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活史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1990传入秦皇岛地区,主要为害的园林植物有白蜡、金银木、卫茅、山楂、杨树、柳树、泡桐、黄杨、银杏、海棠等. 相似文献
2.
3.
4.
浅谈美国白蛾生活习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绿色植物通吃的外来有害物种。其幼虫食性很杂,主要危害榆树、臭椿、桑树、杨树、柳树、白腊、苹果、海棠、山楂、李子、桃树、玉米、大豆及各种蔬菜等。常把植物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害虫。它有两大特点,一是繁殖快、量大,迅速成灾,早期吃林木的叶片,迅速繁殖后危害绿色农作物及草地。二是白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危害多种阔叶树,在四平市1年发生2代,以蛹在墙缝、砖瓦堆、树皮缝和落叶层下过冬.越冬代成虫5月中至6月下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老熟幼虫化蛹过冬.采用1%苦参烟碱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其直接危害的森林植物和农作物达300多种,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对象。基于此,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对美国白蛾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大豆蚜生活习性及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蚜属,又名腻虫、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大豆产量及品质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改变,其发生面积和程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本文作者介绍美国白蛾的显著特性及社会危害性,概述了寿县美国白蛾发现过程、分布情况。检疫封锁是源头治理,“飞机防治为主、人工地面防治”相结合的的美国白蛾立体综合防治技术是空中飞机防治和地面人工防治相结合的立体空间全域防治,地面防治和空中防治同时进行,织成一张密密的除虫大网,让美国白蛾无藏身之地,最终彻底消灭美国白蛾。人工地面防治技术是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飞防的不足,空中飞防和人工地面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防治的不漏缝隙,达到“除虫勿净”的目的。以本县美国白蛾防治成功为例,详细阐述了美国白蛾立体综合防治美国白蛾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林间释放技术,结果表明:对于蜂茧,其对美国白蛾的寄生率最大可达到68%,放蜂20~25 d后离放蜂点100 m以内,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可达20%以上,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白蛾下树化蛹的过程为昆虫病原真菌与之接触侵染提供了有利环境。从来源于河北、北京地区的22株球孢白僵菌和2株粉拟青霉菌中,筛选出对美国白蛾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FD和粉拟青霉菌株SH9-4,通过爬行接触接种的方法,测定了它们对进入下树化蛹过程的美国白蛾老熟幼虫的侵染效果。研究表明,接种144 h后,白僵菌校正致死率92.4%,LT50为87.06 h;粉拟青霉校正致死率94.9%,LT50为92.34h;受感染的老熟幼虫多在预蛹阶段死亡。同时,对生产出的白僵菌和粉拟青霉的固体菌剂,通过在树干基部施菌的方法进行了小规模的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和粉拟青霉对越冬代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9%和83.5%,对第2代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4%和87.0%。表明针对美国白蛾下树化蛹进行防治是用真菌防治美国白蛾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20.
室内测定了美国白蛾4龄幼虫对桑树、榆树、桃树、板栗、枫杨、悬铃木、杨树、大叶女贞、香樟、银杏、构树、柳树、臭椿的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对桑树、悬铃木、柳树、杨树、臭椿、桃树、构树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该虫虽然也取食榆树和板栗,但选择性显著低于前面的7个树种;不取食枫杨、大叶女贞和香樟。该研究结果为了解美国白蛾的取食行为及食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