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2021,(10)
正西湖龙井茶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张"金名片",是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特产,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绿茶皇后"。西湖龙井茶获得了无数的荣誉。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特别荣誉名茶"称号,2010年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2011年"西湖龙井"商标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相似文献   

2.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茶经》上就有记述:“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到了宋代,上天竺香林洞出产的宝云天茶,香林茶和天下竺的云峰出产的白云茶,更被列为贡茶,向皇帝年年朝贡。西湖龙井茶外形和内质俱美。高级龙井茶,要把采摘来的嫩芽、经过精细加工,在特制的锅中炒制,炒制工有一整套炒制手势,随着鲜叶老嫩和锅中茶坯成熟情况,适时变换,归结成十大手法: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因产地不同,炒制技术稍有差异,产品也各有特色:传统的西湖龙井茶有“狮”、“龙”、“云”、“虎”…  相似文献   

3.
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继承西湖龙井茶生产、质量、品牌的历史传统,保护好西湖龙井茶的崇高声誉,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职责,如何进一步保护好龙井茶品牌,发挥这一名特产业的优势,尤其是发展以此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对加快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杭州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名闻海内外。关于西湖龙井茶的起源传说也颇多,现将作为龙井茶发源地的西湖老龙井有关历史资料辑录,按年代汇编,以供龙井茶文化研究爱好者参考。资料主要出自《龙井见闻录》、《西湖游览志》。《乾隆南巡实录》、《杭州府志》。《西湖龙井茶》等书。吴越国乾二年(949年)。居民凌霄募缘在钱塘县履泰乡龙井原落晖坞建造“报国看经院”。北宋熙宁中(1072年左右);;报国看经院改名“寿圣院”。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上天竺寺住持辩才法师退居龙井寿圣院。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辩才法师俗名徐无象…  相似文献   

5.
龙井问茶     
龙井问茶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龙井茶与西子湖今天已齐名中外。当人们提到“西湖龙井”时,已分不清是指景抑或指茶了。但是脱胎于南宋画院画卷题名的老“西湖十景”中并没有龙井。1986年杭州举行了“新西湖十景”群众评选,西湖龙井受到应有的重视。有趣的是,经过许多...  相似文献   

6.
<正>西湖龙井茶,和西湖一样,是杭州的符号,也是杭州人引以骄傲的珍品。"西湖龙井"自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后,更成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金字招牌"。如何保护这块"金字招牌"形成更大的品牌效益?"西湖龙井"开展了一场持久的品牌保卫战。从源头保护好"西湖龙井"品质西湖龙井孕育于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之中,这里年平均温度16℃,年降水量1400毫米,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加工技艺,形成了"色绿、香郁,味甘,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获得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权企业达338家,数量较2016年同期减少48家。据介绍,接下来,浙江省将加强对授权企业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力度,并建立退出机制,同时还将继续推进依法维权打假。近年来,龙井茶频频遭遇"李鬼之害",许多不法商家混等混级、以次  相似文献   

8.
正"中欧互认互保"——西湖龙井茶(龙井茶西湖产区)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运用试点近日在杭州启动。这意味着西湖龙井茶拿到了"欧盟通行证"。"中欧互认互保"是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委员会共同推动的"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项目。该项目明确,中方指定的10个产品可获准使用欧盟地理标志产品官方标志,并受欧盟28个成员国保护。西湖龙井茶成为获准与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业科学》2007,(7):55-55
日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香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实现了新兴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同时也是云浮市继“郁南无核黄皮”后第二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相似文献   

10.
有关周总理重视、关心龙井茶的情况,《茶人之家》及其它茶报茶刊已多有介绍。最近笔者从周总理写给邓颖超的一封家书中,看到一段周总理与邓颖超谈及龙井茶的文字,写得幽默有趣,特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此信写于一九五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当时邓颖超正在杭州小住,她曾给周总理写信并寄赠西湖印本等印刷品,为此周总理给她写了回信。其中写到西湖龙井茶的文字是这样的:“西湖五多,我独选其茶多,如能将植茶、采茶、制茶的全套生产过程探得,你才称得起‘茶王’,否则不过是‘茶壶’而已。”周总理酷爱龙井茶,从一九五六年起,他曾五到龙井茶区,可谓踏遍茶山路,情满西子  相似文献   

11.
西湖龙井经过长久发展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链,但在新时代互联网发展下已经不满足以茶为本的乡村经济的发展。种质资源、炒制技艺的外传,机械制茶的兴起,电商、直播等新销售模式的泛滥等,使得传统西湖龙井茶种植业、加工业生存空间变窄,茶叶价格在不同渠道下差距甚大。随着共同富裕的提出,乡村发展是关键。茶文旅“三产融合”的新型业态给茶产区发展提供了出路,并且茶产业“三能”问题成为普遍存在的瓶颈。以西湖龙井茶产业为例,深入分析茶叶经济的发展,且提出相应对策,给不同地区的乡村提供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窗轩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莫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  相似文献   

13.
杭州西湖山区所产的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历来备受饮者赞尝。解放后,龙井茶有了很大发展,畅销国内外,对龙井茶的需要量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龙井茶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决定从选育良种入手。 龙井茶区的茶树,是一个有性群体品种。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容易天然杂交,后代的差异很大,植株间的优劣十分悬殊,如果选其优良植株,加以鉴定繁殖,就有可能选育出更好的龙井茶的新品种。根据这样的设想,我们从1960年开始采用单株选种的方  相似文献   

14.
侯杰 《农业考古》2003,(4):306-306
1997年4月,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以“茶”为题材的邮票,共有4枚,分别为:茶圣、茶树、茶器和茶会,在当时成为茶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这套邮票当初的方案并非如此,而是另外一组内容,4枚分别为:蒙山顶上茶、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武夷山岩茶,另有1枚小型张“陆羽画像”。第一套方案虽未能实施,但亦足可见武夷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2,(13)
2012年10月7日,辽宁“盘锦河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从着手申报到成功注册历时5年之久。这是继“盘锦大米”之后盘锦市取得的又一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上再添重要砝码。“盘锦河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后,凡具有“盘锦河蟹”身份的河蟹产品将受到法律保护,销售冒牌河蟹将受到严厉处罚。此外,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科技》2011,(1):26-26
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这是长汀县继“远山”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实施品牌商标战略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我国茶农制造绿茶,在没有组织起来以前,因劳动力不足,常把生叶“堆放”过夜后再行制造,使毛茶品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据龙井茶区部分有经验的制茶工人反映,生叶如经适当“摊放”,不但容易炒,而且炒出来的茶叶“色气”也比较好。1955年作者等曾接受杭州市地方国营龙井茶场的委托,对龙井茶生叶摊放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证明生叶经过摊放后确能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龙井茶的品质,1956年在杭州市梅家坞十月茶叶生产合作社继续试验,结果亦大致相同。日本和台湾绿茶最近也有同样试验报  相似文献   

18.
1956年4月26日,正是春茶见新季节,周恩来首次来到西湖梅家坞。看到新茗勃发、青葱翠绿的茶园风光,周恩来谈笑风生,连声称赞道:“好地方,好地方!”在听取汇报并视察茶区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龙井茶是茶叶珍品,国内外人士都很需要它,要多发展一些”。1957年9月的一天,他在梅家坞整整停留了4个小时,亲自与干部群众座谈制订龙井茶发展规划,他亲切地对群众说:我要和你们做朋友了,以后要经常到梅家坞来”。 1957年春天,周恩来陪同外宾去梅家坞访问,接待人员端出最好的“明前龙井”招待贵宾。周恩来喝了清香鲜爽的茶汤后,不忍将嫩绿的龙井芽叶倒掉,便风趣地说:“龙井味道好,芽叶倒掉太可惜了,还是把  相似文献   

19.
地方     
《今日农村》2004,(9):2-2
北京市:“大兴西瓜”有了原产地证明商标 7月22日,北京市工商部门将“大兴西瓜”原产地证明商标颁发到了商标注册人——北京市大兴区西甜瓜产销协会负责人手中,标志着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兴西瓜”有了自己的护身符。 “大兴西瓜”证明商标用于证明大兴区西瓜特定的品质,标志着大兴独特的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方式生产出的具有独特品质的商品西瓜。这一品牌证明商标的使用具有严格的标准和使用范围,全区仅限于庞各庄、北臧村、榆垡、安定、礼贤和魏善庄6个主产瓜镇所生产的符合标准的西瓜产品。凡使用该商标的西…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林科技》2000,(4):10-12
本文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天津津南区利用产品地域优势及“小站稻”证明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积极开展优质小站稻产业化生产的具体做法与经验。主要包括:小站稻的生产恢复,龙头企业的培育,“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创建和应用,科技投入,市场培育与开拓,文化宣传,及小站稻证明商标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