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饲料工业中立体污染防治对策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立体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饲料工业中存在的农业立体污染现状入手,指出了畜禽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饲料工业中立体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等。本文探讨了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的主要原因:养殖规模及经营方式的变化,养殖基地的转移及化学制品的使用。提出了防止畜禽养殖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措施:提高畜禽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构建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科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探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有效防控措施,实现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酶解和发酵等生物技术拓宽饲料资源领域,加强非粮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实现非常规饲料资源的规模化产销,并通过这些生物饲料在养殖中的应用,来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可促进我国畜禽绿色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两方面阐释了酶解技术在畜禽养殖中应用:酶解技术在羽毛蛋白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和酶解技术在糟渣饲料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传统畜牧养殖大国,养殖在农业经济中占据了较大比例,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也制约了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1畜牧养殖污染的危害畜牧养殖污染指养殖过程中因污水、粪便等处理不当而污染环境,孳生蚊蝇及病原微生物,传播疫病,从而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畜牧业污染物主要包括腐烂有机物、病原微生物,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生物激素和重金属等污染残留。实际上畜牧养殖本身并非污染产业,养  相似文献   

6.
聂国兴  周夏 《饲料工业》2001,22(12):28-29
根据乌鳢的营养需要,设计了乌鳢的配合饲料配方,饲养试验表明:配合饲料养殖乌鳢,可以避免投喂野杂鱼带来的水质严重污染、池塘养殖环境恶化、乌鳢发病率较高等现象。同时,乌鳢配合饲料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乌鳢的规模化养殖,降低了乌鳢的养殖成本(34.66%),提高了乌鳢的成活率(10.59%)。  相似文献   

7.
<正>种养结合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种养结合利用农田消纳畜禽养殖生产中产生的粪污,消除了养殖业面源污染问题,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而有机肥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农作物秸秆又可作为畜禽养殖饲料来源,降低了养殖成本。目前,种养结合模式主要有以农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的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和以小农户为参与主体的庭院式种养结合模式。两种模式构成主体均为“畜禽养殖+有机肥加工+种植”,不同之处在于种植、养殖种类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水产动物残饵及粪便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残饵和动物粪便是养殖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饲料研究和水产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阐述此类养殖废物在水体中的排放情况及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等,并对减少这些污染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的主要趋势,但伴随而来的猪场粪污等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场的建成,一方面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粉尘、噪声和粪污,但主要是粪污处理不当,对大气、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相关养殖人员以及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都应该主动调查和了解影响畜牧业养殖收益的主要因素。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改善畜牧养殖业的市场发展环境,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实现增产增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将从饲料成本、疾病控制、市场变化、养殖场所以及养殖品种等方面分析不同因素对养殖业效益的影响,结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依赖于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产业。发展饲料工业,可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有利于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维护人民群众的肉食安全。饲料企业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就业  相似文献   

12.
养殖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内容,作为养殖污染主体小养殖户的改造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课题。本文在简介了当前我国农村养殖户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农村养殖户的措施:加强养殖规模化专业培训;加快小散养户退出村庄的步伐;加大对中型养殖专业户改造的力度;加快传统养殖小区的升级改造;配建雨污、粪污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成本日益增加,且区域间差异明显的背景下,饲料作为奶牛养殖主要投入品,了解其在规模化牧场生产成本中的结构对于优化奶牛日粮结构、降低养殖成本、缩小区域间养殖效益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规模牧场月度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规模化牧场饲料结构情况。研究发现,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相对更加科学,华北产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玉米、豆粕、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日粮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84.62%;不同产区奶牛日粮结构具有明显差距,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西北产区占比最高,玉米和豆粕在南方产区占比最高。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优质粗饲料和可替代饲料的利用,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除了带来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外,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畜禽粪尿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中的违禁药物(如激素)等,导致药物残留引起畜产品污染。1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养殖虽然有利于养殖生产安全监管,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却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就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畜牧养殖是养殖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其能够为养殖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大规模养殖动物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气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的平衡发展。所以,在规模化畜牧养殖中要注意对污染物进行控制,以免污染环境。本文就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分析,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养殖专业化与规模化集中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即农户分散饲养相比,规模化饲养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奶牛规模化饲养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近些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发展畜牧业,许多地区迅速崛起的奶牛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已经或正在成为当地环境主要污染源,如何处理粪污模式,成为解决奶牛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家畜生长性能,含有大剂量的铜、锌的家畜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在畜牧养殖行业中。但随着养殖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养殖场的粪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粪污中所含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物。铜锌等微量元素是如何影响家畜生长,该如何正确使用含有铜锌等微量元素的饲料添加剂,既可以使环境不受污染,又可以促进家畜生长,本文通过査阅大量资料对饲料添加剂中铜锌等金属元素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危害做了梳理探析,为广大畜牧养殖户提供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畜禽养殖的普遍模式,该养殖方式在满足消费者对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和治理措施,结合政策法规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青饲料在生猪饲料中的比重大大下降。但由于一些主要饲料的价格大幅上扬,使得养猪饲养成本不断攀升,人畜争粮矛盾日益突出。青饲料是生猪养殖的传统饲料,生猪养殖中适当使用一些青饲料不仅能降低饲养的成本,还可缓解一些主要饲料供应不足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在养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