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采用正交试验对杏鲍菇灌肠的最佳配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肥瘦比,杏鲍菇、大豆蛋白、淀粉的添加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添加量5%、肥瘦肉比例3∶7、淀粉添加量15%、大豆蛋白添加量5%时,产品品质和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 《特产研究》2007,29(2):41-43
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然后再加入以杏鲍菇为原料提取的菌汁以及香精、蔗糖、稳定剂等经调制后制成的保健酸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配方[1]。结果:菌汁添加量10%、蔗糖用量6%、接种量3.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CMC/PGA,为0.25/0.30%、发酵时间为5.5h、苹果香精加入量为0.01‰时,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色泽微黄,酸甜适中,口感细腻,并有杏鲍菇特有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苹果乳香味,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3.
以橘汁、甘薯为材料进行复合薯脯加工工艺研究。以橘汁含量单因素试验产品风味,确定糖液中最佳橘汁含量为100%,考虑到成本因素,橘汁含量实际确定为50%。其他工艺参数:浸泡糖液浓度45%,浸泡时间8~12 h;护色液比例为柠檬酸0.15%、亚硫酸钠0.08%、氯化钙0.3%;烫漂温度95℃以上,2~3 m in;烘制温度65~75℃,10~12 h。经过工艺改造可以使薯脯产品风味得到改善,营养得到补充和加强,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原料的选用 生产橙汁的原料主要是甜橙,按果肉颜色分为金黄色的普通甜橙、脐橙和鲜红色的血橙.生产橘汁的原料有温州蜜橘、蕉柑、福州红橘等.按成熟期分早熟、中熟和晚热三种.原料要新鲜完整.一般要求原料九成左右成熟,色泽鲜艳,果香纯正浓郁为佳.原料糖酸含量均高,香味较浓,汁液丰富,其指标如下:整个果实的果汁部分25%~50%,外果皮9%~10%,内果皮12%~20%,果肉25%~30%,果汁密度1.036~1.063克/厘米2,可溶性固形物9%~15%,总酸量0.6%~2.0%,不能用烂果、落果、病虫损害的残次果,也不要使用苦味显著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果胶酶提高越橘汁出汁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越橘汁加工技术及色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可以明显提高越橘果的出汁率,最佳处理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4%,温度45℃,时间2 h,且可保持越橘果中原有有效成分.试验还发现,添加果胶酶对果汁还有澄清的作用.此外,食品添加剂如蔗糖、柠檬酸、维生素C对越橘汁色泽的稳定性没有影响,而苯甲酸钠、金属离子Al~(3+)、、Fe~(2+)对越橘汁的色泽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鲍菇,学名Pleurotus cryngii(DC.exfr.)Quel,又名雪茸、刺芹侧耳.其色白如雪,肉质脆嫩,含杏仁香味,属时尚珍稀佳肴.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液体菌种研制与工厂化栽培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较,液体菌种制种时间缩短了40天以上,发菌培养时间缩短10天以上,所以批量出菇时间提前50天以上。提高菇房利用率和产能,降低成本。液体菌种在培养罐内,一次培养菌种量大,接种快,效率高。液体菌种接于固体培养料内,萌发点多,菌丝生长快而均匀,污染少,出菇整齐,产量高,品质好,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条件,并阐述了其生产技术及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阐述了杏鲍菇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培养料配制、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适期采收等内容,以供杏鲍菇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糖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鲜杏鲍菇为原料,在不添加防腐剂、色素和香精的前提下,从原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方面探讨食用菌脯产品的加工工艺。[结果]确定产品腌制液配方为食盐2.0%、白砂糖2.0%、酱油0.5%,以及八角、鸡精、五香粉适量,沸水中腌制20 min,腌制后置于65℃热风干燥1.5 h。[结论]该加工工艺下可得到色泽及口感都较好的健康杏鲍菇脯。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杏鲍菇桑枝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菌株选择、菌袋制作、菇棚搭建、出菇管理、采收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杏鲍菇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齐宏伟 《北京农业》2002,(12):19-19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实际上它是平菇的一种,被誉为"平菇王".可利用农林产品下脚料进行高产栽培,出菇的条件可在5~6月份左右,所以正值食用菌的淡季空缺,面临河北省不易反季节栽培是一次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杏鲍菇为原料制备多肽,杏鲍菇蛋白质的提取采用碱提酸沉法,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多肽的制备采用酶解法,以料液比,酶用量,水解时间为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根据水解度确定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1)杏鲍菇蛋白质等电点为3.6。(2)杏鲍菇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pH 12,料液比1∶55,提取时间2.5h,提取率达46.21%。(3)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多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25、温度45℃、pH 10.5、时间12h、用酶量1.0%,水解度达81.19%。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是食用菌中比较独特的一类,既有一种淡淡的杏仁香,又具有鲍鱼那种滑嫩的口感,菇肉味道鲜美,是一种上好的食用佳品,商品价值非常高,所以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笔者就要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故被誉为"平菇王".杏鲍菇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且其呈味物质十分丰富,尤其令人食后不忘的杏仁味.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使其保鲜性能及货架寿命大大延长,也是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21世纪开年以来,不断有商家在寻求该产品,无论鲜品、烘干或粗制品均可,但是由于生产者对杏鲍菇没有投入相当的精力去开发生产,致使该商品供不应求.这说明了杏鲍菇开发的前景及其潜力.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6,(3):402-409
以杏鲍菇粉为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杏鲍菇中的多糖成分,再经过浓缩,制得杏鲍菇多糖含量为24.31 mg/m L的杏鲍菇多糖浓缩液;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法确定了苦荞燕麦复合粉中燕麦粉与苦荞粉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4;苦荞燕麦复合粉经过糊化、液化、糖化得到苦荞燕麦乳,将杏鲍菇多糖浓缩液强化到苦荞燕麦乳液中研制一种新型谷物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苦荞燕麦复合粉的糊化、液化、糖化工艺、最终产品配方以及稳定性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糊化条件:料水比1∶10,糊化温度85℃,糊化时间30 min;液化最佳条件:α-淀粉酶添加量以淀粉计为2.5 U/g,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60℃,在此条件下DE值可达到17.10;糖化最佳条件:β-淀粉酶添加量以淀粉计为200 U/g,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60℃,在此条件下DE值可达到38.83;最佳配方:苦荞燕麦乳2 m L,杏鲍菇多糖浓缩液添加量2.5 mg/m L,木糖醇添加量7%;产品稳定性: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0.2%,CMC-Na添加量为0.25%,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3%,在此条件下离心沉淀率为6.41%,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是集食药用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生产规模较大,但生产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足,生产的各个环节不规范,给杏鲍菇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从生产原料、菇房及生产用具、生产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杏鲍菇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推广并提升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文章就相关栽培技术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