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6期《苹果树不同部位新梢叶片BC同化物的去向》(作者门永阁等)报道,以5年生“天红2号”苹果/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对其上部、中部和下部新梢叶片进行BC标记处理,研究其产生的BC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去向。结果表明,新梢的BC自留量(自身叶片+自身新梢)以上部新梢中最高,为91.00%,中部新梢中次之,为79.34%。  相似文献   

2.
黑穗醋栗幼树^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4)C示踪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幼树~(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在年周期中,新生枝条上不同部位叶片~(14)C同化物具有不同的运转分配特点。上部叶在生长初期,制造的~(14)C同化物几乎全部用于自身建造,到生长后期,输出率超过中部叶和下部叶水平,并且输出的~(14)C同化物60%以上运向根系;下部叶在整个生长期中输出率呈降低趋势,生长前期输出的~(14)C同化物一半以上供应地上部,生长后期输出的~(14)C同化物96%以上运向根系;中部叶片输出率比较稳定,生长前期输出的~(14)C同化物主要运向地上部,而生长后期则主要运向根系。2.枝条和根系是~(14)C营养贮藏器官,根系尤其是细根贮藏~(14)C营养物质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以7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运用~(13)C和~(15)N标记技术,分别标记单干单臂树形和直立龙干树形距离主干最近和最远的新梢叶片,研究不同树形之间的碳氮营养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单干单臂树形还是直立龙干树形,标记新梢的叶片固定和吸收碳氮营养大部分用于自身新梢的建设(73.49%~98.59%),剩余的向外运输。单干单臂树形标记新梢叶片制造的碳氮营养优先向水平方向上距离其较近的新梢分配,而直立龙干树形的碳氮营养具有极性分配特征,即上部新梢叶片制造的碳氮营养优先向下部新梢分配,中间新梢截留的碳氮营养少,分别是下部新梢的69.84%和75.61%。无论哪种树形均以标记新梢上的葡萄果实获得的~(13)C和~(15)N分配比率较高,其他未标记的新梢上果实获得的~(13)C、~(15)N分配比率很低。综合来看,以标准一致的树形有利于碳氮营养的均衡分配。  相似文献   

4.
郁金香更新鳞茎发育的碳同化物积累与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和14C同位素标记技术, 并结合内源激素测定, 考察郁金香更新鳞茎膨大发育与碳同化物积累、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鳞片细胞内观察到明显的淀粉颗粒, 并随鳞茎的发育进程充满整个细胞腔。在盛花期前, 14C同化物主要分配到地上部; 进入叶枯期后14 C同化物以向地下部运输为主,分配比例达66.01% , 其中更新鳞茎中14C同化物的分配占60.85% , 这时14C库活性表现为: 鳞茎>叶片>花茎>根系。在郁金香更新鳞茎发育进程中, 叶片中GA、IAA含量呈下降趋势, ABA含量则不断增高并在盛花期出现峰值, 达65.86 ng·g- 1 FM。比较不同生育期的GA3 /ABA比值, 在发叶期的叶片和盛花期的更新鳞茎中均出现高比值, 表明内源激素的平衡可能是郁金香更新鳞茎发生和发育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14)CO_2研究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14)C同化物日输出分配动态,结果表明,在新梢速长期,一天中新生枝中部叶片碳素同化物有两次输出高峰,下午1点30分到4点30分输出缓慢;叶片中合成的碳素同化物于第三天在体内达到稳定的分配值;叶片中的碳素同化物输出后随即向上、向下双向运输。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红灯’(Prunus avium L.‘Hongdeng’)/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短截程度对13C和15N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期,短截处理修剪促进了碳水化合物向根系分配,极重度短截处理使叶片和新梢中13C分配率分别减少了29.15%和7.3%,粗根和细根中13C分配率增加了46.65%和48.43%。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截处理的叶片和新梢的13C分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多年生枝干的13C分配率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减小,根系的13C分配率以中短截最低,极重度短截最高。各处理15N利用率从高到底依次为中度短截对照极重度短截,在新梢停长期差别最大,3个处理15N利用率分别为6.91%、5.54%和3.60%;多年生枝干15N分配率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短截处理叶片和新梢的15N分配率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4)C 示踪技术研究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二年生结果树~(14)C 同化物运转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二年生结果树不同枝位叶片~(14)C 同化物具有不同的输出能力和运转分配特点,在开花期和结果期,顶梢制造的~(14)C同化物很少输出,顶梢输出的~(14)C 同化物主要运向根系和稍下部的短果枝中,顶梢和根系具有很强的营养调节能力;中部枝叶和下部枝叶同化物的分配具有很强的局部性特点,输出后主要运向本枝的花穗、果穗和枝叶生长;在开花期,基生枝强烈竞争母体合成的~(14)C 同化物,在结果期,母体的~(14)C 同化物几乎不向基生枝中输送。  相似文献   

8.
苹果幼树铜、镉分布特征与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3年生盆栽苹果(红富士/平邑甜茶) 为试材, 土壤施入重金属铜(Cu) 和镉(Cd) 后,于生长季不同时期检测根、枝、叶内铜、镉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苹果根系、新梢和叶片中Cu和Cd累积量都随着土壤Cu和Cd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从春梢展叶开始, 根系和新梢Cu、Cd含量逐渐增加, 到春梢停长时达到最高, 之后下降; 叶片Cu、Cd含量变化比根系和新梢滞后, 到秋梢生长期才达到最高。Cu、Cd在不同器官的累积量由高到低为: 根系>枝干>新梢>叶片; 苹果根系吸收和积累Cu的能力大于Cd, 但Cd向地上部的迁移能力大于Cu。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不饱满芽(春梢基部芽)、次饱满芽(秋梢芽)和饱满芽(春梢中部芽)‘嘎啦’苹 果(Malus × domestica‘Gala’)/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ino)嫁接幼苗为试材,采用15N、13C 双标记法,研究了其碳、氮营养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新梢开始旺长期叶片13C 分配率不饱满芽幼苗 > 次 饱满芽幼苗 > 饱满芽幼苗,分别为45.81%、42.49%、35.05%;根部13C 分配率饱满芽幼苗 > 次饱满芽 幼苗 > 不饱满芽幼苗,分别为20.04%、15.88%、12.67%。新梢旺长期3 种芽幼苗叶片、根部13C 分配率 趋势与新梢开始旺长期相反。新梢缓长期各芽苗叶片碳同化物分配差异不显著,根部13C 分配率,次饱满 芽幼苗和不饱满芽幼苗显著高于饱满芽幼苗。叶片15N 分配率逐渐升高,始终为饱满芽幼苗 > 次饱满芽 幼苗 > 不饱满芽幼苗,至新梢缓长期分别达到55.67%、52.45%和51.54%。根部15N 分配率随生长发育 而降低,新梢开始旺长期和新梢旺长期不饱满芽幼苗 > 次饱满芽幼苗 > 饱满芽幼苗。新梢缓长期各器 官氮素分配率差异不显著。不同芽幼苗13C 固定量、15N 利用率均逐渐升高并趋于一致,表明芽有同等更 新潜质。  相似文献   

10.
摘顶对黄瓜^14C及^15N同化物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春密刺黄瓜于第15叶摘顶后,14C及15N同化物向各器官的运转与分配状况。结果表明,摘顶增加了14C和15N同化物向果实和侧枝的分配率,减少了向茎叶的分配率。摘顶15日内向根系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并无太大差异,但30日后却远低于对照,此时摘顶株其它备器官14C的放射性比强也明显低于对照。这是因摘顶15日后,功能叶片衰老,根系活力下降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土壤pH对富士苹果生长及碳氮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年生富士(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采用碳氮双标记技术,研究了6个不同土壤pH处理(pH 6.83、6.40、5.87、5.29、4.58和3.82)对植株生长及碳氮利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植株根系、地上部、植株总干质量、根冠比、叶片净光合速率和15N利用率均随土壤pH的降低而降低,且土壤pH越低降低幅度越大。各器官的15N和13C分配率在不同土壤pH处理间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叶最多,其次是1年生茎,然后是根,最少为2年生茎。同一器官不同土壤pH处理间15N和13C分配率存在差异,以根和叶最为显著;随土壤pH的降低,叶中的15N和13C分配率逐渐升高,而根中的15N和13C分配率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2 年生大田栽培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幼树和乔砧富士苹果(宫 藤富士/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通过春季土施15N–尿素研究了SH6 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树N 素的吸收、 利用及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相比,乔砧幼树长势强,净生长量大。树体各器 官的Ndff 值均表现为乔砧幼树大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两种类型苹果幼树15N 分配率表现出一致规律, 即叶片中最高,新梢和粗根中次之,中心干最小,其中40% ~ 70%氮素分配给新生器官(新梢和叶);秋 梢停长期,乔砧幼树地上部新生器官N 肥分配率(63.66%)明显高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57.68%), 乔砧幼树氮素利用率(14.32%)显著高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氮素利用率(8.55%);秋季落叶后,乔砧 幼树叶片中有33.11%的氮素回撤到树体内,而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叶片有36.92%回撤到树体内,除细根 外,各个器官均有氮素回流贮藏,其中粗根和皮层是苹果氮素主要的贮藏部位,乔砧幼树地下部氮素增 量为8.34%,明显大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的增量6.85%。SH6 中间砧对苹果幼树氮素吸收及回流上均 有显著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3.
AIM To construct the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 (ESC) line with stable 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1 (Pdx1) expression by Tet-On system, which may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dx1+ definitive endoderm cells into pancreatic cells. METHODS The Pdx1-overexpressing lentiviral vector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marker and puromycin resistance was constructed by Tet-On system and was used to infect the mouse ESC. The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blank control group (ESC group), empty lentivirus control group (PDX1- ESC group) and Pdx1 lentivirus transfection group (PDX1+ ESC group).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transfected cells after screening by doxycycline (DOX). The function of Tet-On system and the expression of Pdx1 gene were detected. The transfected cells in PDX1- ESC group and PDX1+ ESC group were sor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constructed ESC line with stable expression of Pdx1 and negative control ESC line were verified. RESULTS (1) The positive rates of transfected cells in PDX1- ESC group and PDX1+ ESC group were 90.72% and 94.01% after screening by DOX,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s of transfected cells in PDX1- ESC group and PDX1+ ESC group was 97.84% and 98.13% after sorting by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 (2) With DOX, green fluorescence was observed in PDX1- ESC group and PDX1+ ESC group.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dx1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DX1+ ESC group (P<0.05). Without DOX, no green fluoresc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cells of the 3 group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dx1 was observed (P>0.05). (3) After 3 months of cryopreservation, the cell lines still survived in resuscitation culture and were regulated by DOX. CONCLUSION Using Tet-On system, the mouse ESC line with inducible Pdx1 expression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c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cell model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dx1+ definitive endoderm cells into pancreatic cells.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解磷细菌肥对普通白菜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解磷细菌肥后土壤细菌数量极显著升高,解磷细菌数量随解磷细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每盆施用45g解磷细菌肥处理的土壤解磷细菌可达2.05×106cfu·g-1;同时土壤p H值下降。随着解磷细菌肥施用量的增加,普通白菜地上部磷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分别比其相应对照增加121.06%、226.43%和302.09%;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增高趋势,分别比其相应对照增加40.19%、52.71%和33.56%;根冠比显著降低,其中每盆施用45g解磷细菌肥处理的根冠比最低,为0.013。每盆施用45g解磷细菌肥处理的普通白菜叶片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其相应对照增加29.97%、39.94%、30.86%、17.36%,但硝态氮含量降低21.83%。综上,以麸皮为主要载体制作的解磷细菌肥可以极显著提高普通白菜对土壤难溶性磷素的利用,并能显著提高普通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2年生富士/八棱海棠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用5个供镍水平(Ni SO_4·6H_2O)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砂培,1个月后叶面喷施~(15)N标记的尿素,20 d后测定叶片的镍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植株~(15)N–尿素的分配、吸收及利用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施镍量的增加,苹果叶片的镍含量相应增加。低供镍(每株0.5、1.0和2.0 mg NiSO_4·6H_2O)条件下,叶片的GS和S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0 mg NiSO_4·6H_2O),其中以单株施镍量1.0 mg NiSO_4·6H_2O处理效果最佳,但是高供镍(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苹果叶片GS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低供镍(每株0.5、1.0和2.0 mg Ni SO_4·6H_2O)处理的植株~(15)N–尿素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以单株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利用率最高,为48.74%,是对照的1.71倍;单株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苹果植株~(15)N–尿素利用率则比对照降低38.26%。此外,镍还会影响苹果植株的~(15)N分配率,单株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植株根部~(~(15))N分配率最高,其次是叶片和茎部,其他处理的植株均以叶片部位~(15)N分配率最高。综上所述,适量供镍可以使苹果叶片GS和SOD活性增强,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植株对尿素的吸收利用水平,而镍水平过高则影响苹果植株对尿素的吸收和分配。  相似文献   

16.
蜡蚧轮枝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的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3.6×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成虫的最高死亡率为(76.87±4.38)%,致死中浓度(4.140±0.10)×10~6个/mL,致死中时间为(5.54±0.22)d;若虫的最高死亡率为(80.95±1.71)%,致死中浓度(1.598±0.064)×10~5个/mL,致死中时间为(5.13±0.25)d,随浓度增加其杀虫速度加快,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100CF)、10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100CF+SF)、9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90CF+SF)、8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80CF+SF),研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黄瓜产量及产出投入比、品质、养分分配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磷钾的分配率来看,茎叶分配率最高,果实次之,根最少。与单施化肥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少普通化肥20%的施用量同时配施400 kg · (667 m2)-1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可增加单瓜质量和黄瓜产量,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以5年生苹果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乙烯及6–苄基腺嘌呤(6-BA)对坐果和13C、15N利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心果直径5 mm时(盛花后14 d)喷施10 mg ? L-1 NAA和600 mg ? L-1乙烯利的植株坐果率显著低于对照,而喷施100 mg ? L-1 6-BA的植株坐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13C和15N分配率规律一致,其果实13C分配率分别为1.11%和1.22%,15N分配率分别为0.39%和0.33%,显著低于对照(9.12%和7.29%),而根系和枝13C分配率和15N分配率显著高于对照;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Ndff值表现规律一致,提高了叶片、根系和枝对15N的征调能力,降低果实对15N的征调能力;与对照相比,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15N利用率显著增加了2.35和2.37个百分点,促进了根系、叶片和枝的生长和对氮同化物的征调能力,6-B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耐盐碱的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和对盐碱敏感的东方百合‘索邦’(‘Sorbonne’)在不同浓度的碱性盐NaHCO3胁迫下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清除物质、离子调节物质(Na+、K+)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百合耐盐碱的生理机制。研究发现,两种百合叶片中各种物质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整体上岷江百合的各种物质含量或者活性均高于‘索邦’。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百合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SOD、GR的活性和AsA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APX的活性和GSH的含量在低浓度胁迫时无明显变化,高浓度胁迫时显著下降;‘索邦’Na+主要积累在成熟叶和新生叶中,岷江百合则主要积累在茎和成熟叶中,且能维持根、成熟叶和新生叶中较高水平的K+/Na+值;岷江百合中的草酸、乳酸和乙酸含量都一直增加或高于对照,‘索邦’中的苹果酸和乙酸含量一直增加。与‘索邦’相比,岷江百合在低浓度NaHCO3胁迫下提高SOD活性和AsA含量,高浓度NaHCO3胁迫下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保持可溶性糖的稳定性,是其耐盐碱性较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