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椰心叶甲在海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的二类危险性害虫.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在海口市凤翔路发现椰心叶甲危害椰树,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林业局、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认真贯彻执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椰心叶甲除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害虫感染区组织了大规模的除治行动,在海口港、新港设立了检疫检查点,开展了全省性的虫害普查监测工作,进行了害虫生物学研究和药物筛选实验,并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报疫情并寻求国际合作.通过上述措施,减缓了疫情发展的速度.但是,椰心叶甲仍呈现出扩展蔓延的态势,防治形式十分严峻.现将海南省椰心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扩散距离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软皮尺实地丈量,使用OP3000水准仪测量和使用地球定位仪———Gps72测定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释放后的扩散距离及向上扩散的高度。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有一定的向周边扩散能力,在田间释放后20d,啮小蜂可向周边扩散10~50m。7个月后,最远可扩散6 km。扩散距离与风向有关,东北风较多情况下,向西南扩散最远距离可达6060 m,向东北方向扩散仅仅890 m。啮小蜂在田间扩散呈椭圆形状向各方向扩散,顺风面扩散距离远、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7.
开展对椰心叶甲的饲养及其两种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培育繁殖研究。采用室内饲养培育为主,野外采集补充为辅的方法。饲养培育从原来采用的“两室繁蜂法”改进为现在的“五室繁蜂法”,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日产量分别是原来的3倍和4倍,而且蜂种质量优良、寄生率高,能保证大田释放控制效果。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大田寄生率一般为40%~50%,最高可达100%。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大田寄生率一般为20%~30%,最高可达47%。 相似文献
8.
9.
椰心叶甲人工饲料的研制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入侵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的人工饲料,在分析其天然寄主叶片水分和营养成分基础上,借鉴其它鞘翅目昆虫人工饲料配方,进行椰心叶甲人工饲料的配制和筛选,并评价人工饲料饲养的椰心叶甲对其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和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的适合性。人工饲料配方的成分:蔗糖4%、椰子粉2%、大豆粉2%、椰树叶粉10%、酵母2%、维生素E 0.3%、抗坏血酸0.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2%、琼脂4%、链霉素0.03%和水75%。用所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养椰心叶甲初孵幼虫,其蛹成活率可达36%,蛹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均在90%以上;雌成虫占52.4%,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所得的椰心叶甲可用于其幼虫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和蛹寄生蜂椰心叶甲啮小蜂的扩繁。 相似文献
10.
11.
12.
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的毒力菌株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室内用绿僵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洒椰心叶甲成虫和幼虫,检测了不同来源的21株绿僵菌菌株对椰心叶甲的致病力。初步试验结果表明,A类菌株中的MA2、MA4和MA9,B类菌株中的MB2、MIM、MB5、MB6和MB7等对椰心叶甲的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处理5天后成虫和幼虫的平均僵死率可达95%以上。但由于A类菌株比B类菌株产孢快、孢子量多,所以对A类菌株的MA2、MA4和MA9菌株再做进一步的室内毒力试验。最终结果表明,MA4菌株对椰心叶甲的毒力相对是最高的,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椰心叶甲过冷却点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椰心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各虫态以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分别为-23.27±0.1℃和-22.59±0.09℃,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虫态;以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为-14.94±0.28℃和-12.87±0.14℃,各虫态过冷却点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卵<1龄幼虫<5龄幼虫<蛹<2龄幼虫<成虫<3龄幼虫<4龄幼虫;雌成虫过冷却点和冰点都低于雄成虫,两者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而冰点呈显著差异;椰心叶甲不同发育期的蛹之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入侵害虫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椰心叶甲科学的检疫管理措施,根据WTO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要求,对其进行风险性分析.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模型,对各项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并赋值运算.各分析指标及运算值为:(1)国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2)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3)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4)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2.05;(5)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1.66.椰心叶甲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09,符合高风险检疫性害虫条件,据此提出2条相关风险管理备选方案,并分别进行效率和影响评估,确定最终风险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温度(25±2)℃,光周期L∥D=12h∥12h,相对湿度(75±10)%条件下,对蒲螨的寄生行为、其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膨腹体的发育过程以及世代生活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室内蒲螨能很好地找寻寄主并寄生。平均每头雌螨一生产雌43.31头,产雄4.82头,产子期14.06d,寿命为21.21d。蒲螨对椰心叶甲各龄期的选择性达极显著差异,最喜欢寄生蛹,选择寄生率达到96.67%;其次是5龄幼虫,寄生率为60.00%;1龄幼虫的寄生率最低,只有10.00%。 相似文献
18.
19.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可以有效地防治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危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遗传信息,其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椰心叶甲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经De Novo拼接后,共获得... 相似文献
20.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寄生性天敌。研究该小蜂的行为发现,雄蜂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此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复眼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蜂复眼长椭圆形,外凸,小眼约267个;雄蜂复眼近椭圆形,略外凸,小眼约285个。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小眼排列较紧密,多为较规则的六边形,边缘区域小眼排列不紧密,多为不规则四至六边形,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雌、雄蜂复眼小眼面积分别为124.931、19.90μm2。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近背区小眼间着生少量感觉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