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一、前言黄河流域冬大麦区,从1949-1979年长期沿用多棱形农家品种,不抗倒伏,产量长期在五十到一百五十公斤徘徊,高产村平均亩产250公斤,形成国内有名大麦低产区.由于低产,大麦种植面积由3200万亩下降到400~500万亩,有些地区大麦几乎绝迹.从1978年以来,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各地引进大量品种(系)和开展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5.
云南大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要进一步提高大麦单产,是从事大麦栽培研究的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弄清和掌握以下三个基本规律,即大麦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大麦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条件变化规律,人和大麦生长发育及环境条件关系的规律。结合云南立体气修特点,通过大量的栽培试验和示范研究,把大麦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系统化,理论化,总结出云南正季大麦高产栽培要抓住的7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7.
冀南地区是河北棉花主产区,抗虫棉新品种的推广,地膜覆盖等配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产量,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涌现了一大批种棉产业户。在生产上积累了经验,改进了技术。近年来笔者对棉花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整理成文。1播前准备1.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棉田耕地可分为冬耕和春耕,冬耕可在收获后至封冻前进行。没有冬耕或未施基肥的棉田,进入3月份要及早春耕,及时清理残膜、杂草等。结合整地要因地造墒,浇足底墒水,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60~75m3或饼肥1500kg、磷酸二铵375kg、钾肥225~300kg,也可施… 相似文献
8.
9.
大同地区为内陆高原山区,是典型的季风大陆性气候,境内沟壑纵横,山坡丘陵多,昼夜温差大,具有栽培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我区生产的马铃薯,块大优质,保鲜时间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客户认可,马铃薯已成为该区对外开放、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围绕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目标,我所摸索出一整套的实用栽培管理技术,经多年大面积栽培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11.
吉林省属于北方春大麦区.气象条件特点是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回升快.进入六月下旬,降雨增多,常遇高温,伴随多湿.此期,正值大麦灌浆期.原有农家地方品种和尤大麦、通化皮大麦,因为抽穗晚(6月14日),常因高温和湿害影响,灌浆不足,功能叶早枯,加上感病重(条纹病),易倒 相似文献
12.
13.
14.
要进一步提高大麦单产 ,是从事大麦栽培研究的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弄清和掌握以下三个基本规律 ,即大麦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 ,与大麦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条件变化规律 ,人和大麦生长发育及环境条件关系的规律。结合云南立体气候特点 ,通过大量的栽培试验和示范研究 ,把大麦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系统化 ,理论化 ,总结出云南正季大麦高产栽培要抓住的 7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李家友(湖南省涟源市农业局,涟源,417100)1993~1994年,在涟源市仙洞、七星、湘波、株木等乡镇的3l个村,连片种植大麦丰产示范片806.5hm2。经测产验收,平均每公顷产大麦3240.0kg。湘波镇实竹村科技示范户王...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省一些年份初冬阴雨连绵、低温寡照,致使晚稻收割季节推迟,稻田排水不干,大麦播后,往往出现烂种现象。实践证明,利用板田种麦,省工省力,同时可获得高产。新化县炉观镇农科村1987年冬种大麦7hm2,其中板田免耕大麦6.63hm2,产量为3787.5... 相似文献
17.
大麦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过去我县曾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进入六十年代,由于稻田绿肥、双季稻的推广种植,大麦生产受到排挤,加之种植的本地大麦株高易倒伏,产量低而不稳,面积一再减少,且零星分散。到1982年,全县实际收获面积仅2284亩,总产只19万公斤,亩产83公斤,大麦生产处于奄奄一夕的状况。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大麦生产被重新认识。1983年,我县从湖南省农业厅粮油生产局引进沪麦四号,盐辐矮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优质棉基地,属特早熟棉区,无霜期短,积温不足,光热资源有限,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最近几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年积温升高,降雨量偏小,霜期延迟,为此就辽西地区生态特点,研究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满足棉花生产的需要。1播前准备1.1播前整地。秋收后进行秋翻,深耕细耙,耙后灌水,杀死越冬虫卵、蛹,减少棉花病虫害。开春后如土壤墒情不好可再春灌一次。疏松、平整的土地,可以提高覆膜质量和播种质量。1.2种子选择。根据辽西地区近年的气候条件,宜选择株型紧凑、叶型较小、铃大小中等、生育期略长的品种,以保证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北疆地区春播大豆高产优质灌水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豆品种黑农33为材料,以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为决策变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产量的综合影响显著,而对百粒重、硬实率和脂肪含量的综合影响虽显著,但却受年份的影响。灌水次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灌水量;偏早年份灌水量对硬实率的影响大于灌水次数;偏润年份对百粒重的影响亦如此,但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则反之。在北疆地区黑农33达到3000kg/hm2以上产量指标的最佳灌水模式为:从开花期开始,到8月20日截止,每隔11~13天灌一水,每次灌水量1020~1110m3/hm2;偏旱年份每隔13天灌一水,每次灌水量1023~1260m3/hm2,以保持硬实率在1%以下;偏润年份每隔13~16天灌一水,每次灌水量825~1026m3/hm2,以保证百粒重达21g以上和脂肪含量达21%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