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宿根甘蔗黄化幼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区采集宿根黄化苗、相邻地块宿根正常苗和新植蔗苗的根系样品,测定根系活力及根系N、P、K、Fe、Mn、Cu、Zn、Mg、B、S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黄化苗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N含量略高于宿根正常苗根系,但低于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P、K、Fe、Mn、Cu、Zn、Mg、B、S等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新植蔗苗根系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结论】宿根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微弱,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营养贫乏,不能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宿根甘蔗黄化幼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区采集宿根黄化苗、相邻地块宿根正常苗和新植蔗苗的根系样品,测定根系活力及根系N、P、K、Fe、Mn、Cu、Zn、Mg、B、S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黄化苗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N含量略高于宿根正常苗根系,但低于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P、K、Fe、Mn、Cu、Zn、Mg、B、S等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新植蔗苗根系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结论】宿根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微弱,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营养贫乏,不能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不同品种和林分油茶树体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研究分析了普通油茶长林系列6个品种以及不同林龄林分油茶树体中主要矿质元素N,P,K,Mn的含量.结果表明: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K,P和Mn的含量最低,且不同品种间P和Mn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高,N和K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可见,不同品种对P和Mn元素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不同.不同林龄油茶树体N,P,K的含量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1年生油茶树体中N,P,K的含量较高,随着林龄增大,各元素的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6年生油茶树体中N,P,K元素的含量较低,而Mn元素含量在各个林龄树体中无明显差异.此外,油茶老林中生长势较好的油茶树体中N,P,K含量较高,而生长势较弱的油茶树体中Mn元素含量较高,可见,N,P,K元素含量是影响油茶老林林分树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模拟半日潮水,即设置每半日淹水2、4、6、8 h的4个时间梯度,每天2次,研究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水分和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桐花树幼苗水分利用效率增强,这有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各器官矿质元素N、P、K、Na、Ca、Mg、Fe、Mn、Cu、Zn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淹水胁迫促进了叶片中N、K及根系中P、K、Na、Fe的积累,但抑制了叶片中P、Ca、Fe、Mn、Cu和根系中N、Ca、Mg、Mn、Cu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千年桐体内微量元素对不同梯度铝胁迫的响应机制,分析铝胁迫下微量元素在根系和叶片间吸收和运输的规律,以土培和水培的1年生千年桐苗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供铝水平下,测定千年桐苗木根系和叶片中微量元素(Fe、Mn、Cu、Zn)的含量.结果表明,铝处理显著促进盆栽苗根系微量元素的吸收,而对水培苗根系微量元素的吸收则表现为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特性,探究伴生植物叶片及根系矿质元素与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并筛选出影响其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明确伴生植物与笃斯越桔矿质元素含量和土壤肥力因子间关系的差异,为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的合理抚育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及回归方程的建立,探究大兴安岭地区3种立地条件(山地、水湿地冻土、水湿地有土壤)中的笃斯越桔伴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1) 明确了立地条件主要影响柴桦植株中K、Fe、Mn、Zn及根系N、P、Mg的含量和杜香植株中P、Ca、Mg、Mn、叶片K及根系N、Fe的含量,不同立地条件下元素含量差异显著。(2) 3种植物叶片与根系中的矿质元素相关关系强弱表现为笃斯越桔 > 杜香 > 柴桦,且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矿质元素含量比值差异显著(P < 0.05),说明笃斯越桔和伴生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效率不同。(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pH,且除柴桦叶片中Mn含量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随pH的减小而增加;影响柴桦矿质元素含量的土壤因子有有效Zn、土壤有机质,且柴桦叶片还受土壤中硝态N、有效Cu含量的影响;影响杜香矿质元素含量的土壤养分因子为有效P和有效Cu。结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和杜香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并与土壤因子有明显相关关系,且主要受土壤pH及有效Cu含量的影响。伴生植物叶片与根系的矿质元素比值较小,相关性较弱,较笃斯越桔而言,受环境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油茶生长、产量及油茶叶片N、P、K、Fe、Mn、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油茶树高、冠幅和地径的生长,影响顺序为N>P>K。施肥后、油茶叶片中Fe、Mn、Cu呈上升趋势,N、P、K、Zn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叶片中N、P、K元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3种元素与Fe、Mn、Cu呈负相关关系;元素Fe、Mn、Cu之间呈正相关,但这三者与元素Z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油茶生长、产量及油茶叶片N、P、K、Fe、Mn、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油茶树高、冠幅和地径的生长,影响顺序为N>P>K。施肥后、油茶叶片中Fe、Mn、Cu呈上升趋势,N、P、K、Zn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叶片中N、P、K元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3种元素与Fe、Mn、Cu呈负相关关系;元素Fe、Mn、Cu之间呈正相关,但这三者与元素Z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扁桃叶片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纸皮和晚丰2个扁桃品种叶片10种矿质元素(N、P、K、Ca、Mg、B、Zn、Fe、Mn、Cu)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叶片矿质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一致,N、P、Zn的质量分数总体呈下降趋势、Mn、Cu、B的质量分数总体呈上升趋势;K、Ca、Fe质量分数前期都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趋势,但后期的变化不同;Mg质量分数变化不显著;6月15日-7月1日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相对稳定,是扁桃营养诊断的最佳采样时期。扁桃叶片各矿质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元素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N、P、Zn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g和N、P、Zn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油茶苗期不同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方法】对150株油茶苗期的各种生长性状指标、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油茶苗期各单株生物量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不同苗高分级的苗木株数及其生物量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中14.00~15.90 cm的苗高分级的株数和生物量百分比最高,分别为38.67%和34.19%。在油茶根、茎、叶中均以N含量最高,其次是K和Ca,Cu和B含量最低;N、Mn含量以叶片最高,P、K及Cu、Zn、Fe、B含量均以根部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K、Mg、Cu、Mn和B元素含量在根、茎、叶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油茶苗期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单株生物量随幼苗的生长而明显增加;不同器官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可为油茶苗期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茶幼林营养元素吸收及其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油茶各器官和营养元素吸收、累积及分配特征,为油茶林地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势较好的5.5年生油茶林为调查对象,测定其树干、树枝、树叶、主根和侧根的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营养元素吸收及分配特征.[结果]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N>K、Ca>Mg>P>Fe、Mn>Zn>B>Cu.油茶不同器官营养元素总含量的排列顺序:树叶>侧根>树枝>主根>树干.油茶树体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14.65g/株,其中,N、K、Ca的贮存量最高,其次是P、Mg、Fe、Mn,Cu、Zn、B最低.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的顺序排列:树叶>树干>主根>树枝>侧根.[结论]油茶树体N、K、Ca元素的吸收和累积量最高,营养元素的分配与各器官的生物量不成比例关系,树叶和树干营养元素贮存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刘操 《特产研究》2014,(1):21-25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珍珠鸡肌肉组织中的K、Na、Ca、P、Mg 5种常量元素,Fe、Mn、Zn、Cu 4种微量元素和Cd、Pb、Hg、As 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珍珠鸡肌肉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低于中国鲜(冻)畜肉卫生指标规定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Fe、Mn、Cu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2009~2010年连续2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Fe、Mn、Cu肥,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10种矿质营养元素舍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Fe、Mn、Cu元素,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叶片中Fe、Mn、Cu含量,且均为施用最高浓度提高最显著;同时Fe、Mn、Cu元素在吸收过程中与其它9种矿质元素形成促进和拮抗双重关系,Fe促进K、B的吸收,但与N、P、Mn、Ca、Cu、Zn发生拮抗;Mn促进K和Cu的吸收,但与Ca、Fe、Mg发生拮抗;Cu促进K、Zn、Mn的吸收,但与Fe发生拮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香榧Torreyagrarldis‘Merrillii’生长期叶片营养状况与果实营养状况的关系,对香榧在种子速生期和充实期叶片和种子中8种矿质元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①香榧叶片中氮、磷、钾在种子嘭大初期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26.5%,23.1%和36.2%;种子中氮、磷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5.4%和8.3%,钾元素呈现上升趋势。②叶片中钙、锰、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香榧叶片中镁元素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在种子中这4种元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⑧叶片中磷质量分数与种子中钙、锌和锰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叶片中钙质量分数与种子中磷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由此推断:种子进入速生期前应适当增施氮肥、磷肥和钙肥,7月中旬适当补施钾肥,种子采收后补施镁肥,并重视磷肥和微肥的配合施用,对香榧产量和质量会产生积极影响。图6表1参17  相似文献   

16.
缺素对普通油茶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油茶幼苗为试材,运用沙培法研究缺素对油茶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缺乏不同程度地抑制油茶幼苗主根生长,扩大根冠比;缺钾和缺磷均抑制油茶幼苗侧根分化和生长,缺氮促进侧根伸长,但是根系相对细弱;N、P、K缺乏会降低根系活力,其中以缺磷作用最为显著,活力仅为全营养液处理的1/8;营养的不平衡对根系发育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品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研究表明 ,苹果梨果实中矿质元素随季节的推移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氮、磷、钾、钙和镁含量随果实增大一直呈下降趋势 ,而铁、硼呈波浪式变化 ,锌则在生长后期稍有上升。果实与叶片中钙、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而磷、钾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矿质元素组分中 ,以钾含量最高 ,约占大量元素总量的 55% ,其次为氮 ;铁约占微量元素总量的 60 % ,其次为硼。在构成品质的 5项指标中 ,氮、磷、钙和镁起主要作用 ,但微量元素中的铁、锌、硼和锰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铁在构成品质的 5项指标中 ,有 2项占第 1位。多元相关分析表明 ,果实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通过通径分析 ,明确了总糖在果实品质 5项指标中起主导地位 ,明确了各元素对总糖量的直接影响、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总糖量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勤  车勇  王玲  李兆华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1):2111-212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u处理对菠菜幼苗氧化应激反应、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分析菠菜的耐Cu机理,为筛选强耐Cu性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菠菜幼苗为材料,设置6组Cu处理浓度,处理7 d后,采样测试植物生物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u处理(50 mg/kg Cu浓度)时,菠菜幼苗体内Cu含量增加,但是并没有对植物的生长生理活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叶部K、Ca、Mg、Fe、Mn、Ni元素含量,以及根部N、P、K、Ca、Mg、Fe、Mn、Zn、Mo、Ni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其原因可能是植物能够主动提升自身抗氧化能力(SOD、APX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将膜质过氧化伤害降至最低,避免Cu2+积累对植物产生的伤害。而高浓度Cu胁迫(1 000 mg/kg Cu浓度)时,菠菜幼苗体内的Cu含量增至最大值,SOD、CAT活性虽有增加但是也无法抵御高浓度Cu对膜质过氧化的严重伤害,幼苗叶部的N、P、K、Ca、Mg、Fe、Mn、Mo、Ni含量,以及根部P、K、Mg、Fe、Mn、Zn、Mo、Ni含量显著下降,生物量降至最低,高浓度Cu胁迫已超过了植物抵御胁迫伤害的能力,严重抑制了植物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结论】菠菜幼苗能够表现出较强的耐Cu性,将其作为Cu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毛竹成竹期大量及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008年当年生毛竹为试材,结合其生长速度确定取样时间,对毛竹成竹期各器官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Cu、Zn、Fe、Mn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毛竹春笋期对N、P、K营养元素的需求均很大,笋体中N、P、K随笋生长而呈下降趋势。毛竹春笋期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Fe〉Zn〉Mn〉Cu。幼竹生长期根、枝、秆、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Cu、Zn、Fe、Mn的含量均处于下降趋势,但在6月和7月不同器官中的部分元素出现吸收高峰。相关分析表明,毛竹春笋期各个元素间存在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相关性的有24对,其中N和K与多个元素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大量元素N和K以及微量元素均是毛竹生长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