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裂果性不同的枣品种果皮及果肉发育特点观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辛艳伟  集等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253-253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裂果性不同的中阳木枣、稷山板枣、赞皇大枣、冬枣、梨枣、壶瓶枣等枣品种,进行了成熟期果实果皮及果肉解剖结构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枣外果皮由外向内由角质层细胞、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组成,但表皮和亚表皮细胞不易区分,共有细胞3 ̄6层。角质层厚度及其是否发生龟裂与裂果性没有密切的相关性,而表皮的厚度与裂果密切相关,表现为“耐裂品种”比“较耐裂品种”和“不耐裂品种的表皮”要厚。此外,角质层细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肉细胞排列较紧密且果肉细胞间空腔较少的枣品种果实较耐裂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枣果的裂果机理,笔者采用显微法对‘京枣39’新品种不同位置果实处于膨大期时的角质层、表皮、亚表皮、中果皮、维管束和空腔等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成熟,枣果体积逐渐增大,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亚表皮细胞大小、中果皮细胞大小和维管束粗细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空腔大小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呈现出“低-高-低”单峰变化;果实膨大期和着生方向对于枣果解剖结构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灵武长枣’果实裂果特性的研究,以期为‘灵武长枣’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大田10年生‘灵武长枣’果实,在室内采用果实浸泡法,测定不同着色程度和大小果实的吸水量、吸水率、裂果率、裂果指数等,研究‘灵武长枣’果实裂果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灵武长枣’果实的吸水量、吸水率呈下降趋势,而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呈上升趋势。‘灵武长枣’全红果总吸水量比75%着色果的多、果实裂果率大,裂果指数是75%着色果的1.49倍,裂果严重。4种果实大小等级‘灵武长枣’果实的总吸水量顺序为:一等果二等果三等果四等果;三、四等果的裂果率大于一、二等果,而一等果的裂果指数最大(0.664)。果实裂果发生与其水分吸收密切相关,果实吸水的关键时期在前24 h。全红果与果个大的果实吸水量大、裂果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无核紫’葡萄裂果的发生与细胞壁代谢物质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探究造成‘无核紫’裂果特性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找到最适宜‘无核紫’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浓度。以易裂品种‘无核紫’果实为试验材料,花后10~15 d喷施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处理,在成熟期采摘离体果实浸水24 h统计裂果率,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对果实中的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半纤维素及PG、PEP、CE、PL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TUNEL染色法对细胞凋亡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浸水24 h,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00 mg/L赤霉素加5 mg/L氯吡脲裂果率为56%,裂果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细胞凋亡程度较低;原果胶、半纤维素与裂果率负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EP酶活性与裂果率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水溶性果胶/原果胶与裂果率的正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适当喷施赤霉素加氯吡脲可以提高PEP、CE酶活性,增加半纤维素、原果胶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缓解裂果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豆抗大豆食心虫机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抗虫鉴定的基础上,对大豆抗食心虫品种(系)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豆荚硅元素含量高是抗虫的主要原因之一;豆荚表皮细胞呈近圆形突起、直径小或表皮细胞下小细胞层数多、表皮下有特长形细胞者;豆荚隔离层细胞呈短椭圆形、直径小、排列紧密者均有较强抗性。抗性与荚皮厚度、隔离层厚度及隔离层细胞排列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裂果发生遗传原因和筛选抗裂相关果实性状,以陕北主栽易裂品种‘狗头枣’、‘骏枣’、‘团枣’和抗裂品种‘木枣’、‘相枣’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蒽酮法测定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分析不同抗裂性品种、未裂与裂后枣果、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的可溶性糖与不溶性糖含量差异。研究表明:还原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抗裂品种易裂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易裂品种抗裂品种;纤维素含量:裂后未裂;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果皮;其他成分含量在各材料中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论说明:(1)品种的抗裂性与枣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纤维素含量有关,与淀粉含量无关。还原糖和纤维素含量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低,抗裂性好;(2)裂果现象的发生虽不会导致枣果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发生变化,但会使得纤维素含量增加;(3)在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存在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合成不同步,有可能是导致枣果开裂的原因之一;(4)与品种抗裂性有关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纤维素的合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淀粉的合成除了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有关外,相对比较独立。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颜色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态的差异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8个不同颜色的纯色蝴蝶兰品种的花瓣中心部位(2个白色蝴蝶兰品种,3个黄绿色蝴蝶兰品种和3个紫红色蝴蝶兰品种)和4个有斑的蝴蝶兰品种(2个白底红斑的蝴蝶兰品种和2个黄底红斑的蝴蝶兰品种)的底色部位、斑色部位及底色与斑色相交部位分别进行观察对比,同时采用鲜切片浸泡在0.25%PEG溶液中观察有斑样品斑纹交界处的纵切面表皮细胞形状变化。结果发现,除2个白色品种的表皮细胞为乳突状外,其他品种的表皮细胞均为穹顶状。另外发现部分样品花瓣表皮存在少量气孔。结果表明,相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状可能不同,但同一片花瓣不同颜色区域的表皮细胞结构则是相同的,说明花瓣颜色并不是影响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状的决定因素。以上不同颜色蝴蝶兰花瓣显微结构的观察比较,将对蝴蝶兰花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4个品种扶芳藤茎叶解剖结构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了4个扶芳藤品种茎、叶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发现不同扶芳藤品种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参数差异较大。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宽瓣扶芳藤的茎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等4个抗旱指标均最大,与另外3种品种间差异显著;金边扶芳藤的上述4个指标最小与另外3个品种间差异也显著。同时得出扶芳藤茎和叶片的表皮细胞外壁的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方式等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相关。4个扶芳藤品种的抗旱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宽瓣扶芳藤﹥红脉扶芳藤﹥紫红扶芳藤﹥金边扶芳藤。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索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在3种裂性葡萄品种不同生长期的表达差异,为细胞裂果过程中基因的调控机理提供了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在极易裂品种‘里扎玛特’、易裂品种‘新郁’采收期前10 d至采收期,PE、EXP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且采收期时表达量显著高于不易裂品种‘红地球’;‘红地球’及‘里扎玛特’的CE基因在采收期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新郁’,但采收期前10 d至采收期,‘里扎玛特’及‘新郁’中CE基因表达量的增幅显著高于不易裂品种‘红地球’。综上所述,PE、EXP基因采收期表达量高且采收前表达量增加,CE基因在采收期表达量的增加与品种之间裂果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4种施肥管理对思州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思州文旦柚高产优质管理方法,研究了"施肥+套袋"施肥管理(Ⅰ)和"施肥+套袋+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Ⅱ)、"施肥+套袋+K、Ca肥"施肥管理(Ⅲ)和"施肥+套袋+K、Ca肥+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Ⅳ)4种肥料管理对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肥可导致思州柚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加重裂果的发生;套袋前增施Ca、K肥,可以增加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增施Ca、K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增大幅度进一步扩大,微生物菌肥和Ca、K肥协同促进果实形状从扁圆向高扁圆或梨形塑造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增加果实甜度;套袋前增施Ca、K肥能控制裂果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可进一步加强对裂果发生效果巩固作用;4种施肥管理下,裂缝程度、裂果率与单果重和果实横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方位的裂果之间、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成熟度灵武长枣的呼吸速率和八成熟灵武长枣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完全成熟时有呼吸升高现象,八成熟枣在不同温度下贮藏,随贮藏时间延长均有呼吸高峰出现,认为灵武长枣可能为呼吸跃变型果品。  相似文献   

12.
枣树不同品种缩果病抗性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明确枣树不同品种缩果病抗性与保护酶活性的关系,进而为早期鉴别抗性枣树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在枣果生长时期内,定期采集田间对缩果病抗性不同枣树品种果实,测定并比较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基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枣树品种果实中保护酶的活性差异明显。枣果生长初期,POD活性大小与品种抗性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随着果实生长,抗病品种POD活性增幅多高于感病品种;在8月枣果生长关键时期,SOD、PAL活性大小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且抗病品种的SOD活性上升早于感病品种;同一时期不同品种CAT活性存在差异,但无一定规律可循。枣果发育不同时期POD、SOD和PAL 3种酶活性大小与果实抗病性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关系,可作为鉴别抗病品种的生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16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种桃果实硬度与其果实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果实的果肉硬度与V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2;桃果实果皮硬度与Vc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桃果实果肉硬度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不同品种桃果实的Vc含量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  相似文献   

14.
以26个野生荔10号荔枝自然杂交子代半同胞单株为材料,分析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估测其遗传参数,以期弄清野生荔枝的遗传规律和在酿酒品种培育中的可行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的表型性状(果实形状、果肩形状、果皮颜色、龟裂片形状、裂片峰形状)变异范围广,均分离出3~5个不同类型;除果皮颜色外,其余性状亲本性状遗传更加顽固;呈母本性状占比数依次为果肩形状(55.56%)>果实形状(44.44%)>龟裂片形状(40.74%)>裂片峰形状(29.63%)>果皮颜色(14.81%)。品质性状家系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28.44%)>果皮厚度(17.48%)>果肉厚度(15.44%)>可食率(12.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果形指数(5.59%);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0.9992)>可食率(0.99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9753)>果形指数(0.9733)>果肉厚度(0.9663)>果皮厚度(0.9585);遗传增益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87.74%)>果肉厚度(48.32%)>果皮厚度(30.16%)>可食率(17.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7%)>果形指数(-4.77%)。单果重在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3项指标值均最高,表现出突出的遗传变异、遗传力和遗传增益效果,表明该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且后代的选择余地较大。筛选出9个特异单株:8个单株入选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特异单株,1个单株入选高可食率(≥80%)特异单株,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架式与负载量对晚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年生晚红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架式及负载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棚架栽培的果实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等品质指标均高于平棚架和篱架,总酸含量低于二者;立体棚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极显著高于棚架和篱架(P0.01),并且叶片Pn与果实单粒重、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粒重与总糖、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酸呈显著负相关。总糖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酸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立体棚架保留8~10个/m2新梢对其光能利用和果实品质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省20多个油菜试验、示范点十多年时间积累的1100多套系统资料的分析整理,研究了油菜群体状态下产量与结角层四维时空结构的关系。明确了结角层厚度与结角层密度是油菜重要的群体质量形态指标,也是综合性经济指标。结角层厚度主要受第一有效分枝着生位置和主轴、一次分枝的长度两个因素影响,结角层密度主要受群体中主轴及一、二次分枝的数量和分枝上角果着生密度三个因素影响。提出了高产群体质量结角层厚度与结角层密度的量化指标,提出了油菜优化群体质量超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冬前的太阳能,适当增加物质投入;关键措施:适期早播早栽,适当降低密度,适量增加肥料。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经辐射诱变后所结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比较,旨在为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培育香梨优良品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以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所结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后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剂量为20 Gy时,休眠枝与萌动枝所结果实的石细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糖酸比表明休眠枝所结果实最甜;剂量为30 Gy时,休眠枝的果实含水量最高,萌动枝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高,休眠枝与萌动枝果实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萌动枝果实的V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休眠枝;剂量为40 Gy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少,肉质细腻,可溶性糖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果味较甜,商品性较高。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有所提高,其中剂量为40 Gy的辐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红花顶果球籽粒质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以326份红花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红花顶果球籽粒质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表明,影响顶果球籽粒质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依次为顶果球质量、顶果球着粒数、顶果球直径、分枝高度、株高、茎粗,其中顶果球质量、顶果球着粒数、分枝高度与顶果球籽粒质量呈正相关,顶果球直径、株高、茎粗与顶果球籽粒质量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顶果球着粒数、顶果球质量、顶果球直径、茎粗是影响顶果球籽粒质量的主要性状。通径分析表明,顶果球着粒数、顶果球质量、顶果球直径、株高、分枝高度、茎粗是影响顶果球籽粒质量的较显著性状。对通径分析的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线性回归,表明顶果球质量和顶果球着粒数对顶果球籽粒质量影响较为显著。在培育籽粒高产红花品种时,应着重考虑顶果球质量、顶果球着粒数、顶果球直径等相关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