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30℃和35℃水温进行高温应激试验,应激前(0 h)和在应激后3、6、12、24和48 h分别采集样本,测定血淋巴液中LDH、GLU、TCHO、TP和TG含量,测定肝胰腺T-AOC、CAT、MDA以及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高温应激的初级阶段(6 h),克氏原螯虾血淋巴中的TCHO和LD含量急剧上升,而GLU含量持续上升到24 h;TG含量在应激的初级阶段变化不明显,但在6 h后急速上升,在12 h达到最高后开始回落;TP的含量在初级阶段出现下降,然后在12 h恢复至应激前水平。肝胰腺中的MDA含量在应激后持续上升,在24 h后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至应激前水平;T-AOC在应激后3 h上升至最高水平,随后降低;CAT的含量分别在应激后6 h和12 h上升至最高值然后回落。HSP70基因在应激前未检测到有表达,高温应激后3 h即可检测到少量表达,35℃组在6 h出现大量表达,并持续到12 h,随后24 h降低至无法检出;而30℃组在应激6 h后降低至无法检出。结果表明,30℃和35℃高温能引起克氏原螯虾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并对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运输对于水生动物的影响,克氏原螯虾应激与免疫的相关进展,以及免疫增强剂在克氏原螯虾增强免疫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谷胱甘肽(GSH)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和抗高温应激能力的影响,将实验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虾,空白对照组投喂市售商品饲料,另外5组分别投喂谷胱甘肽添加量为0.06、0.12、0.18、0.24、0.3 g/kg的饲料.饲养6周后,测定各实验组的增重率...  相似文献   

4.
克氏原螯虾掘洞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掘洞时间多在夜间,可持续掘洞6~8 h,一夜挖掘深度成虾可达40 cm,幼虾可达25 cm。成虾的洞穴深度大部分在50~80 cm之间,少部分可以达到80~150 cm;幼虾洞穴的深度在10~25 cm之间;体长1.2 cm的稚虾已经具备掘洞的能力,洞穴深度在10~20 cm之间。洞穴分为简单洞穴和复杂洞穴两种:85%的洞穴是简单的,即只有一条穴道,位于水面上、下10 cm之间;15%较复杂,即有2条以上的穴道,位于水面以上20 cm处。洞穴的密度为2.8~5.6个/m2。每个洞穴中一般有1~2只虾,但冬季也常发现一个洞中有3~5只虾。克氏原螯虾在繁殖季节掘洞强度增大,在寒冷的冬季,掘洞强度微弱。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109、3×109和5×109cfu/k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测定投喂相应饲料后第1、4、7、14、21、28天以及停止投喂枯草芽孢杆菌后的第7、14天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的血淋巴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抗菌活力以及酚氧化酶活力。结果显示:实验组(含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组)的吞噬活性于投喂枯草芽孢杆菌后第7天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溶菌活力、抗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停药后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此外,酚氧化酶活力也有所增加。本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的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pH急性和慢性胁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对照(pH 7.6)和试验(pH 10.2)2个pH处理组,对克氏原螯虾进行急性(0 h、3 h、6 h、12 h、24 h、5 d)和慢性(10 d、15 d)pH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pH应激后,...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高效氯氰菊酯诱导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肝胰腺损伤模型。分别设置0.005、0.01和0.02μg/L三个浓度高效氯氰菊酯溶液组确定最佳建模浓度,将克氏原螯虾暴露其中,于0.5、1和2 d采样检测相关指标;0.02μg/L高效氯氰菊酯溶液组,在0.5、1、2、3、5、7、14 d分别采集血清检测相关指标确定最适建模天数,并采集肝胰腺进行氧化物、抗氧化物活性检测和病理切片观察。浓度确定试验中,0.02μg/L实验组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显著升高;天数确定试验中,第3天时实验组ALT、AST活性均显著升高,血清生化指标TP(血清总蛋白)与肝胰腺抗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氧化产物MDA(丙二醛)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血清ALP(碱性磷酸酶)和GLU(血糖)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药物给药3 d后,肝胰腺出现较明显炎症反应。结果表明,0.02μg/L浓度高效氯氰菊酯,给药3 d可以建立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损伤模型;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P与肝胰腺抗氧化酶SOD、CAT和氧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维生素C作为饲料添加剂短期投喂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其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并寻找出最适的添加量,将规格相同(27 g±3 g)、健康无伤的克氏原螯虾暂养7 d后分5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4个试验组投喂的饲料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0.1、0.2、0.4、0.8 g/kg)。投喂5 d后,取试验虾肝胰腺进行免疫相关酶活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0.2 g/kg的维生素C可以显著提升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SOD、CAT、T-AOC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对于免疫酶ACP、AKP的活力依然有显著提升作用。并且对于肝胰腺中MDA的含量有降低作用(P<0.05)。0.4 g/kg添加组,能够显著提升肝胰腺中CAT活力,并且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饲料中添加0.2~0.4 g/kg维生素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的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9.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性成熟年龄为1年左右;雌虾最小体长为6.4 cm,最小体重为10 g;雄虾最小体长为7.1 cm,最小体重为20 g。5~9月为交配期,其中以6~8月为交配高峰期。克氏原螯虾交配后大约为30 d左右产卵。繁殖期为7~10月,高峰期为8~9月。10月底以后抱卵的虾由于水温逐步降低,一直延续到第2年春季才孵化。克氏原螯虾的繁殖行为与掘洞行为密切相关,繁殖期的掘洞数量较非繁殖期明显增多。7~10月,亲虾均栖息在洞内繁殖,洞穴深度为50~80 cm。卵巢为一次产卵类型。雌雄比例为1∶1。克氏原螯虾的个体绝对繁殖力的变动范围为172~1158粒,平均为517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W)的变动范围为2~41粒/g,平均为21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L)的变动范围为47~80粒/cm,平均为63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加温刺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虾在冬季抱卵,并对卵及幼体在不同水温下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8 d的加温刺激,在26℃下陆续观察到有虾抱卵,18℃以下未观察到抱卵虾,但该水温能促进雌虾性腺发育。雌虾经加温刺激后所抱卵在18℃,21℃和26℃下均能正常孵化出幼虾。18℃,21℃和26℃下孵化时间分别为(39.67±3.06)d,(28.33±2.52)d和(15.00±2.00)d,孵化所需时间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减少(P<0.05)。孵化的幼虾经45 d养殖后,在18℃,21℃和26℃下体长分别为(1.90±0.25)cm,(2.73±0.38)cm和(3.78±0.70)cm,体重分别为(0.223±0.100)g,(0.688±0.331)g和(2.145±1.272)g。18℃,21℃水温下的幼虾在此生长阶段为非异速生长(b=3),26℃水温下的幼虾为异速生长(b>3)。在3种温度下,幼体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加快(P<0.05)。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探讨低温对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设定不同温度(4、12和25℃),测定克氏原螯虾在96h内的心率和耗氧率情况,得出温度是影响其心率和耗氧率的一个影响因素,且在4~25℃范围内,心率和耗氧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个体死亡率也随之变小。测定了不同体重的雌雄克氏原螯虾的心率,得出克氏原螯虾的性别与心率有关,且克氏原螯虾雌虾的心率明显大于雄虾,而体重和克氏原螯虾的心率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经过1年左右的克氏螯虾养殖试验,我们摸索出了一些克氏螯虾繁殖方面的生物学知识,现总结如下。 一.克氏螯虾繁殖季节 克氏螯虾在春、夏零星繁殖,在秋季进行集中繁殖。  相似文献   

13.
河蟹、克氏螯虾生态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殿凯  冯国宝 《中国水产》2009,409(12):43-44
为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水产站成功进行了河蟹、克氏螯虾生态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克氏原螯虾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原螯虾属,俗称小龙虾,是目前淡水虾类增养殖的主要品种,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淡水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野生小龙虾的酷扑滥捞,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造成小龙虾苗种异常短缺。笔者根据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克氏原螯虾网箱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PCR检测方法中的病毒模板DNA的提取方法加以改进,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WSSV的PCR方法。本方法将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匀浆液冻融3次进行差速离心后,在病毒沉淀中加入50μL蛋白酶K溶液,室温消化5 min,沸水中煮10 min后,10000 r/min高速离心5 min即可取上清液用于PCR扩增,结果显示:与传统的病毒模板DNA提取方法相比,本方法的PCR结果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准确率高,可应用于快速大规模检测克氏原鳌虾中的WSSV。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混养池的自然发生败血症的个体中分离到2株细菌,对其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分离菌的种类、病原学意义及耐药特征。从发病蟹和虾的血液中分离细菌并获纯培养,通过对纯培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菌种。以不同浓度的分离菌悬液感染健康蟹和虾,测定其致病性;用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9种常用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分离出纯培养的2株菌分别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2株菌均具有较强致病性,对氟苯尼考、盐酸环丙沙星、乳酸诺氟沙星、盐酸诺氟沙星等4种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草鱼鱼糜、水蚯蚓、1号人工配合饲料和2号人工配合饲料为克氏原螯虾的开口饵料,观察幼虾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经过40d的培育,对幼虾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幼虾存活率最高,为75,增重率和增长率也最大,分别为4746.00和171.00。幼虾的胃蛋白酶活性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组幼虾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8U/mgprot和0.96U/mgprot,极显著高于投喂草鱼鱼糜实验组。实验的5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无节幼体是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最佳开口饵料。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可能提高了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To investigate dietary calcium requirement of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a), six semi‐purified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2.7(control group), 6.1, 11.9, 17.6, 23.5 and 29.1 g/kg calcium). Each diet was hand‐fed to triplicate of 15 crayfish with average initial body weight (6.22 ± 0.87) g for 8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ight gain rate (WG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11.9 to 23.5 g/kg groups (p < .05). Protease activities in intestine and hepatopancreas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calcium levels (p < .05), whil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exoskeleton, calcium content in muscle and calcitonin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5). The activities of lipase and amylase in intestine and hepatopancreas,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total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 as dietary calcium content increased up to 11.9–17.6 g/kg (p < .05). The inorganic phosphorus content in 29.1 g/k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 < .05). Broken‐line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WGR and quadratic curve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FCR showed that optimal dietary calcium requirement of red swamp crayfish ranged from 12.7 to 17.1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