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养殖水体中NO-3N、NO-2-N、NH 4-N、PO-4-P和S2-等主要化学因子对蛭弧菌海水菌株Bdh5221生长的影响,为蛭弧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发现,NO-3-N的浓度在O~10 mg/L之间、NH 4-N的浓度在0~5 mg/L之间,NO-3-N、NH 4-N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蛭弧菌Bdh5221的生长;NO-2-N的浓度在0~0.5 mg/L之间,随着浓度的增高,对蛭弧菌Bdh5221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O3-4-P的浓度在0~10 mg/L之间、S2-的浓度在0~5 mg/L之间,未见它们对蛭弧菌Bdh5221的生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池水中分离纯化到一株能裂解细菌的细菌AS212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测定了其对不同来源菌株的裂解谱,分析了其对水体中细菌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AS212菌株呈短杆状,端生单根鞭毛,直径0.6~0.7μm、长度1.0~1.2μm;该菌株不仅能裂解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还能裂解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未得到培养物(uncultured bacterium)的2株细菌AB286342和AM490748同源性最高,为96%,但与所选的典型蛭弧菌亲缘关系较远,不能将其分类到已有的蛭弧菌相关的属中;其对养殖水体细菌裂解能力优于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4.
对从海水中分离的3株噬菌蛭弧菌Blb-1、Blb-2、Blb-3在不同条件下的裂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Blb-2裂解水体哈维氏弧菌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在盐度为0~30时均能良好生长,具有广盐性;3株菌对灭活后的宿主菌具有更强的裂解作用,形成噬菌斑的时间普遍提前,且噬菌斑较大;3株蛭弧菌的裂菌谱试验以及不同蛭弧菌菌龄的裂解效果试验表明,3株菌对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均有很好的裂解能力,而对水产益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裂解能力很弱;应用试验表明,噬菌蛭弧菌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具有较强的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获得蛭弧菌LBd02-1,从基因水平上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蛭弧菌LBd02-1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裂解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裂解能力较弱。以鳗弧菌为宿主菌,探索了不同条件(温度、盐度、Ca2+、Mg2+)下蛭弧菌LBd02-1对鳗弧菌的裂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蛭弧菌LBd02-1在温度为25~30℃.盐度为10~30时,对鳗弧菌的裂解效果较佳;在Ca2+浓度为5~10 mmol/L、Mg2+浓度为0.5~2 mmol/L时,蛭弧菌LBd02-1的裂解能力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由弧菌导致的水产动物病害频繁发生,弧菌病害已成为海水养殖病害最重要的防治对象之一。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由于它具有寄生和裂解许多鱼类和水体致病性细菌的作用,在生物预防弧菌方面日益显出其优越性。水产用噬菌蛭弧菌优良菌种的筛选获得是其后续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实验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海洋蛭弧菌BD-zr-11(分离自海水养殖池)进行了裂解谱分析和盐度耐受性分析,旨在为该菌株在海水养殖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10.
海水养殖是海洋渔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海水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种类主要包括贝类、虾类、蟹类和鱼类。贝类主要为牡蛎、贻贝、扇贝、泥蚶、蛤、缢蛏、鲍、珍珠贝类等;虾类主要为对虾、罗氏沼虾、日本龙虾等;鱼类主要为鲻鱼、梭鱼、罗非鱼、鲷鱼和石斑鱼等。 相似文献
11.
从嘉兴市某温室甲鱼养殖场废水储存池中分离出1株螺旋藻JXSC-S1。通过与典型钝顶螺旋藻品系进行比较,确定该藻种的藻丝颜色、形状、螺距、螺宽、细胞大小等符合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形态特征。在Zarrouk培养基中,JXSC-S1的生长速率为1.64/d,生长代时为13.96 h,与典型钝顶螺旋藻种S6、S2相似,高于Ns-90020。在温室甲鱼废水中,JXSC-S1的生长速率、外观颜色和藻丝特征都与在Zarrouk培养基中相差不大,远高于S6(0.33/d),而Ns-90020基本不长,S2死亡。上述结果表明,该本地藻种JXSC-S1可以在温室甲鱼废水中快速生长,在用温室甲鱼废水代替昂贵的Zarrouk培养基高效规模生产优质饲料蛋白方面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多发性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宿主,从鳗鲡肠道中分离到一株噬菌力较强的蛭弧菌,命名为Bdm4。通过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蛭弧菌Bdm4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显示,蛭弧菌Bdm4为短杆状和长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约为0.3—0.4μm×1.2~1.5μm;菌有单根的极生长鞭毛。Bdm4对试验所选取的多种海淡水致病菌均有较强的裂解能力,而对所选用的益生菌则不能裂解;且其在鱼体表、鳃和肠道中能有效地消减致病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同时有利于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影响养殖珍珠质量的主要因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珍珠被誉为“宝石皇后”,养殖珍珠质量的提升是珍珠产业关注的焦点,也是珍珠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着重介绍了评价养殖珍珠质量的6个方面内容,包括颜色、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有核珍珠珠层厚度等.详细陈述了各主要育珠贝种类及其产珠特点,它们所培育的淡水无核珍珠和海水有核珍珠的质量情况,论述了不同规格、不同壳色育珠贝对所产珍珠质量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作为制作小片供体的供片贝不同种类,以及供片贝不同年龄、不同壳色对育珠贝所产珍珠质量的影响.同时,阐述了插片手术过程中,化学药物因素、小片分离方式、插片个数等插片手术工艺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此外,还从水质、水体微量元素、养殖深度、养殖方式和养殖周期等几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外部条件对养殖珍珠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颤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颤藻(Oscillatoria sp.)是对虾养殖水体中的一种常见蓝藻。通过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投加不同浓度的颤藻,测定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与体长、体重,以及不同颤藻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的免疫相关酶活力,研究颤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颤藻对对虾的成活率、体长和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随藻浓度增加对虾的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呈下降的趋势。颤藻对对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抗菌活力影响显著(P<0.05),低浓度的颤藻诱导酶活力增大,当浓度大于12.5 mg/L时,其酶活力呈下降的趋势。当颤藻浓度为2.5 m g/L和12.5 mg/L时,GST、ALP活力分别达到最大值(39.05 U/mg、73.62 U/g)。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颤藻具有一定的毒性,低浓度的颤藻可诱导酶活性增加,高浓度的颤藻能抑制酶的活性和对虾生长。为了保证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养殖,养殖水体中的颤藻浓度应该控制在12.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臭氧处理的海水培养小球藻,分析了小球藻的相对增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DNA和RNA含量及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叶绿素的含量,高剂量的处理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2、藻细胞中DNA含量对臭氧处理表现的相对稳定,而RNA含量比较敏感,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引起RNA含量增加。3、经臭氧处理的海水,硝态氮(NO3^--N)的含量有所提高,而铵态氮(NH4^ -N)和亚硝态氮(NO2^--N)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22~24℃,pH7.0左右的人工培育条件下,对密斯特黄彩鲶(Mystus sp.)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密斯特黄彩鲶的鱼苗发育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期(初孵至第5天)、晚期仔鱼期(第6~10天)、稚鱼期(第11~20天)和幼鱼期(第20天以后)。初孵仔鱼平均全长5.12 mm,卵黄囊体积1.63 mm3;仔鱼第3天开始摄食,第5天卵黄囊被完全吸收,鱼苗主要外部器官主要集中在晚期仔鱼阶期和稚鱼期内形成。仔鱼在饥饿状态下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出膜后第6天,为84.0%,其饥饿的不可逆点则为出膜后第8天,第8天以后即进入不可逆PNR期,至第11天绝大部分饥饿仔鱼死亡。 相似文献
17.
分别对小球藻Chlorellasp.2003ZGH023进行光合自养、混合营养高碳、混合营养低碳和异养低碳培养,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及细胞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有机碳源,可显著提高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其中异养低碳组细胞密度可达54.73×106cell/ml,生物量6.86 g(dw)/L,且混合营养和异养小球藻细胞体积变大。在细胞营养组成上,与自养小球藻细胞相比,异养培养的小球藻细胞内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光合自养组、混合营养高碳组、混合营养低碳组和异养组小球藻细胞粗蛋白含量分别是41.88%±0.14%、24.60%±0.07%、21.93%±0.13%和12.91%±0.35%。不同营养方式下小球藻的氨基酸总量变化与其粗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光合自养组>混合营养高碳组>混合营养低碳组>异养组。小球藻总脂肪含量最高的为混合营养高碳组(15.32%±1.58%)和异养低碳组(14.15%±0.93%),显著高于混合营养低碳组(12.35%±0.25%)和光合自养组(10.04%±0.39%)。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会随着营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光合自养组小球藻...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硒酵母对异育银鲫的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的芽孢杆菌,0.3%、0.6%、1.2%的硒酵母,0.2%+0.3%、0.2%+0.6%、0.2%+1.2%的芽孢杆菌和硒酵母混合物,投喂异育银鲫2个月.测定鱼体的生长和对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LD50.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芽孢杆菌对体重的增加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添加0.2%的芽孢杆菌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增加33%.添加不同浓度的硒酵母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P<0.05),其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增加16%~31%.不同配比的芽孢杆菌和硒酵母混合物显著性提高鱼的相对增重率,但增重效果与单一添加芽孢杆菌或硒酵母相似(P>0.05).饲料中单一添加芽孢杆菌或硒酵母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添加效果在各芽孢杆菌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随硒酵母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P<0.01),但0.6%组和1.2%组无显著差异.混合添加芽孢杆菌和硒酵母也能极显著增强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P<0.01),但添加效果不及单一芽孢杆菌;与单一硒酵母相比,抗感染能力与硒酵母的添加量有关(P<0.01),添加量增大,抗感染能力减弱(P<0.05或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