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根韭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测到化合物匹配度≥80%的有31种,其中醚类为14种、烯类8种、烷类4种、醛类3种、醇类2种。研究表明,二烯丙基三硫醚和甲基烯丙基三硫醚是根韭中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金针菇中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干白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中的挥发性成分,得到5种酯类成分,4种醛类成分,烯烃、醇类、呋喃类各1种.分析结果表明,干金针菇的香气成分主要来源于其脂肪.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法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发酵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共检测出116种挥发性成分,从菌丝体中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从子实体中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类;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均含有1-辛烯-3-醇、反式-橙花叔醇、3-辛烯-2-酮、苯甲醛、苯乙醛、辛醛和2-戊基呋喃等40种挥发性成分。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VA)进行分析,γ-壬内酯是菌丝体的特征风味成分,正戊酸、柠檬醛、1-辛烯-3-醇是子实体的特征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的方法检测红银花与金银花新鲜花蕾和干花蕾的挥发性成分。4种花蕾样品共鉴定出6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新鲜红银花与金银花分别检测出48种和46种,经烘干处理的干红银花与金银花分别检测出34种和37种。[3.2.1.0(1,5)]三环辛烷、β-芳樟醇、5-甲基-2-己醇和以及十六烷是4种样品共有的成分。其中红银花挥发性成分主要以烃类、醇酮类为主,β-芳樟醇含量显著高于金银花;样品在由新鲜到烘干这一过程中,烃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含量降低,醛类和醇酮类挥发性物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黄瓜香气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在OV21701 和Supelcowax 10 毛细管色谱柱两种试验条件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新鲜黄瓜的挥发性成分, 共分离到36 种芳香物质, 已准确鉴定的成分有29 种, 并对两种试验条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乔宇  谢笔钧  张弛  张妍  潘思轶 《果树学报》2007,24(5):699-70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3种柑橘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果实中分别检测出73、71和66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85.9%、85.12%、79.82%。主要成分为烃类、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烃类在大叶尾张温州蜜柑中含量最高,酯类物质在锦橙中含量最高,醛类和醇类物质在酸橙中含量最高。3种果实有31种相同的香气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大叶尾张温州蜜柑15种,锦橙24种,酸橙17种。3种柑橘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大叶尾张温州蜜柑的重要特征香气是γ-松油烯,丁酸乙酯和3-羟基己酸乙酯可作为锦橙的重要特征香气,芳樟醇可作为酸橙的重要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子实体干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到20种,其中酯类6种、烷烃类8种、烯烃类3种、醛类1种、酰胺类1种和腈类1种。  相似文献   

8.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蕉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不同成熟阶段香蕉的香气成分, 再经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鉴定。着重研究3种极性不同的萃取头对香蕉香气成分萃取的影响, 优化了分析条件, 建立了稳定的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香蕉处于不同成熟阶段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在香蕉绿熟阶段分析测定适宜采用DVB /CAR /PDMS型萃取头, 黄熟阶段采用PDMS型萃取头, 过熟阶段采用CW /DVB型萃取头。  相似文献   

9.
以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子实体干品及其经蒸馏得到的的馏分为萃取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进行挥发性成分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综合评价柱状田头菇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试验共检测到9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干品样品59种,主要为酸类;馏分中55种,主要为醛类和酮类;干品和馏分中检测到相同组分有15种。  相似文献   

10.
姜花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别采取 1g新鲜黄姜花 (HedychiumflavumRoxb .)和白姜花 (H .coronariumKoen .)花瓣和花柱 ,置 4mL螺口玻璃瓶中 ,用聚四氟乙烯衬里的硅橡胶垫密封 ,插入 10 0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 (PMDS)萃取纤维头 ,于室温下顶空取样 6 0min。采用FINNIGANTRACEMS气质联用仪 (美国 )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DB 5石英毛细管柱长 30m ,内径 0 2 5mm ,液膜厚 0 2 5 μm ,载气He ,柱头压力 6 8 974kPa ,程序分流 /不分流 (LSS)进样口温度 2 5 0℃。程序升温 :5 0℃ ,保持 2min ;以 3℃ /min的升温速度升至 2 5 0℃ ,保持 30min。在SPME分析中 ,…  相似文献   

11.
蕈菌不仅具有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是天然香精、香料的理想来源。从常见的产香蕈菌及其香韵特征、蕈菌中挥发性芳香物质的种类、芳香物质的来源与转化、外界环境对蕈菌产香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对蕈菌芳香化合物研究现状。对蕈菌芳香物质的研究不仅能为天然香精香料化学工业开拓出新的资源空间,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食(药)用真菌产业体系,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分别提取椴木银耳、袋栽银耳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法分析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判定关键风味物质。从椴木银耳中检出5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酸类、醛类、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乙酸,占比21.212%。从袋栽银耳中检出5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类、酸类、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正己醛,占比13.173%。采用ROAV法进行评价,得出椴木银耳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正己醛、辛醛、壬醛、蘑菇醇、庚醛、正庚酸、肉桂醛、正戊醛,共8种。袋栽银耳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壬醛、正己醛、辛醛、蘑菇醇、正戊醛、庚醛,共6种。  相似文献   

13.
元宝枫叶片挥发物成分及其季节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SPME–GC–MS)检测了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叶片春、夏、秋季挥发物的释放,同时利用CIRAS-Ⅱ型光合仪测定了其主要光合参数,分析了元宝枫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元宝枫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是酯类,其次是醇和醛类及萜烯类物质,主要物质有3–己烯醛、3–己烯醇、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和β–石竹烯。挥发物总峰面积为春季 > 夏季 > 秋季,主要物质的释放规律不同,挥发物总峰面积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分析稻草、废棉、棉籽壳、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5种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草菇子实体总体风味的贡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香气影响较大的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综合评价指数(general evaluation indexes, GEI)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进行评价,采用感官评定法验证分析草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中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的化合物为26种,主要是芳香族和烯烃类、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异戊醛、己醛、1-辛烯-3-醇、甲硫醇、2-戊基呋喃、二甲基硫醚对草菇子实体香气影响较大。GE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差异显著,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优,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差,感官评定结果与构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从梵净山翠峰茶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组成成份.结果表明:从一级及特级茶叶中分别鉴定了相对含量大于0.50%的化合物40个;主要挥发性成分有壬醛(9.11%)、十一醛(6.17%)、戊醇(4.75%)、1-辛烯-3-醇(4.18%)、2,3-辛二酮(3.64%)、1-辛醇(3.14%)、雪松醇(3.13%)、芳樟醇(2.96%)、辛醛(2.59%)、己醛(2.53%).脂肪醛、脂肪醇及脂肪酮是梵净山翠峰茶的主要赋香成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灵菇中风味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得到白灵菇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共75个峰,经过NIST谱库联机检索,鉴定出35种化合物,约占色谱流峰总面积的79.75%。结果表明,白灵菇风味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为胺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为43.19%。在胺类化合物中(Z)-9-十八烯酰胺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22.47%。  相似文献   

17.
避雨栽培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避雨栽培在园艺植物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有关该技术对果实挥发性物质形成的影响并不清楚。研究以中国水蜜桃品种‘玉露’为试材开展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不同成熟阶段分别取样直至商业采收。实时数据监测显示覆膜的避雨栽培并不显著改变果园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等微环境,但显著降低了土壤相对湿度并减弱了光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在桃果实中鉴别出包括碳六化合物、醛类、醇类、酯类、内酯类、萜烯类、萜烯类衍生物和苯环化合物等11大类挥发性物质。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构建的模型可以明显区分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桃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与电子鼻技术检测的结果相似。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鉴别出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的18种挥发性物质,整体趋势表现为避雨栽培果实产生了较高浓度的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醇等“青香型”物质,而顺–3–乙酸己烯酯、γ–十一内酯和δ–癸内酯等“果香型”物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商陆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商陆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成分,分析商陆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鉴定出商陆挥发油中24个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棕榈酸和亚油酸。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液相连续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铁炮百合花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并鉴定了其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2种方法共分离出57个组分,确定了其中52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烯、醇、酯、醛、酸和烷类化合物。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气液相连续萃取法多萃取出14种化合物,增加的化合物中低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成分较多。另外,2种方法共有的低沸点化合物中,气液相连续萃取法萃取出的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如α?萜品醇(0.40%、3.49%)、(E)-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0.35%、2.60%)、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0.40%、19.76%)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