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饮水免疫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免疫时间我们要进行免疫的鸡群首先是健康无病的。对于有病的鸡群,如果再进行一次免疫,将加强鸡群的应激,促使鸡群症状加重。一般鸡场应根据当地兽医部门推荐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免疫;有条件的鸡场可对鸡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后再确定...  相似文献   

2.
李巧云 《新农业》2015,(1):44-45
<正>鸡群中一旦出现病鸡,必须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否则,不仅影响产蛋量,而且容易使疫情暴发。养殖场要经常查看鸡群状态,细致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1看群体状态首先进行静态观察,观察鸡群有无咳嗽、气喘、呻吟、流涎、嗜睡、狂叫及离群独处等病理现象。其次是动态观察,把鸡群赶动使其奔跑行走,观察站立姿势,看有无跛行、瘫痪等现象。2看采食量鸡群正常的采食量一般依品  相似文献   

3.
七看识病鸡     
<正>产蛋鸡群中一旦出现患病鸡只,必须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否则不仅影响产蛋量,而且易暴发疫情。因此,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病鸡,并进行针对治疗,从而遏制疾病蔓延,保证养殖效益。1.看群体状态。首先进行静态观察,在鸡群安静的情况下观察鸡群有无咳嗽、气喘、呻吟、流涎、嗜睡、狂叫及离群独处等病理现象。其次是动态观察,赶动鸡群使其奔跑、行走,观察站  相似文献   

4.
<正>2 视诊 用肉眼观察鸡群状态,从三个方面着眼,即动态、表态和饮食态的观察,一般要求在光线比较明亮的条件下进行。表态观察时应注意保持鸡群的稳定,夜间不要来回晃动手电筒或电灯泡,以免引起鸡群骚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蛋鸡生产过程中,鸡群体重传统监测方式费时费力、不能实时获取体重数据、监测过程易出现鸡群应激等问题,设计并搭建了蛋鸡体重实时监测系统。蛋鸡体重实时监测系统以新型栖架离地立体养殖系统中的栖杆为载体,在其两端安装质量传感器,采用LabVIEW编写蛋鸡体重实时监测程序对质量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对蛋鸡体重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系统对栖杆上鸡只数量识别的总体准确率达98%;2)在光期系统所监测的鸡群平均体重的变化幅度较大,与当日人工称量得到的鸡群平均体重的最大差值为292g。在暗期开始后1h系统监测的鸡群平均体重趋于稳定,且稳定值接近当日人工监测的鸡群平均体重;3)选取每日22:00—23:00系统所监测的鸡群平均体重的平均值作为当日鸡群平均体重,系统监测鸡群平均体重结果与当日人工监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109g,最大误差±152g,相对误差2.6%~8.1%。  相似文献   

6.
为帮助养殖户系统客观地认识免疫应激,将其对鸡群的伤害降到最低,本文基于规模化生产养殖经验,对引起免疫应激反应的因素进行系统阐述,主要从疫苗反应本身、人工操作、鸡群健康状态3个方面对鸡群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建议通过做好疫苗管理、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鸡群体质、规范人工操作、规避应激叠加这4方面的工作,以期给养殖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7.
薛玉华 《饲料博览》2013,(10):49-49
在规模养鸡生产中,根据鸡群的日龄或季节不同适时的更换饲料,是鸡群生产潜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常生长阶段,饲料按照鸡群的生长发育循序渐进的进行替换,才能发挥鸡群高产稳产的生产性能.1 换料原则鸡群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不同,在鸡群生长的不同时期,必须饲喂能够满足鸡群营养需要的饲料.0~49日龄饲喂雏鸡开食料或育雏期饲料;50~119日龄饲喂育成期料,育成鸡换料时不可以直接换成产蛋鸡料,要饲喂过渡料;120~133日龄饲喂产蛋前期过渡料,以利于骨骼中钙储备,此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要比育成期料高;134日龄以后饲喂高峰料.  相似文献   

8.
蛋鸡化学法强制换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高锌饲料对鸡群进行饲养,可使鸡群快速换羽。进行强制换羽后,鸡群精神状态良好,体质明显比换羽前增强,并且提高了鸡群的产蛋率,有效延长了其利用年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鸡群一是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粪便状态;二是观察鸡群的饮水、吃料、产蛋量变化等;三是观察鸡群的死淘状态。二、减少应激禁止外界惊吓,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作程序等。三、合理饲喂及供给充足饮水饲喂合理科学的全价配方饲料,不要  相似文献   

10.
<正>整齐度代表的是整个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整齐度高则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鸡群开产整齐,产蛋率高,且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1.定期称重通过定期称重可以清楚了解鸡群体重的增长情况。称重必须遵守2个原则:①定期称重。每周称重1次。②随机抽样。一般抽取鸡群5%的个体称重(依群体大小制定抽  相似文献   

11.
鸡生长发育中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发育正常及迟缓鸡群的盲肠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别对4、6、10、16、20和40周龄蛋鸡及1、2、4、6、7和8周龄肉鸡发育正常、迟缓鸡群盲肠内容物的细菌群落进行特异性引物图谱指纹和聚类分析,鉴定特异性和共性群落。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属在两品种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均高于迟缓鸡群,两品种各周龄和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指纹图谱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而Bacteroides属在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与迟缓鸡群较为相近;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Clostridium属在蛋鸡20、40周龄的平均条带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肉鸡各周龄和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的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序列测序结果,Lactobacillus属在蛋鸡产蛋期发育正常、迟缓鸡群均定居于Lactobacillus agilis;而育雏和育成期定居于Lactobacillus aviaries和不可培养的细菌。两品种发育正常、迟缓鸡群均定居于Bacteroides属的Bacteroides acidifaciens、Uncultured bacterium,而发育正常、迟缓蛋鸡群存在Clostridium属Uncultured proteobacterium,发育正常肉鸡群定居Shigella sonnei,而两品种发育迟缓鸡群均缺乏此类菌种。结果显示,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群各饲养阶段盲肠细菌群落差异显著,对鸡群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正>在规模养鸡生产中,根据鸡群的日龄或季节不同适时地更换饲料,是鸡群生产潜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常生长阶段,饲料按照鸡群的生长发育循序渐进地进行替换,才能发挥鸡群高产稳产的生产性能。一、换料原则一般情况下,0~49日龄饲喂雏鸡开食料或育雏期饲料;50~119日龄饲喂育成期料;120~133天饲喂产蛋前期过渡料,以利于骨骼中钙储备,此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要比育成期料高;134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非典型新城疫仍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发病鸡群产蛋率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了养殖效益,因此,鸡群开产后新城疫弱毒苗的免疫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三种免疫方法:饮水免疫;滴鼻、点眼免疫;喷雾免疫。本试验对免疫后的鸡群进行新城疫抗体跟踪监测,比较三种免疫途径产生的不同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鸡群健康是高产、稳产的基础。日常管理中加强鸡群巡视,观察鸡群状况,可以随时发现饲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改善鸡舍小环境;通过及时了解鸡群生长发育情况,便于对疾病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损失;通过对鸡只个体单独的管理,减少个体死亡,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在生产性能上的差异,在对安徽省某地方品种鸡开展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检测净化研究中,对获得的净化鸡群和非净化鸡群在死淘、产蛋、种蛋孵化以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净化鸡群及其后代的死淘率较非净化组有较大程度降低;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较非净化组提高5.91个百分点;蛋重显著高于非净化组(P<0.05),且料蛋比较非净化组低0.46个点;净化组鸡群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键雏率指标上均高于非净化组;净化组后代3月龄内体重除1月龄母鸡体重外,其他均高于非净化组,其中2月龄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3月龄总增重较非净化组增加24.80 g,料重比降低0.05。综上结果可见,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优于非净化鸡群,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史夏季是商品肉鸡腺肌胃炎高发季节,肉鸡发生腺肌胃炎严重影响鸡群健康和养殖效益。通过走访衡水市冀州区周村镇、小寨乡等10余家养殖户调查得知,3日龄后鸡群出现消化不良,有鱼肠样便,细长便,水便相对较多;采食量略低于标准;饮水量正常;7日龄周末体重在170g左右,鸡群均匀度较差。第一周养殖户对鸡群状态及粪便情况没得到重视,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7日龄免疫后鸡群出现  相似文献   

17.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在生产性能上的差异,在对安徽省某地方品种鸡开展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检测净化研究中,对获得的净化鸡群和非净化鸡群在死淘、产蛋、种蛋孵化以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净化鸡群及其后代的死淘率较非净化组有较大程度降低;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较非净化组提高5.91个百分点;蛋重显著高于非净化组(P0.05),且料蛋比较非净化组低0.46个点;净化组鸡群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键雏率指标上均高于非净化组;净化组后代3月龄内体重除1月龄母鸡体重外,其他均高于非净化组,其中2月龄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3月龄总增重较非净化组增加24.80 g,料重比降低0.05。综上结果可见,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优于非净化鸡群,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非典型新城疫仍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发病鸡群产蛋率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了养殖效益,因此,鸡群开产后新城疫弱毒苗的免疫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三种免疫方法:饮水免疫;滴鼻、点眼免疫;喷雾免疫。本试验对免疫后的鸡群进行新城疫抗体跟踪监测,比较三种免疫途径产生的不同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如果蛋鸡的产蛋率出现突然下降,就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一、蛋鸡产蛋量突降的原因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开产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现代蛋鸡场中鸡群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易发病且难以控制。为保证鸡群健康,就必须通过注重环境,降低应激;搞好防疫,防重于治;科学免疫,有效免疫等生物安全措施,来改善鸡群健康水平,使鸡群少发病或不发病。1注重环境,减少应激供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和充足饮水,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首要条件。为了满足生长和产蛋等不同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