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陡坡地饲草玉米生物篱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地水土流失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构成双重压力.生物篱技术是一条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坡地改良利用途径.本研究以饲草玉米为纽带营建坡地生物篱模式,经4 a定位试验探讨了其生长状况和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饲草玉米生物篱能有效改善陡坡地土壤性状、固持土壤、截持径流、减少养分流失,对减少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保持和提高坡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饲草玉米与传统青贮玉米不同,它是以收获青绿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可在适宜生育期内多次收割用于青饲或青贮的新型饲草。这种饲草玉米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分蘖能力强、多年生、再生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对饲草玉米3种不同种植密度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草玉米每667米~2的密度在4000株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内江市东兴区是农业大区,又是畜牧业大区,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养殖业发展,增加养殖户收入,发展饲草玉米对推动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饲草玉米的快速发展,我区在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业大学的支持和指导下,引进、试验和示范种植了饲草玉米SAUMZ1号,并用墨西哥玉米作对照。从2006年以来,连续几年将试验安排在胜利镇、柳桥乡、平坦乡奶牛养殖大户责任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其长势好,产量高,受到当地政府及养殖大户的好评。一、饲草玉米SAUMZ1号的特点饲草玉米分一年生和多年生,东兴区以种植多年生饲草玉米SAUMZ1号为主,饲草玉米SAUMZ1号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4.
《四川农业科技》2011,(9):57-57
由荣廷昭院士担任首席专家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在饲草玉米、青贮玉米品种选育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经过基础材料的引进、鉴定筛选、杂交组配等环节,育成了具有超高产、强优势特性的玉草3号和具有耐涝特性的玉草4号等饲草玉米新品系,集成了一套饲草玉米高产栽培核心技术,提出了夏秋种植饲草玉米、秋冬空闲田地种植耐涝饲草玉米的新模式,解决了四川省种草养畜业夏秋季节无作物可种、秋冬田地空闲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饲草玉米育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饲草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的分析,论述了饲草玉米的育种目标、亲本应具备的主要特点及个别性状的遗传表现,提出了饲草玉米研究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新型饲草玉米SAUMZ 1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求,通过染色体工程合成以玉米代换系材料为母本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组配育成饲草玉米新品种SAUMZ 1号。该品种营养体生长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多年生,饲草产量高,品质好。周年饲草产量达15 t/667m2,粗蛋白质含量为17.0%左右。在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草玉米、甜高粱、饲草高粱饲喂肉牛的效果,选取18头6月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的西门塔尔肉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精饲料+饲草玉米、精饲料+甜高粱、精饲料+饲草高粱,连续60 d测定增质量。结果表明,甜高粱生物产量最高,分别比饲草高粱和饲草玉米增加5.33%、26.77%;饲草玉米的蛋白质、泌乳净能、维持净能、生长净能、饲料相对值均最高,甜高粱和饲草高粱的纤维和含糖量较高;饲喂饲草玉米肉牛日均增质量最大,分别较甜高粱和饲草高粱增加质量10.12%、32.13%。带穗全株饲草玉米的饲草品质最佳,增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羊属典型的食草动物,过去养羊大多为放牧饲养,现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多采用圈养。圈养时,肉羊的饲草、饲料调制与饲喂方法,影响着养羊的经济效益,下面简要介绍这方面的关键技术。一、选用理想的饲草和饲料理想的饲草有苜蓿草、三叶草等,精料类有玉米、麸皮、豆饼和黑豆等。羊断奶后每天补给精料0.4千克、干草2—2.5千克、青贮料2  相似文献   

9.
玉米作为三峡库区主要的饲料作物,其栽培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三峡库区玉米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成因做出详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病虫害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给玉米种植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旨在提高三峡库区的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2022,(5):52-53
<正>1 技术概述1.1 技术基本情况优质均衡的饲草供给是发展肉牛、肉羊产业的重要保障。夏播青贮玉米与秋播黑麦(小黑麦)轮作技术,从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减少化肥施用、减少病虫害发生、生态种植、为家畜提供优质饲草供给等方面综合考虑,依据生态环境条件和品种特性,在夏季种植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秋季种植耐寒耐旱的生育期较短的黑麦(小黑麦),高效利用冬闲田,改变高海拔地区一年一熟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三峡库区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主要性状的差异比较,并选择出群间差异显著的特异性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较骨干自交系具有明显的丰产、抗倒、抗病特性;地方品种特异性状的遗传变异中,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丰产性与抗病性的遗传相关显著;采取利用加性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改良地方品种群体和构建杂种优势群,是开发利用地方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饲用玉米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EG(聚乙二醇)高渗溶液模拟的水分胁迫下,对抗旱性不同的饲用玉米苗期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与田间抗旱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相关程度,并结合简便性和重复性等,从所测10项指标中筛选出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CAT(过氧化氢酶)活力可作为重要抗旱鉴定指标;根系活力、CSI(叶绿素稳定指数)和SOD(超氧物歧化酶)活力可作为参考鉴定指标;其余指标一般不宜作为饲用玉米的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CIMMYT牧草和4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遗传交配材料,比较研究了CIMMYT牧草和4个杂交(回交)后代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其与普通玉米的差异。结果表明,CIMMYT牧草能将其生长繁茂、分蘖力强、生物产量高的特性遗传给杂交后代,并有较强的世代传递能力;该牧草幼苗、植株及其生长习性、花器官、种子特征等与普通玉米差异明显,其与普通玉米的杂交后代基本保持了它的生长发育特性,但花器官和种子特征更偏向于普通玉米;回交后代除保持了一定的分蘖特性、明显的多穗和返祖现象外,其余特征特性与普通玉米基本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饲用玉米、高丹草、饲用高粱在瘤胃内的降解规律。[方法]采用尼龙袋技术,对不同饲草的瘤胃内降解率进行研究。[结果]各饲草CP、NDF、ADF的有效降解率存在差异,而DM、OM的有效降解率差异不显著。其中CP的有效降解率以魔术师高丹草最高,达70.80%;饲宝1号饲用玉米、乐食高丹草、哈妮格林饲用高粱ADF的有效降解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魔术师高丹草;乐食高丹草、哈妮格林饲用高粱、魔术师高丹草的NDF有效降解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饲宝1号饲用玉米。[结论]该研究为饲用玉米、高丹草、饲用高粱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播期对饲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探索饲用玉米的适宜播期。[方法]以青贮50为试材,对不同播期下饲用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乳熟末期和成熟期饲草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到达各物候期的日期延后,不同处理相同生育阶段的天数减少,最晚播种的玉米花粒期天数增多。全生育期和抽雄至乳熟末期的天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至6月15日播种的玉米天数最少,6月30日播种的玉米天数增多。五叶期玉米的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增高。拔节期以6月15日播种的玉米株高最高,之后至开花吐丝期以5月30日播种的玉米株高最高。抽雄期玉米的单株绿叶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灌浆后期至成熟期晚播玉米的单株绿叶数较多。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鲜物质积累量、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减少。[结论]在饲用玉米的适宜播期内,播种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6.
施氮时期对夏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施氮时期对玉米鲁单 5 0饲用营养价值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以及饲用营养品质。拔节期 1次施用氮肥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有利于提高作为青饲 (贮 )饲料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在拔节、大口 (或开花 )期 2次或拔节、大口、开花期 3次施氮肥 ,有利于提高作为粮饲兼用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施氮时期对玉米的生理特性有着显著影响 ,拔节、大口 (或开花 )期分 2次或拔节、大口、开花期分 3次施氮肥的玉米 ,从乳熟期到蜡熟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较高 ,生育后期尤其明显 ,利于玉米籽粒产量的提高和饲用营养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在饲用油菜的生长期测鲜质量,烘干后测常规营养成分,分析鲜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用终花期油菜配制发酵全混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200头湖羊随机分成2组,一组饲喂油菜FTMR,另一组饲喂由青贮玉米为主原料配制的全混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10头公羊屠宰,测定屠体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饲用油菜的苗期、蕾薹期和花期分别为8~98、99~146和147~180d,油菜鲜质量在终花期(180d)时达最大值,粗蛋白和粗脂肪在此时也达最高值,根据这两个营养成分计算的收获价值也在180d时达最大值。饲喂油菜FTMR的湖羊体质量增量、屠宰率、胴体瘦肉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与饲喂青贮玉米TMR组没有显著差异,但油菜FTMR组湖羊采食量远低于青贮玉米组,其饲料转化效率和净收益显著高于青贮玉米组(P0.01)。综上所述,饲用油菜在湖北省的最佳刈割期为终花末期(约180d),用其制作成FTMR饲喂湖羊可显著降低饲养成本,同时可缓解肉羊养殖中冬春季饲料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冀西北地区的优质高产青饲料作物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青饲料品种(农大108(CK)、巡青518、乐食高丹草、墨杂1号青饲玉米、墨西哥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青饲料作物新品种。[结果]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30和46 620 kg/hm2,比对照增加42.1%和32.9%。百绿001和墨杂1号的青饲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生育期也较长。除墨西哥玉米外,其他品种在生育期内均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干旱性。墨杂1号青饲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达12 510 kg/hm2。[结论]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种植,而墨西哥玉米不适合在该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玉米(Zea mays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间作模式下饲料干物质、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和养分瘤胃降解率等的差异,为生产应用玉米+苜蓿间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和5﹕2,共4个间作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可降解营养成分产量,以及苜蓿、玉米茎秆在瘤胃中降解前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收获产物用作绵羊全日粮时瘤胃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及苜蓿单作干物质、营养物质及可利用营养物质产量均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玉米单作、苜蓿单作及各间作处理在干物质产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和苜蓿间作提高了粗蛋白质的产量、瘤胃降解率及可降解蛋白质产量,且随苜蓿间作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与苜蓿单作相比,玉米+苜蓿间作提高了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总能产量,降解率及相应的可利用营养成分产量;间作系统收获产物在瘤胃内降解时增加了瘤胃细菌数量,使苜蓿和玉米茎秆中更多的组织细胞被降解,从而提高了营养物质的降解率。【结论】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在营养物质产出上比单作系统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同时提高了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为今后在农区建立反刍动物饲料供应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