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王霞  王振华  金益  张林  鄂文弟 《玉米科学》2005,13(2):094-096
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差异显著,依次为东青001、东青1号、东青01和阳光1号;不同种植密度间的生物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供试材料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7.143万株/hm2,但品系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株高影响不大,株高的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的茎粗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内农S002饲用大豆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与通辽市查金台牧场以栽培大豆大白眉为母本,野生大豆为父本,按系谱选育法选育出的草实兼用型新品种。内农S002饲用大豆的干草产量与籽实产量都较对照野生大豆有很大提升,可与青贮玉米混播,混播时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较单播提高12.6%。多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内农S002饲用大豆既可作牧草饲料利用,也可作籽实饲料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分蘖型多穗青贮专用玉米——新多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雷志刚  梁晓玲 《玉米科学》2002,10(1):74-74,87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畜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 80年代 ,作为牲畜主要饲料来源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很少 ,制作青贮多为当地玉米品种或引进品种 ,其产量低 ,品质差 ,直接影响了农牧民种植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所于1979年开始进行青贮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研究工作 ,制定了以生物产量高 (秸秆多 )、适口性好、品质佳的育种目标 ,经过十几年的试验和生产示范 ,育成了新多 2号分蘖型多穗青贮玉米新品种。新多 2号大田产量 4 5 0 0 0~ 60 0 0 0kg/hm2 ,高产可达 10 5 0 0 0kg/hm2 ,其生物学性状、营养成分及生物产…  相似文献   

4.
半野生大豆生物产量高于常规牧草绿肥,生长发育迅速、营养丰富、比野生大豆具有更高的饲草生产潜力,完全可以成为饲草、青饲、绿肥牧草新种类。且半野生大豆种子繁殖速度迅速,生产成本低,籽粒繁殖简易、易于推广种植,将是绿肥牧草发展的新趋势。应以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为材料,选育小粒型、抗旱、高生物产量的遗传稳定类型半野生大豆,应用于现代农业中。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的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试验于2001~2002年对三个不同类型5个玉米品种饲用栽培的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各器官营养成分含量不同,营养成分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也不相同,植株干物质各营养成分含量也因品种而异.就营养成分含量而言,粗蛋白含量科多8号最高,而科青1号最低,中单9409、东陵白及掖单13居中;粗脂肪含量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较高,普通型玉米品种其次,二者均高于青贮专用型;粗纤维含量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较高,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居中,普通型玉米品种最低;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普通型玉米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粗灰分含量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大于普通型玉米品种与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由于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的不同及干物质积累量的不同,营养成分积累量不同类型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均极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氮肥对青贮玉米的鲜、干生物产量的提高及青贮玉米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的提高贡献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较小。建立了氮、磷、钾肥和青贮玉米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青贮玉米新饲玉14号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9.00万株/hm2;最佳收获期是籽粒乳熟中期; 预测出了获得青贮玉米最大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时所需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7.0~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黑饲1号在6万株/hm2时产量较高;龙辐208在7万株/hm2种植条件下,其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较高,尤其干物质产量最高;青贮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中原单32可作为粒用玉米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粮饲兼用型玉米青贮产量形成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霞  杨文钰  任万君 《玉米科学》2005,13(2):090-093
试验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燎原青贮玉米2号与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作对比试验,研究其产量形成规律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收割时期。结果表明,鲜物质、干物质产量以及果穗产量均以粮饲兼用型玉米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500株/hm2;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期在抽丝后35~42d,专用型青贮玉米新青2号在抽丝后28~35d。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青贮玉米的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单株鲜重、粒重、穗重、分蘖力及绿叶数影响最大,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南北疆及其类似地区的青贮玉米高产密度不宜超过82500株/hm2,最佳经济生产密度为67500~8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头季水稻的刈割时间对青贮饲草产量、品质和再生稻产量的影响,以黄华占、渝香203和渝香优8133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头季稻倒4叶期、倒2叶期和齐穗期3个刈割时间处理,分析各处理头季稻饲草产量、青贮饲草营养化学和饲用品质及再生季水稻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头季全株青贮饲草产量和干饲草产量随刈割时间推迟呈显著增加趋势,至齐穗期达到最大值,各品种饲草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渝香优8133、渝香203、黄华占。推迟刈割时间,黄华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而渝香203和渝香优8133呈增加趋势,至齐穗期达到51.3%~52.7%。推迟刈割时间,头季饲草粗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灰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再生稻产量表现为倒4叶期刈割处理最高,齐穗期刈割处理最低,各品种产量表现为渝香优8133>渝香203>黄华占。综上所述,如以收获再生稻稻谷为主,头季稻宜在倒4叶期刈割,如以提高饲草—再生稻两季总体效益为目标,头季稻宜在齐穗期刈割。  相似文献   

11.
卢翠 《园艺与种苗》2022,(2):46-47,59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低产杏园改造的步骤和方法,改劣换优技术要点及嫁接后的树体管理等,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果农生产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1002为材料,设置灌浆中后期(灌浆36 d)不同穗部及穗下不同数量的去叶处理,研究去叶后对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冠层结构、产量以及子粒含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穗部叶及穗部以下叶保留3~4片叶,产量不降低;去叶较多情况下表现为减产;不保留穗位叶较对照减产了12.36%,子粒千粒重下降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去叶后直接导致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下降,无截取散射略微增加;保留3~4片叶处理,叶片光合性能表现出一定补偿效应,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处理,羧化效率略有升高;去叶处理降低灌浆后期子粒含水率,不保留穗位叶片处理较对照处理相比,在灌浆44、52、60 d,子粒含水率分别下降了8.14、8.75、17.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红茶菌饮料澄清度与抗氧化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对红茶菌的澄清度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红茶菌饮料澄清度逐渐降低,培养5d的红茶菌饮料澄清度较好,达80%以上;但是超过5d,红茶菌饮料澄清度显著降低。(2)红茶菌饮料具有较强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e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前5d内,红茶菌饮料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随之增强;但是培养5d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反而发生了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东北和西北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东北(吉林公主岭,JL-GZL)和西北(新疆伊犁71团,XJ-71)两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区春玉米植株养分吸收、积累差异。研究表明,西北试点的春玉米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等养分积累量均高于东北试点,其中,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茎秆、子粒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达显著水平。东北春玉米叶片、茎秆氮含量较西北春玉米高,叶片、茎秆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叶片、茎秆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低于西北春玉米。西北春玉米每吸收1 kg氮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高7.75%、7.11%,每吸收1 kg钾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低9.12%、9.71%,每吸收1 kg磷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两个生态区无显著差异。氮磷钾收获指数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相同,西北试点氮收获指数高于东北试点,钾收获指数低于东北试点,磷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草坪禾草锈病、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坪禾草锈病、褐斑病的发病规律,总结一套草坪管理与药剂防治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瑞林 《中国麻业》2003,25(6):304-306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这也是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麻类产品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重金属、化工原料、化学辅料等要严加控制;应推行市场准入制,加强对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打破欧盟的“技术壁垒”,建立我国的技术壁垒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以及有机肥和无机肥不同比例配施,对苋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Vc)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品种施用复合肥最易增加苋菜硝酸盐的累积,而施用尿素最易增加苋菜亚硝酸盐的积累;苋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与苋菜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对Vc等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配施可减少苋菜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群体结构茶园十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亩植0.4—1.2万株的范围内,建园初一、二年,随着茶树密度的增加,茶树的生物总产量和经济利用系数提高,有利于提早投产,提前收益。从种植后的第三年开始,群体和个体的矛盾日益显露,茶树表现出明显的边际生长优势;输导根增加,吸收根减少;叶片光合效率降低;个体生物产量差异显著;茶园表层土壤容重加大,孔隙度降低,透水性减弱;中下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旱季容易出现水分亏缺,因而使各处理间的经济利用系数日益接近,密植的增产效应逐年消失。从种植后的第八、九年开始,产量持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大麦不同组织(茎、叶和穗)在不同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安徽省两个主栽饲用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两年度两个品种茎、叶和穗分别在齐穗期及其后14 d和28 d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刈割期及组织×刈割期互作效应对饲草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年度效应主要影响产量,其他互作效应因品种和性状不同而异。饲草产量随刈割期后移增加,对其贡献表现为茎﹥穗﹥叶,第2年度高于第1年度。饲草品质性状在组织间和刈割期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年度间仅在单个品种若干性状上存在差异;粗蛋白含量表现为穗﹥叶﹥茎,且随刈割期后移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为茎﹥叶﹥穗,且随刈割期后移前3个性状先降后升,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持续上升;粗脂肪含量为叶﹥穗﹥茎,且随刈割期后移上升。综上,在株高相当时,增加穗部比例可提高大麦饲草产量和品质;刈割期后移可提升饲草产量但降低品质。基于本研究,选育大穗、多叶型品种,适期刈割,有望同步提升大麦饲草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越冬期不同的覆盖材料对茶园土壤温度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寻求效果佳的防冻材料,研究采用稻草、白膜、黑膜、稻谷壳和防草布等5种材料在茶园行间进行地表覆盖,比较不同材料覆盖后对土壤温度和茶叶产量、品质,以及春茶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进行覆盖的对照,5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平均增温1.5~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