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死亡患者59例(死亡组),同时选取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存活患者59例作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9例死亡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32例(54.24%),脑血管疾病12例(20.34%),全身衰竭10例(16.95%),感染3例(5.08%),消化道出血2例(3.39%).死亡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浆白蛋白、贫血及高磷血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全身衰竭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高磷血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有效地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经济或者实物帮助,影响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其他保障资源的替代效应和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HCV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间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资料.结果:HCV年阳转率从2002年到2004年逐年下降;输血量越少,透析时间越短,丙肝的感染率越低.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血透过程中医院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严格控制血源和加强消毒隔离等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 filtration, HDF)对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132例接受HD联合HDF治疗的ESRD患者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量表(MQSGA)评估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结果 MQSGA评估显示,干预前ESRD患者营养不良69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3%;干预后营养不良51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8.6%,干预后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素清除指数(Kt/V)(95%CI=0.112~4.010,β=-0.399,P=0.043)、血红蛋白(95%CI=0.010~0.167,β=-4.589,P=0.001)、白蛋白(95%CI=0.003~0.271,β=-3.632,P=0.002)及前白蛋白(95%CI=0.001~0.077,β=-5.08...  相似文献   

6.
影响牧草种子萌发和种苗存活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播是退化天然草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措施,种子萌发与种苗存活是植物生活史的关键时期,它可以潜在的影响到植物种群的结构和群落的组成,影响种子萌发和种苗存活的因素不同,所以有必要了解影响这两个过程的因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种苗的存活率,加速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葡萄霜霉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卵孢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用MTT活体染色法对卵孢子的越冬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存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确定了卵孢子形成时期及其大小和密度,自然越冬的卵孢子萌动率从越冬至萌芽前呈逐渐上升趋势,休眠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温度处理卵孢子,只有35℃处理可提高卵孢子的萌动率,低温可降低卵孢子的萌动率,提高休眠率和死亡率。在干燥状态下,卵孢子不能萌动,长期处于干燥状态可导致大量卵孢子死亡,KMnO4、H2O2及叶组织液可显著提高卵孢子萌动率,但KMnO4和H2O2可造成卵孢子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华北潮土区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明确潮土生产力的变化规律,探明影响潮土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为潮土的作物增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级潮土长期定位监测点位为平台,利用时间趋势分析和中值分析方法分别总结其生产力和土壤肥力因素在不同监测时期变化趋势;并运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近31年来常规施肥下华北潮土生产力监测结果显示,整个监测期间小麦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小麦产量均值为6 443 kg·hm-2。1988—1993年小麦平均产量为2 814 kg·hm-2,2014—2018年小麦平均产量为6 902 kg·hm-2,较监测初期(1988—1993)提高145%,年均增长132 kg·hm-2。常规施肥区玉米产量随时间显著升高,1988—1993年玉米平均产量为2 667 kg·hm-2,2014—2018年玉米平均产量为8 267 kg·hm-2,较监测初期(1988—1993年)提高210%,年均增...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底栖动物长期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群长期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利用20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群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动态,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RDA)研究了底栖动物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2年洞庭湖底栖动物多年平均种数53种,以水生昆虫(占41.5%)、软体类(占39.6%)为主。全时段水生昆虫种数、密度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软体动物密度基本平稳,种数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优势种由水生昆虫、软体类与钩虾等为主的清洁型种类向以寡毛类、软体类等为主的清洁型与耐污型种类转变。东洞庭湖底栖动物种数、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均低于西、南洞庭湖。RDA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水体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底栖动物种群的主要水环境因素。三峡工程运行后入湖水沙减少、水位变化对底栖动物种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下华北潮土生产力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华北潮土区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明确潮土生产力的变化规律,探明影响潮土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为潮土的作物增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级潮土长期定位监测点位为平台,利用时间趋势分析和中值分析方法分别总结其生产力和土壤肥力因素在不同监测时期变化趋势;并运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近31年来常规施肥下华北潮土生产力监测结果显示,整个监测期间小麦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小麦产量均值为6 443 kg·hm~(-2)。1988—1993年小麦平均产量为2 814 kg·hm~(-2),2014—2018年小麦平均产量为6 902 kg·hm~(-2),较监测初期(1988—1993)提高145%,年均增长132 kg·hm~(-2)。常规施肥区玉米产量随时间显著升高,1988—1993年玉米平均产量为2 667 kg·hm~(-2),2014—2018年玉米平均产量为8 267 kg·hm~(-2),较监测初期(1988—1993年)提高210%,年均增长180 kg·hm~(-2)。玉米产量及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小麦。华北潮土区土壤地力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8%和51%。施肥量与作物增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作物产量的可持续性也在增加。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为影响整体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对小麦产量具有直接作用的因素顺序依次为有机质、施氮量、施钾量,玉米产量直接作用的因素是全氮、有效磷、施氮量、施磷量。【结论】从整个监测时期来看,潮土生产力在监测后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土壤生产力主要受氮肥、有机质、有效磷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潮土区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地力的提升和肥料的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ICU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收集整理近2年来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05例患者的临床疾病资料,分为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比较分析影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确诊真菌感染的患者56例(18.36%).最常见的菌株为白色念珠菌(46.4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除了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有创性治疗等常见易感因素外,年龄、吸烟、肥胖和高血压亦是深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具有发病率高、危险因素多样化等特点,医务工作者务必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尽早针对深部真菌的易感因素进行干预及加以重视,方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水体间水质状况差异特征及其与降雨量、地下水水位等因素的关系,本研究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周边4处流动地表水及5处浅层地下水进行监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两种水体水质状况长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更新能力较差的浅层地下水中Ca2+、Mg2+、Na+、HCO3-、SO42-、Cl-含量及电导率通常高于流动地表水,降雨量增加时伴随的地下水位升高使表层土壤中的盐分离子更容易向地下水中迁移,进而导致两种水体水质的差异增大。在为期10年的监测中,所有离子均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其中Na+、Ca2+、SO42-于2012年3月在流动地表水中率先达到最大值,K+于2011年9月在浅层地下水中率先达到最大值。不同时期两种水体的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择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治疗的冠心病100例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感染类型、致病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结果:10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13%),其中检出病原菌8株,检出率61.54%,主要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住院天数、合并心力衰竭、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长时间使用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症、用药和住院时间过长、侵入性操作过多均会诱发医院感染,医护人员应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以此来保障其住院期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我科血液净化中心1996年来有78例尿毒症患者死亡,其中年龄≥65岁者48例,占61.5%,分析死亡原因与年轻组略有不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患者Palindrome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3例使用Palindrome导管的MHD患者临床资料,用Cox风险回归分析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置管部位、临时导管留置时间、低血压发生次数、红细胞压积、超滤率与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相关(P<0.01或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置管部位、红细胞压积、超滤率是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或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310、1.254、1.623。结论置管部位、红细胞压积、超滤率是MHD患者Palindrome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8例MHD患者为透析组,同期肾内科门诊随诊的53例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MHD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发生率较高,其中以低T3综合征(low T3synbrome)最为常见;透析组FT3平均水平为(3.31±1.45)pmol·L-1,对照组FT3平均水平(4.19±1.42)pmol·L-1;相关性分析表明FT3水平与血肌酐、血白蛋白、年龄、Hb显著相关,与血压、血脂异常、血糖、性别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多见,其中以低T3综合征最为常见;FT3水平与血白蛋白、血肌酐、年龄、Hb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老年尿毒症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老年尿毒症治疗效果;治疗后微炎症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尿毒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微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改善营养状况和血脂,降低炎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及省、市和章丘一系列强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土壤pH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研究了土壤环境因素对宁夏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C)存活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FOC在5~35℃范围内能存活和生长繁殖,其中在20~30℃繁殖速度较快,25~28℃为最适宜的温度,高于35℃、低于5℃生长繁殖明显下降,而在45℃条件下则无法存活;pH值为5.0~9.0时,土壤中的FOC能较快生长繁殖,其中pH值为5.0时,FOC繁殖速度最快,当pH值≤4和pH≥9.0时,FOC生长明显受抑制;土壤含水量为10%~30%时FOC均能生长繁殖,而含水量为5%时其生长繁殖明显受到抑制,土壤含水量为10%~15%时,FOC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FOC生长繁殖明显减缓。因此,高温、干旱、淹水处理可明显抑制土壤中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枯萎病的发生或减轻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0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总分为(78.05±31.16)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