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猪肉是人类膳食结构中主要肉类来源,其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与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风味高度相关,而且脂肪酸组成还与肉的营养价值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发现,一些营养因子对猪肉脂肪沉积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调整日粮组成可以调控  相似文献   

2.
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品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反刍动物的肉产品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共轭亚油酸的主要来源。因此,揭示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手段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调控因素及肌肉脂肪酸对肉质风味、氧化稳定性和肉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改善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宁乡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点,但由于其背膘厚、瘦肉率低等突出问题,限制了宁乡猪规模化生产和高效利用。因此,通过营养干预等手段改善宁乡猪肉品质,并揭示其调控机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与宁乡猪脂质沉积等相关的基因已逐渐被鉴定,并初步揭示了其主要调控网络。因此,本文主要从宁乡猪肉品质特性、营养干预对肉品质的影响及调控肉品质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肉品质主要受到肌内脂肪(IMF)含量、肌纤维类型及直径等影响。其中,IMF是指沉积在肌纤维与肌束之间的脂肪,其含量不同使肌肉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大理石花纹,直接影响色泽、风味、多汁性、嫩度等肉品质指标,与肉品质紧密相关。因此,提高IMF含量而不增加皮下脂肪含量有助于提升肉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口味的双重需求,提升经济价值。本文从IMF细胞来源、IMF含量与肉品质的关系、IMF沉积与营养调控、调控IMF沉积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猪肉品质常用肌肉pH、肉色、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主要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加工处理等因素影响,其中,营养水平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在地方品种猪肉品质营养调控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关营养调控的研究尚不深入,对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间互作对肉质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较少。作者着重阐述了能量、蛋白质与赖氨酸、维生素、矿物元素4个方面对猪肉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中国地方猪肉品质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肌内脂肪及脂肪酸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作为食物中必不可少的养分,它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可以提供必需脂肪酸。脂肪的硬度、贮存稳定性受肌内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等影响,进而影响脂肪的营养价值、风味以及食用品质,而脂肪酸组成受动物种类、品种、性别和日粮等因素影响。反刍动物由于瘤胃氢化作用导致其脂肪酸饱和程度和异构程度高于单胃动物,从而使其肌内脂肪以及脂肪酸组成不同,导致其肉品质以及风味都不同。本文旨在综述反刍动物肌内脂肪及其脂肪酸构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肌间脂肪含量可显著影响肉品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动物体内FASN多寡、活性高低对动物脂肪酸的合成及体脂的沉积都有影响,对肉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FASN基因的结构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脂肪酸谱的影响、营养激素调控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影响羊肉脂肪酸组成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脂肪酸的组成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本文概述了影响羊肉脂肪酸组成的因素,以便通过营养调控为人类提供健康的肉产品。  相似文献   

9.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的肉和奶为人类提供高质量蛋白质、必需矿物元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同时也是人类饮食结构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临床医学研究证明,过量的摄入饱和脂肪酸和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机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人类的饮食与其慢性病的演化过程密不可分。为此,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肉和乳产品中脂肪酸合成的代谢机制,以及通过营养调控和基因选择手段改善反刍动物肉和乳产品中脂肪酸组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优化反刍动物肉和乳产品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 16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 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 4组,分别饲喂 n-6/n-3PUFA比例为 12∶1、9∶1、6∶1及 3∶1的饲粮,于 70日龄时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1)在胸肌中,亚油酸的含量 9∶1组显著高于 3∶1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 3∶1组显著高于 6∶1和 9∶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组(P<0.01)。2)在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 12∶1和 6∶1组均显著高于 3∶1组(P<0.05),而与9∶1组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 3∶1组显著高于 6∶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和 9∶1组(P<0.01)。综上所述,鹅肌肉中 n-6/n-3PUFA比例随饲粮中该比例的下降而下降,并以 3∶1组最低,但除 12∶1组的腿肌 n-6/n-3PUFA比例较高外,其他各组比例均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于人体健康的(6∶1)~(10∶1)的比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将20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TMR,试验Ⅰ~Ⅲ组饲喂TMR分别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乳酸和复合脂肪酸+乳酸(1:1),探讨复合脂肪酸和乳酸对奶牛瘤胃CH4释放量、VFA和NH3-N浓度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MR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2L酸(1:1),使奶牛瘤胃NH3-N和CH4释放量分别减少11.92%(P〈0.05)和21.35%(P〈0.01),FCM、乳脂率和乳糖含量分别提高3.28%、5.12%和3.62%,瘤胃VFA明显增加,能够有效抑制奶牛对空气的CH4污染.显著提高奶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安卡鸡、文昌鸡和如皋鸡△9-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不同基因型与胸肌脂肪酸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6没有检测到SNP突变,在外显子2检测到T101C和C197T 2+SNP突变,共3种基因型,其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在3个鸡种中均大于0.81,该位点在各品种中均处于Haray-Weinberg平衡(P>0.05).脂肪酸含量的最小二乘检验表明,AB基因型个体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含量显著高于AA和BB基因型个体(P<0.05),提示AB型可能对脂肪酸含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习瓒娜  高健  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0):2916-2926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Use of Fatty Acid Supplements in Dog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Fatty acids in membrane phospholipids are metabolized by cellular enzymes into a variety of eicosanoids that fun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normal physiology and serve as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Fatty acid supplements can alter the types of eicosanoids produced. Many investigations using fatty acids in the treatment of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seborrhea, atopic dermatitis, cardiovascular, neoplastic, ocular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of dogs have been conducted over the past decade. Additional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levels of linoleic acid, gamma-linolenic acid and/or eicosapentaneoic acid in the diets of dog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normal homeostasis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egenerative and neoplast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16.
17.
韩立英  周禾  玉柱 《草地学报》2012,20(6):990-994
青贮饲料作为奶牛的主要饲料来源,对奶牛健康及牛奶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具有直接影响,能够为奶牛提供其自身代谢无法合成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改善奶牛生长状况和乳脂组成,进而促进人类膳食营养的合理摄取,改善人类健康。因此,开展青贮饲料中脂肪酸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介绍了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降解途径,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对青贮饲料中脂肪酸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青贮饲料中脂肪酸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将婴幼儿奶粉经盐酸水解后,利用乙醚-乙醇-石油醚(1∶1∶1,V/V)提取脂肪,然后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基化反应后,用附带氢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按照程序升温测定出奶粉中脂肪酸组成.各项检测指标理想,该检测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3.82%,回收率为86.4%~103.9%,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1mg/100g,与国家标准相比,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方法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添加共轭亚油酸对肉鸡肌肉脂肪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肉鸡1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日粮中添加CLA分别为0%(对照组)、0.25%、0.5%、1%,试验期60 d。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15羽进行屠宰。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CLA对肉鸡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豆寇酸含量分别提高16.18%(P>0.05)、30.49%(P<0.01)、40.63%(P<0.01);棕榈酸含量分别提高9.38%(P>0.05)、23.81%(P<0.05)、24.73%(P<0.05);棕榈油酸含量分别降低5.00%、5.31%、29.00%(P<0.05);硬脂酸含量分别提高19.62%、23.41%、33.46%;油酸含量降低14.48%、16.52%、27.23%;亚油酸添加0.25% CLA组提高0.72%,其中添加0.5%和1%组分别下降20.75%(P<0.01)、7.1%;亚麻酸含量分别提高90.00%(P<0.01)、92.81%(P<0.01)、93.33%(P<0.01)。  相似文献   

20.
对鲈鲤肌肉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鲈鲤肌肉中含有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3种饱和脂肪酸(SFA)总量为28.22%,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为71.75%,以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44.28%。鲈鲤鱼体肌肉脂肪酸主要由油酸C18∶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和棕榈油酸C16∶14种脂肪酸组成,这4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93.58%。鲈鲤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它几种淡水鱼类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