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设计与实施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宁夏惠农区惠泽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例,通过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设计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实施方案,有效控制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能够为西北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盐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般兼有点型工程与线型工程,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在分析某“盐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明确了该类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设计的重难点,提出了合理、全面的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总结了水土保持设计内容,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中参考。该类项目一般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为排水工程,植物措施主要是针对不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选择适宜的乡土树草种进行植被建设并辅以排盐工程保证树草种的成活,且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和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光伏发电项目在河北省的分布和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特点,项目组成和分区。根据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分析了光伏发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环节和水土流失特点,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要求。主要防治措施有保护表土资源;布设边坡防护和截排水措施;在光伏板下缘布设碎石减弱雨水的冲刷;施工前将项目区内原有乔灌木移出光伏发电区,施工结束后采取种草的方式恢复植被,不再栽植乔灌木。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阳能资源作为现今社会的新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主要修建在高山山地上,由于光伏发电方阵占地面积较大,所处位置山高坡陡,在建设期间若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则会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并提出了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管理、落实防治措施,及时委托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完善后续措施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光伏电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调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实践,对辽西低山丘陵区光伏电场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分区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该区内光伏发电场项目建设施工扰动及水土流失具有植被片状损坏、分区扰动差异、建设周期短且扰动集中和点、线、面侵蚀共存、水蚀和风蚀兼有等特点。将光伏发电项目划分为光伏阵列场区、场内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升压站区和施工场地区5个防治分区,并分区针对性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光伏发电项目的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工艺,对河西走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建设时期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项目建设实际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对该地区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西低山丘陵区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西低山丘陵区光伏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光伏电场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及措施布设。光伏电场水土流失特点表现为重点流失时段为建设期;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重点流失区域为光伏电场区。将项目区划分为光伏电场区、道路区、开闭站区、集电线路区,并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8.
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不注重场地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分析郧西县30Mw光伏发电场建设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入手,根据工程实际存在的扰动面积大、太阳能电池方阵下部阴暗场地绿化条件限制多、施工期土壤侵蚀严重等问题,初步探讨了如何进行光伏电场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并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能黑山生物发电厂绿化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能黑山生物发电工程厂址位于黑山县城南部,地处科尔沁沙漠南缘,属水蚀风蚀交错区。属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形式是水蚀、风蚀几乎各具一半。本地区为华北植物区。鉴于项目区水蚀、风蚀并存的现实及自然植被率只有3.7%、森林覆被率仅2.3%的现状,将项目区内的可绿化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全部进行植被恢复,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布局及项目建设特点,确定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包括厂区、厂外道路区、厂外工程管线区、输电线路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除坚持工程措施先行外,生物措施成为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绿化方案在生物措施选择上,注重植物种类的生态习性选择物种;选择乡土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利用其观赏特性,配置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效能。实现了美化环境、防止噪音、控制粉尘、治理水土流失等多功能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0.
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不注重场地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分析郧西县30Mw光伏发电场建设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入手,根据工程实际存在的扰动面积大、太阳能电池方阵下部阴暗场地绿化条件限制多、施工期土壤侵蚀严重等问题,初步探讨了如何进行光伏电场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并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宁安市卧龙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思路和总体布局,以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以恢复植被、兴修基本农田、保护改造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对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了科学布局,可充分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防治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该工程属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扰动沿线原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地和植被,进而引发土壤侵蚀,加剧沿线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防治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情况等,采取了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促进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保障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柠条塔煤矿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柠条塔煤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重塑地貌、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实践,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矿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划分为工业、民用建筑场地防护体系,边(滑)坡防护体系和防洪、排水防护体系,并根据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措施配置、服务功能和立地条件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通过措施体系的合理配置,不仅重新塑造了项目区地貌生态景观,而且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建立了现代生态文明矿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国内渔光互补项目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水土保持设计经验欠缺,仍存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不合理和防治分区内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不完善的问题,造成后续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困难。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提出渔光互补发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一般分区原则和分区内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具体编制实践,从综合说明、方案编制总则、项目概况、项目区概况、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和防治分区的划分、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等8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郑州邙山生态园区项目建设中,坚持国家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建精品工程为重点,对项目区水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经果林、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林及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了项目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项目区现已成为一个融水土流失治理、产业开发、绿化美化、观光旅游、监测科研为一体的具有高质量标准、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项目效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精品。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方式、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具体实践和方案评审情况,从综合说明、项目及项目区概况、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等8个方面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和水力发电等效益的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造成土层松散、地表裸露,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防风能力,从而造成水土流失。以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现状和建设项目区自然环境的特点为依据,对项目建设各时期的水土流失分别进行了预测,并依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火电工程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期及运营期都会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植物措施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对项目区植被恢复,新增水土流失控制以及水土保持设施效益的发挥有重大意义。就火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影响火电工程建设植物措施配置的几大因素作了简要分析,包括项目所在地自然特点、项目防治分区及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600MW机组)工程植物措施情况,以期为火电类开发建设项目科学合理配置植物措施,有效发挥植物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效能以及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综合利用”原则和更好地绿化美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承地区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张承地区15个光伏发电项目为例,介绍了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概况,分析总结了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表现为点状与线状侵蚀兼有,风蚀与水蚀共存等。适合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表土剥离和回铺、高陡边坡防护、坡面汇流区截排水沟建设等;植物措施主要是针对不同施工区域选择适宜的乡土树草种进行植被恢复,对线状施工区可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恢复植被,并且在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和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