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春、秋、冬、夏植蔗各具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  相似文献   

2.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数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数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数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数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及蔗糖分表现的区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甘蔗品种(系)在1999-200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蔗茎产量及甘蔗糖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的甘蔗品种(系)的蔗茎产量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2)参试的甘蔗品种(系)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蔗糖化变化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选取8个甘蔗基因型研究苗期一些生化性状与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高糖基因型苗期初期叶片蔗糖含量和总糖含量较高,硝酸还原配活性在苗期初期至中期的增幅较大;高糖基因型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苗期较高,而高产基因型则表现较低。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叶片蔗糖含量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均为正相关和正向贡献;硝酸还原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都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表现为不同方向的相关或贡献。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苗期的叶片蔗糖含量可作为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较可靠指标;而以硝酸还原配或中性转化酶活性作为间接选择指标时,其取值范围还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桂糖17号在武侨试验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糖17号在武侨蔗区进行两年三点试驻结果:公顷有效茎数、产蔗量和宿根性明显优于桂糖11号。甘蔗蔗糖分稍微低于桂糖11号,但其公顷含糖量高于桂糖11号。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表明。喷施蔗丰灵与九二○的混合液对提高甘蔗产量的效果最佳,增产11.1%。喷施蔗丰灵可以提高甘蔗的蔗糖分、成茎率和降低还原糖。  相似文献   

7.
在机械化生产模式下,研究3种追肥量处理对7个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及其构成性状、蔗茎伸长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蔗茎产量的构成主要取决于品种特性,7~8月份月长速和月长速差值可作为了解品种伸长生长特性和进行节本管理的有益指标,对蔗茎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两种产量类型,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品种在机械化生产模式下的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茎是甘蔗繁育的主要部位,砍成茎段后会因失水导致种茎质量下降.判断并筛选高质量的甘蔗种茎是提高甘蔗出苗率,保证甘蔗产量的前提.为了解干旱胁迫对甘蔗种茎生长的影响,采用桂糖42号单芽茎段作为试验材料,培养20天,对种茎形态和蔗苗及根系变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使甘蔗种茎的茎重降低,茎径缩小,同时蔗苗和根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粤蔗93/159在德宏蔗区的高产高糖栽培配套技术,对推广甘蔗良种,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2009年漳州蔗区举行的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宿根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1个国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发株率一般,分蘖力较强,植株高大。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品种是桂辐98-296、闽糖95-261、闽糖96-6016,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较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桂引6号,这个品种蔗茎产量或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福农02-3924、福农99-20169、赣蔗99-591、粤甘18号、云蔗99-91五个品种蔗糖分比对照种高0.5个百分点以上,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1.
新台糖16号收获后蔗茎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收获后蔗茎品质逐日变劣,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是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蔗汁还原糖和干耗损失则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甘蔗不同种间品质变劣的难易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包括早熟、中迟熟种在内的10个甘蔗品种春植、秋植和宿根栽培的农艺性状、生物化学和质量性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甘蔗苗数、有效茎数、蔗芽大小、茎粗、甘蔗产量、正常蔗茎的含酚量具有中等至高度的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遗传率和遗传进展。因此,在选育不同环境条件优质高产甘蔗品种时,这些特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春植、秋植甘蔗抗赤腐病的病害评分和病原体线性传播能够被直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甘蔗(福建)》1997,4(1):20-25
本文从甘蔗应用稀土化合物方法,浓度,期次和土类对糖分与蔗茎产量效应进行研究,并从生理上探明增效所在。  相似文献   

14.
参试的9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出苗率及分蘖率除个别品种较弱外,其余表现良好;云蔗03-194、闽糖96-1027、CI-2003宿根性较好;对蔗茎产量、蔗糖分及含糖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农04-2816、桂糖97-40蔗糖分高,蔗茎产量较差;闽糖96-1027、云蔗03-332、粤甘26号宿根性好,蔗茎产量高,丰产性好,蔗糖分一般;福农04-3504、云蔗03-194、CI-2003、粤甘24号蔗糖分较好,蔗茎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15.
卢昌 《甘蔗(福建)》2002,9(1):33-35
根据桂中监狱蔗区近几年来宿根蔗栽培的经验,阐述了宿根蔗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种好管好新植蔗;规范操作,提高宿根蔗发芽出苗数;提早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遂溪县蔗区推广应用甘蔗新品种“福农83/36”提供依据,从1994年开始,以当家品种“粤糖63/237”为对照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与表证,结果表明,“福农83/36”各个试验、表证点,新植或宿根的蔗茎产量及蔗糖份均高于对照品种。“福农83/36”是适合遂溪县蔗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高糖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甘蔗品种第四轮区试漳州蔗区2004年新植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漳州蔗区进行的国家甘蔗品种新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2个国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火。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赣南95—108、福农95-1702、福农96—0616和闽糖92—505,这四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增产增糖较显著;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95-128、川引97-1和桂糖94-119,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比对照增产增糖;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8.
甘蔗覆盖地膜已成为当前甘蔗高产高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地膜覆盖栽培,起到增温、保水、保肥和保持土壤良好物理性状的作用,从而加快甘蔗萌发,达到苗全、苗壮、分蘖多、生长旺盛、有效茎多的目的。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甘蔗盖膜比不盖膜亩增产1吨以上,糖分提高0.5%以上。广西目前每年新植蔗面积约300万亩,若能达到50%盖膜率,将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参试的11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较好,分蘖力除个别品种较弱外,其余表现良好,植株高大,闽糖95-261、桂辐98-296宿根性强。对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进行综合分析,闽糖96-6016、桂辐98-296蔗茎产量高、蔗糖分较好;桂引6号、闽糖95-261蔗茎产量高,蔗糖分一般;而粤甘18号、粤甘16号、福农02-3924、云蔗99-91、福农99-20169、赣南99-591蔗茎产量一般,蔗糖分好;RB76-5418蔗茎产量一般,蔗糖分低。  相似文献   

20.
在 2005年芗城蔗区举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 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 96-1409、 LCP85-384,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其次为闽糖 93-730,该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较好;福农 98-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CP88-1762 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