初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发生过为害:以后并未严重发生.2006年有两个行政村发生集中连片80亩的为害.严重的12亩造成整个田块植株枯萎死亡.经调查。发现其它行政村也零星发生小面积的为害.并有扩大面积的发生趋势。必须加强监测预报,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