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粳稻新品种垦育38株高101.5 cm,茎秆坚韧,高抗倒伏,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精米率为74.70%,蛋白质含量为9.10%。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9158.0 kg/hm2,较对照垦育20号增产6.96%,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在冀东稻区生育期158 d左右,适于在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稻区作一季稻多种栽培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2.
陈燕 《农技服务》2010,27(3):299-299,413
丰两优六号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重庆市及江苏、安徽省审定。丰两优六号全生育期136d左右,株型紧凑,株高偏高,有效穗225万穗/hm2,千粒重29g左右,属穗粒并重型品种,秆青籽黄,熟期落色好;该品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一般大田产量9750kg/hm2,千粒重29g以上,肥力水平较好田块产量可达10500kg/hm2;米质优良,达到国家优质籼稻谷二级标准,具有良好的外观、食用、加工品质;抗倒耐肥,高抗白叶枯病,轻感稻瘟病,耐纹枯病;在江淮之间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于安徽、江苏、重庆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新品种徐稻3号特征特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稻 3号在淮北地区属中熟中粳 ,全生育期 14 5d。一般单产 90 0 0~ 975 0kg/hm2 ,米质理化指标达国家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对稻瘟病中抗—抗 ,无稻曲病 ,高抗条纹叶枯病。 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笔者研究了徐稻 3号的无公害生产技术 ,包括基地选择、种子处理、培育壮秧、适期早栽、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辽豆20是以新豆1号为母本,与辽91005-6-2有性杂交育成,2005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蛋白含量、高产、稳产、多抗、籽粒大等特点;其蛋白含量达到45.5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54.45 kg/hm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SMV)I号株系和Ⅲ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百粒重达到27.3 g。适宜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种植,辽豆20在沈阳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在15-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南粳0212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超级稻"武粳15"与"扬辐粳8号"杂交,经多代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3 d。株高99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抗倒性强,叶色淡绿,后期转色好,灌浆速度快。一般产量9 000 kg/hm2以上,有效穗320万/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8 g左右。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单产10 174.5 kg/hm2,比对照镇稻14增产4.42%,2年增产均达显著水平;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838.5 kg/hm2,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13.1%。中感白叶枯病,抗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感穗颈瘟,2014年穗颈瘟鉴定结果为穗颈瘟损失率5级、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5.25。稻米品质优,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和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五"期间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抗-高抗条纹叶枯病且抗性稳定,丰产稳产性好。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6年盐稻8号已累计在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区推广种植93.33万hm2,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阻止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的暴发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赣晚籼 2 9号”属中晚熟晚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 675 0~ 82 5 0kg/hm2 ,属高产、稳产型品种 ;品质优 ,中抗稻瘟病 ,高抗白叶枯病 ,适合在江西、浙江及湖南部分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15):21
水稻品种——徐稻3号徐稻3号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水稻室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高96厘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较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分蘖性好,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克,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米质优,熟相好,易脱粒。接种鉴定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田间种植高抗条纹叶枯病,无稻曲病。  相似文献   

10.
镇稻16号(曾用名镇稻671,苏审稻20121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60 d,株高约100 cm,有效穗为300万~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5 ~13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约28 g.植株生长青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米标准,食味品质好.中抗穗颈瘟和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轻,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从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皖稻149在皖南山区的种植表现:全生育期138d左右,分蘖中等,株型适中,株高111cm,有效穗243~255万穗/hm2,结实率81.2%,千粒重28g;表现出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良,对氮肥较敏感。2005年、2006年平均示范产量分别为9.3t/hm2、9.3t/hm2。在皖南山区种植要从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合理灌溉和病虫防治等方面把握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黑小麦新品种黑宝1号为灵台县种子管理站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选育而成.该品种在2000-2003年灵台县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875.0 kg/hm2,较对照品种漯珍1号平均增产19.2%,2000-2003年累计试验示范5 300 hm2,平均产量4 530.0 kg/hm2,较对照品种漯珍1号增产17.9%.该品种半冬性,抗倒性好,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抗穗发芽,适宜在陇东川水地、旱塬高水肥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13.
镇稻11是镇江市农科所育成的粳稻新品种,经试验和示范种植表明,70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有效穗数19~20万/667m2,每穗总粒数150粒,结实率93%,千粒重27~28g。该品系具有熟期适中、抗条纹叶枯病、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米质优等特点。栽培要点为培育壮秧,优化群体起点,科学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14.
耐盐碱水稻品种垦育88株型紧凑,叶色深绿,株高115 cm,穗长18 cm,千粒重29 g;河北省大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766.5 kg/hm2,较对照垦育20增产12.96%,增产极显著;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标准。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耐盐碱等特性。垦育88在唐山、秦皇岛稻区生育期为170 d左右,适于旱育秧、工厂化育秧及节水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优质迟熟中粳新品种扬粳805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粳80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优质中间材料香粳49/盐187//香粳111为母本、抗病材料镇稻99/9363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米香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扬粳805全生育期152 d左右,株高95~102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浅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较好;一般产量9 200 kg/hm2,有效穗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1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7~28 g。中抗穗颈瘟,抗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镇稻15号(苏审稻201116)是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9 d左右,株高106 cm左右,有效穗294万个/hm2左右,每穗实粒数122.3粒,结实率91.0%,千粒重27.0g,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米标准,中抗穗颈瘟,抗条纹叶枯病,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特征特性比较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18.
南京 16号原名南京 30 152 ,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米品种之一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全生育期14 5d左右 ,株高 115~ 12 0cm ,分蘖力中等 ,一般每亩 15~ 17万穗 ,每穗 160粒左右 ,千粒重 2 7~ 2 8g ,抗白叶枯病、稻瘟病 ,耐肥抗倒 ,后期熟相好 ,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50kg,所有稻米品质指标都达新颁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1 选育经过1983年正季用台湾品种Si -Pi6810 32作母本 ,印度品种UPR10 3- 80作父…  相似文献   

19.
袁彩勇  袁生堂  王健  孔宪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82-12383,12404
[目的]为徐淮地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供试种子参加了2004~2007年江苏省中熟中粳稻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及迟熟中粳稻生产试验。[结果]徐淮11号在预备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9375.0kg/hm2;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682.0kg/hm2;在迟熟中粳稻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9439.5kg/hm2。淮稻11号在大面积示范试种中的一般产量为9750.0kg/hm2。淮稻11号分蘖成穗率和颖花分化能力均较高,有效穗数为28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为120~130粒,千粒重高达28.0~29.0g,结实率为90.0%。淮稻11号的糙米率为84.3%,整精米率为72.0%,垩白率为10.0%,垩白度为1.0%,碱消值为7.0,直链淀粉含量为18.4%,胶稠度为76mm,透明度为2级,综合品质评价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结论]该试验成功选育出了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并为其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新稻25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5申请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郑粳9018×镇稻88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黄淮稻区全生育期155.5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天;株高103.9厘米,穗长17.5厘米,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8.6万穗,穗粒数163.2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3.5克。经鉴定,该品种高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稻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