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探讨月季切花不同花器官的乙烯生物合成和对乙烯的感受为目的,以切花月季‘Samantha’为试材,进行了乙烯和1-MCP交叉处理,测定花朵各器官乙烯生成量,Rh-ACS3、Rh-ACO1和Rh-ETR3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MCP前处理或后处理均能有效抑制花瓣、雌蕊和花托中由于外源乙烯造成的内源乙烯生成量增加。在基因表达方面,Rh-ACS3、Rh-ACO1和Rh-ETR3在花瓣和雌蕊中对乙烯处理的诱导表达均可被1-MCP前处理或后处理有效抑制,而在花托中,这种抑制主要针对Rh-ETR3。这些结果说明,1-MCP对乙烯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花瓣、雌蕊和花托上,其竞争效果在乙烯处理前或乙烯处理后均有效。  相似文献   

2.
 以开花指数为1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其采后开花衰老进程中开花指数、花径增大率、瓶插寿命、内源乙烯生成量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酶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影响,从乙烯生物合成角度探讨了乙烯对其采后开花衰老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10 μL·L-1乙烯处理6 h明显加快了‘洛阳红’花朵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并促使其在盛开后出现严重落瓣;1.0 μL·L-1 1-MCP处理6 h则延缓了花朵开放,延长了瓶插寿命,但却影响了部分切花的充分开放;内源乙烯的生成分别受乙烯和1-MCP处理的促进和抑制,与切花的开放衰老进程密切相关。不同处理后ACS、ACO酶活性分析表明,ACS活性变化与内源乙烯的生成相联系,是影响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的主要因子,这与目前得出的ACS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限速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牡丹呼吸速率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开花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胡红’为材料,研究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源激素水平与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花朵的发育,‘洛阳红’和‘胡红’呼吸速率均呈现典型的跃变特征,高峰分别出现在盛开期和半开期。牡丹开花后表现出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和花色素苷积累的生理特征。牡丹在开花、衰老过程中内源IAA、ZR和GA3含量降低,内源ABA含量上升,‘洛阳红’属于类似乙烯跃变型,‘胡红’属于类似乙烯末期上升型。结果提示,牡丹在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源激素代谢失衡是导致花瓣衰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芍药品种‘荷兰橙’切花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瓶插寿命、花茎变化、水分平衡值、花瓣颜色变化、花青素苷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探讨保鲜液调控‘荷兰橙’切花衰老的生理学效应,以期为芍药切花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芍药‘荷兰橙’切花能够迅速吸水而开放,花瓣由橙红色逐渐转变为黄色。保鲜液能够改善水分代谢状况,延长切花瓶插最佳观赏期0.4 d,增大花朵的最大花径0.9 cm;同时,瓶插2 d后抑制乙烯释放和呼吸速率达46.2%和28.6%,减缓了花色素苷降解,提高了花瓣的红度。保鲜液能够有效地提高芍药切花的瓶插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云南红梨果实各部分(果皮、果肉和种子)花色苷、叶绿素和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力求为优质红梨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境内主栽的‘美人酥’和‘巍山红雪梨’2个品种为试材,取其不同发育期的果实,将其果皮、果肉和种子分离,对花色苷、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美人酥’各部位花色苷含量为0.395~0.896 g·L-1;‘巍山红雪梨’各部位花色苷含量为0.047~0.854 g·L-1。‘美人酥’各部位叶绿素含量为0.011~0.132g·L-1;‘巍山红雪梨’各部位叶绿素含量为0.023~0.203 g·L-1。‘美人酥’各部位类黄酮含量为0.689~2.564 g·L-1;‘巍山红雪梨’各部位类黄酮含量为0.182~0.974 g·L-1。红色砂梨各部位类黄酮含量花色苷含量叶绿素含量。花色苷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部位含量都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类黄酮的含量在果皮中先升后降,在果肉中呈降—升—降的趋势。【结论】果实花色苷的变化规律有异于类黄酮和叶绿素,而类黄酮和叶绿素的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生产的‘玉金香’甜瓜为试材,采用0、0.5、1μL/L的1-MCP,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期筛选最适宜的1-MCP处理浓度.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显著延缓贮藏期间甜瓜果实硬度的下降,以1 μL/L 1-MCP处理的效果最好,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延缓了甜瓜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甜瓜贮藏期的风味;抑制甜瓜果实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显著抑制了贮藏期果实乙烯的释放量,并推迟了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说明1-MCP是通过抑制甜瓜贮藏期乙烯的释放量达到抑制乙烯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两个牡丹品种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琴  袁涛  孙湘滨 《园艺学报》2015,42(5):930-938
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色差仪、组织切片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AD)对牡丹品种‘金衣花脸’和‘霞光’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色素的分布及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从两个品种花瓣(不含色斑部位)中共检出4种花青素和14种黄酮类色素,主要分布在花瓣表皮细胞内,中部栅栏组织无或仅有少量黄酮类色素。两个品种开花过程中花色明度增加,彩度降低,红色减退,分别由红黄复色和红色变为浅黄色和橙黄色。开花过程中色素组成不变,色素含量变化明显,总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总花青素含量降低幅度更大。开花过程中花青素和黄酮的降解速率不同,使得花色逐渐由红色向橙色至黄色变化。  相似文献   

8.
果肉软化和褐变是李果实长期冷藏时的主要问题。以‘安哥诺’李为材料,采用1-MCP(0.5μL.L-1)、薄膜(30μm厚)包装(MAP)及包装内加入乙烯吸收剂(EA)的方法,研究了0℃冷藏期间‘安哥诺’李品质、褐变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处理)相比,1-MCP、MAP和MAP+EA及其组合处理延缓了果肉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SSC)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保持果肉较高的白度指数,降低果肉褐变度、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MCP+MAP+EA的复合处理效果最佳。这些说明,采后进行1-MCP、MAP和EA的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果肉软化和褐变,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菊花在衰老进程中花色变红的机制,以317个菊花品种为材料,对其花色的变化进行田间调查,将其划分为7大色系,结果表明有202个品种在衰老过程中会发生变红现象。选择不同色系109个变红明显的品种,以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色差仪测量3个时期的花色表型,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5个品种‘白皇后’、‘蒙白’、‘南农玉扣’、‘南农绿冻’和‘伊比斯阳光’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菊花的衰老过程中,花瓣表面明度L*值降低,红度a*值升高,颜色逐渐变红。5个品种花瓣中的类黄酮,尤其是花青素苷的含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此外,丙二醛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综合各项指标,菊花花瓣衰老过程中花青素苷的积累是引起花瓣颜色变红的关键因子,推测是花青素代谢途径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0.25、0.50、1.00 μL · L-1 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4 ℃冷藏条件下‘阳丰’甜柿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推迟了冷害症状的出现,降低了果实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了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并降低了峰值;对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影响;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 μL · L-1 1-MCP对冷害的控制作用比其他两个浓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腾飞  黄森  张继澍 《北方园艺》2011,(16):185-187
以‘亚特’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1-MCP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抑制猕猴桃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增加,推迟果实乙烯和呼吸峰出现的时间,降低乙烯和呼吸峰值;抑制猕猴桃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葡萄糖含量的上升速度,但对VC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1-MCP处理对‘亚特,猕猴桃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2.
翟芳芳  朱文学  于斌  黄敬 《园艺学报》2016,43(4):796-806
为延长牡丹切花的观赏时间和提高观赏品质,在对水性丙烯酸树脂和茶树精油喷涂处理浓度和喷涂时间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并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优化牡丹切花喷涂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牡丹切花喷涂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水性丙烯酸82.95 g ? L-1、茶树精油0.65 mL ? L-1,持续喷涂10.28 min。按此条件进行验证,测得牡丹切花常温贮藏5 d后的花瓣总色差值为2.15,对照组色差为6.64;该处理能增加切花的观赏时间,降低失水率和最大花径皱缩率,明显改善花瓣的物理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花瓣腐烂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为增加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切花的弹性、韧性和质感,用20 g ? L-1壳聚糖与5%柠檬酸(1︰1)复合涂剂,采用高压电动喷涂工艺处理切花,在对真空度、喷嘴孔径和喷涂距离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并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牡丹切花高压电动喷涂的最佳工艺为:真空度72.5 kPa,喷嘴孔径1.1 mm,喷涂距离51.2 cm。在此条件下对牡丹切花进行复合涂剂喷涂处理,其在常温下贮藏一周后花瓣的拉伸强度为14.40 MPa,穿刺强度为8.13 MPa,与对照相比该工艺可保持牡丹切花原有的组织结构,并使其抗磨、抗压、抗震等物理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以‘洛阳红’牡丹为试材,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外施蔗糖,研究其对‘洛阳红’牡丹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洛阳红’牡丹花色素种类为芍药素-3,5-双葡萄糖。遮荫和喷施蔗糖对‘洛阳红’牡丹花瓣还原糖含量有较大影响。光照对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在全光照、50%光照和20%光照条件下,喷施0.3mol/L水平的蔗糖,对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上(P0.05),光照条件越差,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果实品质和果实腐烂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能明显抑制贮藏期间‘红香酥’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1-MCP处理能明显延缓‘红香酥’果皮转黄,提高果皮色泽和亮度,提高好果率,贮藏后期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和风味,延长贮藏期;1-MCP处理对‘红香酥’果实硬度的影响不明显。常温(20℃)条件下,经0.5μL/L和1.0μL/L 1-MCP处理,‘红香酥’贮藏期可延长12 d以上,果实商品价值好。  相似文献   

16.
1–甲基环丙烯对番茄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番茄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和抗病性的影响,以绿熟期的‘浙杂205’番茄为试材,用1 μL · L-1的1-MCP在20 ℃下处理番茄果实6 h,然后将其置于3 ℃冷藏14 d后转入20 ℃后熟16 d。结果发现,1-MCP处理加重了冷藏番茄后熟期间的冷害,但是延缓了硬度和可滴定酸度的下降,推迟了番茄红素的增加和乙烯峰的出现,诱导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降低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虽然1 μL · L-1的1-MCP处理延缓了冷藏番茄果实的后熟,却加重了番茄后熟期间冷害和病害的发生,不适合在番茄冷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君  孔羽  刘群录  叶康  秦俊 《园艺学报》2023,(7):1467-1481
以‘花手鞠’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Hanatemari’)为试材,研究全光照和50%遮荫对其不同开花时期花色和花青素苷组成的影响。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测色仪测定花色表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定性和定量分析花青素苷组分,并测定色素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和金属离子含量等生理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花色和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50%遮荫的萼片红度值(a*)更低,黄度值(b*)更高,在色彩上更偏粉色;从盛花期到末花期,全光照的花萼红度值(a*)下降88.90%;而50%遮荫仅下降65.67%,有效减缓了花萼的褪色速率。花萼中共检测到矢车菊素、天竺葵素、飞燕草素、锦葵素和矮牵牛素等5种花青素苷元形成的11种花青素苷;主要组分为飞燕草–3–O–葡萄糖苷,占总花青素苷组分的92.12%,是‘花手鞠’花萼主要的呈色物质。50%遮荫有利于花青素苷的累积,其总花青素苷含量(1 286.96μg·g-1FW)较全光照(944.10μg·g-1FW)显著增加了36.32%;初开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  相似文献   

18.
 以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满天红’为试材,研究了采后机械伤处理对果实着色相关的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伤处理能够有效促进果实受伤部位花色苷的积累,并伴随着该部位果实硬度显著下降,乙烯释放速率显著上升,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pF3H、PpANS、PpUFGT和PyMYB10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对照果实仅发生了轻微着色,且未检测到乙烯的释放。据此推测乙烯可能参与了红色砂梨果实花色苷合成的调控,对花色苷合成具有促进作用。机械伤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果实着色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孟晗  付灯祥  吴艳梅  金雪花 《园艺学报》2020,47(12):2362-2372
以10个不同花色的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和4个不同花色的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为材料,采用目视测色法,RHSCC比色卡比色法,色差仪(CR-400)测定花瓣的花色表型,利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TU-1901)、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连用技术(HPLC–ESI–MS)对花瓣中花青素苷的成分及结构进行测定,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花色与花青素苷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积累花青素苷的花毛茛品种花瓣中检测到5种花青素苷元,即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素和锦葵素,这些花青素苷元进一步修饰形成了15种花青素苷。红色系和粉色系品种以芍药素和矢车菊素为主要成分,黄色系品种以天竺葵素或类胡萝卜素为主要成分;经分析矢车菊素苷和天竺葵素苷含量均与亮度L*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天竺葵素苷的积累对花瓣亮度的贡献更大。银莲花4个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出6种花青素苷元,分别为矮牵牛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素和锦葵素,它们通过不同糖基化和酰基化修饰形成了20种花青素苷,呈现出丰富的花青素苷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发育阶段牡丹和芍药切花开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研究了牡丹‘赵粉’和芍药‘砚池漾波’切花花朵在不同时期的乙烯生成量、呼吸速率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发现牡丹和芍药花朵的呼吸速率变化基本一致, 乙烯生成量呈现跃变型和末期上升趋势,并随着花朵的发育, 花瓣中不饱和脂肪酸指数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