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开发利用棕榈丝栽培秀珍菇的棕榈丝再利用新技术,本研究配制以棕榈丝为主料(含量分别为72.5%、62.5%、52.5%)的3种培养料和以普通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开展秀珍菇栽培试验,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第一潮菇子实体产量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以棕榈丝为主料的处理组菌丝生长势比以木屑为主料的处理组弱,生长速率也偏低;且在3个以棕榈丝为主料的处理组中,随棕榈丝含量的降低菌丝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生长势减弱,第一潮菇子实体产量减少。可见棕榈丝含量对于秀珍菇栽培有一定的影响,此试验结果对利用棕榈丝栽培秀珍菇关键性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栽培草菇技术,包括玉米秸秆的营养、质量要求、处理方法以及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菌株选择、栽培场所、培养料预湿、装袋、常压灭菌、铺料接种、菌丝培养及出菇管理的内容,以期为玉米秸秆栽培草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在棉籽壳培养基中,夏秀玲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0.65 cm.d-1;杭农1号及秀珍菇5号原基形成时间最早;生物学效率以秀珍菇5号最高,达87.97%。  相似文献   

4.
目前,栽培姬松茸的主要方法是培养料经过2次发酵后进行床架式栽培,为了探索一种用菌渣栽培姬松茸的较好出菇方式,该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杏鲍菇菌渣,设置5种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培养料装袋,并进行常压灭菌,菌丝满袋后,采用2种出菇方式,一种脱袋后掰块覆土出菇,另一种直接袋内覆土出菇,通过调查菌丝爬土时间、生物学效率、出菇周期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脱袋掰碎覆土出菇方式效果较好,其菇型均匀,畸形菇少,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秀珍菇栽培产量与质量,并提供科学添加麸皮用量依据,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秀珍菇数量性状与麸皮用量的关系,并进行不同方法的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选择6种营养评价方法对基于不同麸皮用量的秀珍菇(‘福秀5669’)子实体的营养评价值结果各异。其中,营养指数与秀珍菇生产的麸皮用量关联度最大,达到0.820 2,说明麸皮用量与营养指数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化学评分的评价数值与与秀珍菇生产的麸皮用量关联度居第二;与秀珍菇生产的麸皮用量关联度最小的指标是生物价。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培养料中麸皮用量与各指标数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CK处理5处理6。其中麸皮30%处理关联度最大,达到0.795 6;麸皮60%的处理关联度最小,仅为0.516 2;说明不同麸皮用量处理对秀珍菇子实体的各种指标数量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有关菌种的制作、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技术。优质的菌种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是香菇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有利于菌丝快速健壮生长;控制好转色时间及方法,能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出菇后期菌袋经浸水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黑木耳、香菇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大规模常压灭菌时,料袋不同堆叠方式下培养料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变化及其对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试验组(T1、T3)移动周转架堆叠方式,培养料理化性状优于对照组(T2、T4)的直接墙式堆叠法;在生物性状方面,T1、T3试验组培养料彻底灭菌所需时间为12 h和24 h,比对照组分别缩短54和36 h。菌丝萌发率指标显示,T1、T3试验组料袋接种液体菌种后萌发率为100%,而T2、T4组分别只有10.7%和15.2%。在菌丝营养生长方面,T1组菌丝满袋时间为43 d,菌袋成品率99.5%,分别比对照T2提前6 d和提高10.5百分点。T3组菌丝满袋时间为49 d,菌袋成品率99.7%,分别比对照T4提前6 d和5.7百分点。在子实体生殖生长方面,T1组比对照T2总产量增加28.9%,T3组比对照T4总产量增加7.5%。研究表明,采用移动周转架堆叠方式,不但提高灭菌工效,还有效提升了料袋的质量性状,有利于黑木耳、香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秀珍菇试验,以获得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为桑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木屑、棉籽壳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15%、30%、60%、90%)栽培料配方,通过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调查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4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则以桑枝屑60%、棉籽壳25%、麸皮12%、石膏1%、石灰2%为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结论】利用桑枝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循环利用、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好技术,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秀珍菇试验,以获得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为桑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木屑、棉籽壳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15%、30%、60%、90%)栽培料配方,通过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 调查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4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则以桑枝屑60%、棉籽壳25%、麸皮12%、石膏1%、石灰2%为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结论】利用桑枝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循环利用、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好技术,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新式袋栽程序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牧、采收后管理等.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秀珍菇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并进行双链RNA(dsRNA)病毒检测,为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选择优质菌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秀珍菇退化菌株菌丝拮抗、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试验,与正常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比较,通过ITS扩增,利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进行差异性比较,并开展dsRNA病毒检测,分析秀珍菇菌株的退化原因.[结果]秀珍菇退化菌株X9和X13与正常菌株X5、X6及对照菌株X15间存在拮抗反应,当培养基的pH低于5.0时,退化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下同).退化菌株X13菌丝的生长速度(4.95mm/d)、常温出菇单袋产量(73.34g/袋)及低温刺激出菇单袋产量(107.69g/袋)均显著低于正常菌株和对照菌株.分子标记分析未发现供试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dsRNA病毒检测发现供试菌株均存在dsRNA片段,其中退化菌株X13存在特异的dsRNA片段.[结论]秀珍菇退化菌株可能受dsRNA病毒感染,适应环境能力变弱,产量降低,生产上应注意菌株来源,避免使用退化菌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个不同的侧耳品种,利用稻草进行生料栽培法,在湛江进行全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月份)对不同侧耳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经分析表明,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肺形侧耳的产量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9,0.958 6,0.939 1。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酷暑1号和假姬菇10号直线相关关系不明显。在本试验地区,假姬菇10号为典型的低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29.0 ℃,最适温度为9.9~26.4 ℃,生物学效率达95%以上。肺形侧耳为高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21.5~34.9 ℃,最适温度为23.6~34.3 ℃,生物学效率达61%以上。酷暑1号为中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32.0 ℃,最适温度为12.5~32.2 ℃,生物学效率达65%以上。1~2月份及12月份,3个品种之中,假姬菇10号为最佳品种;6~9月份,肺形侧耳为最佳品种;酷暑1号适应性较广,可8个月份的适宜栽培期。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食用菌高效栽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滑菇菌糠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滑菇菌糠提取液能够促进榆黄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是有促进作用的,添加量为30%最为理想,而对平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是有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食用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液对不同种食用菌香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的促生效果不同。在平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荧光假单胞菌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平菇最为显著。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香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发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平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液的菇袋,菌丝满袋时间较不添加菌液的对照提前5-8 d。原基分化、子实体形成也提前约1周的时间,同时出菇产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日引1号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L.Riyin No.1)适宜的栽培袋规格和装料量。[方法]对日引1号杏鲍菇3个规格的栽培袋口径(对折径:A1,17.0 cm;A2,17.5 cm;A3,18.0 cm)及33个不同的湿料装料量(从800 g到1 300 g,每隔50 g 1个处理)进行袋栽试验。[结果]日引1号杏鲍菇栽培袋口径为17.5 cm,装袋量为1 250 g时,产量和效益最佳,平均每袋总产量433.5 g,生物学效率99.09%,平均每袋商品菇产量350 g,商品菇转化率77.78%,利润达到了最大值1.21元/袋,利润率达到64.21%。[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日引1号杏鲍菇配套、实用、简便的集成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袋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机理,为套袋技术的完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每15 d取材一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单果重小于对照,果面光洁,叶绿素含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套袋使果实果皮增厚,可食率降低。[结论]套袋使果实外观美观,但对果实大小、可食率等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等离子体对番茄种子处理,观测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变化,从而找到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以及抗病性的等离子体最佳电压范围。[方法]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番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电压(4760~6800V)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番茄种子后对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对番茄植株生物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等离子体处理的7个组的单果重(〉80g)、果长(≥5.2cm)、果粗(≥5.5cm)均比对照(OK)有明显提高。处理后的番茄抗病毒病除第6组和第7组与对照CK发病率相同外,其他组的病毒发病率均为2.08%。等离子体处理的7个组的总产量均比对照(CK)高,产量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第5组、第4组、第3组。总产量分刖比CK提高26.56%、20.31%和16.55%。[结论]等离子体处理电压范围在5440—6120V对番茄大多数指标效果较好,最好的是5780V和6120V处理。番茄总产量和抗病性方差分析及回归预测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培养料不同处理方法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取 4种培养料处理方法 ,对其防杂菌污染效果及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和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酵 +高温蒸汽灭菌法与常规高温蒸汽灭菌法比较效果无明显差异 ,而发酵 +高温蒸汽灭菌法比常规高温蒸汽灭菌法可以缩短灭菌时间 6 5h ,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药剂处理法和发酵处理法虽然在菌丝生长和产量上不及常规高温蒸汽灭菌法 ,但其不需高温蒸汽灭菌 ,节省能源和设备投资 ,省工、省时。可在平菇、姬菇、鸡腿菇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4个双孢蘑菇菌株As2796、W192、W136、W20为材料,观察其在杏鲍菇菌糠栽培基质上的发菌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4个供试菌株在杏鲍菇菌糠基质上均可发菌,表现最好的为W192菌株,其菌丝发菌速度快、长势强、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短(19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5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丝发菌速度较快,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0 d,发菌至出菇时间分别为46 d和47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较差的为W20,菌丝发菌速度慢、长势弱,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1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9 d。子实体表现最好的为W192,其菌盖大小适中且厚,直径为3.85 cm,厚度为2.16 cm,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质最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盖厚度分别为2.13 cm和2.14 cm,直径为3.89 cm和3.25 cm,菌柄略细微长,菇质中等;较差的为W20,菌盖薄且小,厚度为2.10 cm,直径为3.13 cm,菌柄细长,菇质较差。W192产量最高,达到53.44 kg/m~2;其次为As2796和W136,分别达到46.73 kg/m2和44.43 kg/m~2;产量较差的为W20,仅42.53 kg/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复合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降解麦秸中木质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